代谢
静脉注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长春新碱后,72小时内,69%的放射性物质在粪便中回收,12%在尿液中回收。大约一半是以代谢物的形式存在,其紫外光谱表明长春新碱二聚体保持完整。胆瘘患者显示出完整的药物(46.5%)和代谢物(53.5%)的广泛胆汁排泄。观察结果提示胆汁-粪便途径在排泄中占主导地位。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代谢
长春新碱的代谢命运尚未明确确定;该药物似乎被广泛代谢,可能是在肝脏中,但代谢的程度不清楚,因为药物在体内也显然会分解。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 母乳喂养期间使用总结:大多数来源认为,在母亲抗肿瘤药物治疗期间,母乳喂养是禁忌的。由于长春新碱的半衰期较长,可能在长春新碱治疗后恢复母乳喂养是不切实际的。化疗可能会不利地影响母乳的正常微生物组和化学成分。
◉ 对哺乳婴儿的影响:在一个4个月大的婴儿中,中性粒细胞减少可能是由于母亲在连续6周每周静脉注射800毫克环磷酰胺、2毫克长春新碱静脉注射和每天30毫克泼尼松龙口服的最后9天由环磷酰胺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至少12天,并伴有短暂的腹泻。长春新碱对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贡献无法确定。
一名妇女在怀孕27周时被诊断出患有B细胞淋巴瘤。在34 4/7周时诱导分娩,并在分娩后第2天开始使用标准的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和泼尼松治疗方案,剂量不明确,每21天一个周期。她在每个周期的前10天泵奶并丢弃,用捐赠的奶喂养婴儿,然后在下一个治疗周期前的剩余10天母乳喂养婴儿。根据长春新碱的大约3个半衰期来确定10天的母乳喂养禁食期。在完成4个周期的化疗后,她的婴儿据报道健康无并发症地发育。
◉ 对泌乳和母乳的影响:截至修订日期,没有找到相关的已发布信息。
来源:Drugs and Lactation Database (LactMed)
毒理性
硫酸长春新碱与伊曲康唑(已知是代谢途径的抑制剂)同时给药据报道会导致神经肌肉副作用更早出现和/或增加严重程度(见不良反应)。这种相互作用被认为与抑制长春新碱的代谢有关。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口服或静脉注射苯妥英钠与包括硫酸长春新碱在内的抗肿瘤化疗方案同时给药,据报道会降低抗惊厥药物的血液水平并增加癫痫发作活动。剂量调整应基于连续的血药浓度监测。硫酸长春新碱对此相互作用的贡献尚不确定。这种相互作用可能是由苯妥英钠吸收减少以及其代谢和排泄速率增加所导致。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牛脑神经节苷脂对长春新碱神经毒性的影响在10天鸡胚背根神经节细胞的分离培养中进行了研究。药物的作用通过计算具有神经突起的细胞数量或单个具有神经突起的细胞中神经突起的总长度来量化。长春新碱(1至1000 pg/mL)的给药抑制了细胞的神经突起生长,而神经节苷脂(10至1000 ug/mL)以浓度依赖性方式保护细胞免受这种抑制。电子显微镜揭示了长春新碱诱导神经突起中的微管断裂和纵向定向错误,并显示了神经节苷脂对这种损害作用的防护。结果表明,外源性给予神经节苷脂可以减轻长春新碱在体外的神经毒性。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维拉帕米已被证明能够在体外和体内克服P388白血病对长春新碱的获得性耐药。为了研究这种作用的特异性,本研究探讨了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淋巴细胞、T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GM 3639)和8名正常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添加维拉帕米对长春新碱细胞毒性的影响。使用差异染色细胞毒性分析,证明了在1 uM浓度下,维拉帕米能够增强长春新碱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GM 3639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性,浓度为0.04-0.25 ug/L。然而,在对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性方面,并未观察到增强作用。数据显示,维拉帕米优先增强长春新碱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GM 3639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性,但对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性没有增强作用。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吸收、分配和排泄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在接受长春新碱治疗且血液学缓解的患者中的发展被解释为证据,表明长春新碱很难通过血脑屏障。长春新碱可以以比静脉给药大几倍的剂量注入肿瘤的动脉血液供应中,而毒性相当;因此,局部吸收或破坏非常迅速。长春花生物碱主要通过肝脏排入胆汁。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吸收、分配和排泄
注射后的头几个小时内,狗和猴子的尿排泄量都很低。在两者中,药物分布到了大多数组织中,但浓度最高的发现于肺、肾、脾、胰腺和肝脏。在猴子中,长春新碱及其代谢物迅速从血浆进入脑脊液,形成持续数日的低药物浓度。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吸收、分配和排泄
硫酸长春新碱从胃肠道的吸收是不可预测的。在肾功能和肝功能正常的患者中,快速静脉注射2毫克剂量的硫酸长春新碱后,血药浓度会立即达到大约0.19-0.89微摩尔/升的峰值,并且药物会迅速从血液中清除。当使用相同剂量的药物时,与快速静脉注射相比,连续静脉输注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有所增加。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吸收、分配和排泄
长春新碱及其代谢物(和/或分解产物)在人体组织和液体中的分布尚未被完全表征,但药物在静脉给药后迅速且广泛分布。分布到组织中的药物紧密结合但可逆。长春新碱及其代谢物(和/或分解产物)迅速且广泛地分布到胆汁中,在快速静脉注射药物后2-4小时内胆汁中达到峰值浓度。长春新碱及其代谢物(和/或分解产物)在快速静脉注射后很少穿过血脑屏障,通常不会在脑脊液中以细胞毒浓度出现。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