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eo-hexylboronic acid | 140614-17-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eo-hexylboronic acid
英文别名
tBuCH2CH2B(OH)2;3,3-dimethylbutylboronic Acid
neo-hexylboronic acid化学式
CAS
140614-17-1
化学式
C6H15BO2
mdl
——
分子量
129.995
InChiKey
BZZGWDSWJYJBJ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11.6±23.0 °C(Predicted)
  • 密度:
    0.899±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9
  • 重原子数:
    9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40.5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2

SDS

SDS:4358ed17e51fc8b68b2e8dc2dd8f36d2
查看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eo-hexylboronic acidchromium(VI) oxid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溶剂黄146 为溶剂, 反应 12.0h, 以80%的产率得到3,3-二甲基-1-丁酸
    参考文献:
    名称:
    A convenient procedure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terminal alkenes into carboxylic acids
    摘要:
    Alkylboronic acids, readily synthesized from a variety of representative terminal alkenes via hydroboration with dibromoborane-methyl sulfide, undergo a facile oxidation with chromium trioxide in 90% aqueous acetic acid to provide carboxylic acids in 80-97% isolated yields, without rearrangement or loss of carbon.
    DOI:
    10.1016/s0040-4039(00)91853-7
  • 作为产物:
    描述:
    3,3-二甲基-1-丁烯 在 dibromoborane-dimethylsuflide complex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5h, 以60%的产率得到neo-hexylboron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金催化烯烃氧化杂芳基化反应中两种金属优于一种金属
    摘要:
    我们基于 DFT 计算和实验观察,对氧化杂芳基化机制进行了详细研究。我们提出双核 Au(II)-Au(II) 配合物是金催化氧化杂芳基化机制中的关键中间体。该反应被认为是通过金氧化还原循环进行的,涉及通过 Selectflu 将 Au(I) 初步氧化为双核 Au(II)-Au(II) 配合物,然后进行异质氧化和还原消除。虽然很容易调用与其他过渡金属配合物类似的转金属化/还原消除机制,但实验和 DFT 研究表明,关键的 CC 键形成反应是通过双分子还原消除过程(没有转金属化)发生的。此外,通过实验确定消除步骤的立体化学以完全保留。配体和卤化物效应在催化剂的开发和优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的数据提供了对实验观察到的配体效应的解释,有助于未来的催化剂开发。循环伏安法数据支持 Au·Au 亲金相互作用的氧化还原协同作用。还研究了单核 Au(III) 配合物的单金属还原消除,从中我们可以预测双金属还原消除的优势约为
    DOI:
    10.1021/ja201262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adical reactions in organoboron chemistry II — Inter- and intramolecular addition of carbon centered radicals to alkenylboranes
    作者:Nathalie Guennouni、Frederic Lhermitte、Sylvain Cochard、Bertrand Carboni
    DOI:10.1016/0040-4020(95)00358-f
    日期:1995.6
    The intermolecular addition of carbon centered radicals to alkenylboranes has been studied. The influence of the olefin and boron substituents on the reactivity and the regioselectivity was determined. Competitive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estimate the relative reactivity of a series of vinylboranes and other electron deficient alkenes. Intramolecular versions of these additions were also described
    研究了碳中心自由基在烯基硼烷上的分子间加成。确定了烯烃和取代基对反应性和区域选择性的影响。进行竞争性实验以估计一系列乙烯基硼烷和其他电子不足的烯烃的相对反应性。还描述了这些添加物的分子内形式以及所选加合物的一些进一步转化。
  • 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紫外光转换封装胶膜及其制备方法、光伏组件
    申请人:江苏绿人半导体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18026943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领域,公开了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紫外光转换封装胶膜及其制备方法、光伏组件,该有机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本发明的有机化合物添加到胶膜中,作为紫外光转换封装胶膜,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可见光透光率高,可对紫外线的吸收有良好吸收,且将紫外线转化为可见光,进而对太阳能光伏组件的转化效率及耐候性有显著提高。#imgabs0#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2-三甲基甲硅烷基)-乙氧基甲基三氟硼酸钾 频哪醇(二氯甲基)硼酸酯 顺式-2-丁烯-1-硼酸频那醇酯 钾环丙基甲基三氟硼酸 钾反-1-癸烯基三氟硼酸 钾三氟(戊基)硼酸酯(1-) 钾三氟(丙基)BORANUIDE 钾三氟(1-己炔-1-基)硼酸酯(1-) 钾1-癸炔-1-基(三氟)硼酸酯(1-) 钾(E)-丙烯基-1-三氟硼酸 钾(E)-丙烯基-1-三氟硼酸 钾(2-甲氧基乙基)三氟硼酸酯 辛基硼酸频呢醇酯 辛基三氟硼酸钾 羟基二异丙基硼烷 羟基二丙基硼烷 碘甲基硼酸频哪醇酯 硼酸频那醇异丁酯 硼酸,二甲基,甲酯 硼酸,(4-溴丁基)-,二甲基酯 硼烷胺,N,1-二溴-N-(1,1-二甲基乙基)-1-甲基- 硼烷胺,1-溴-N-(1,1-二甲基乙基)-1-乙基- 硼烷,二氯(1-甲基乙烯基)- 甲氧基甲基硼酸 甲氧基甲基三氟硼酸钾 甲基硼酸频呐醇酯 甲基硼酸新戊二醇酯 甲基硼酸-d3 甲基硼酸 甲基双(二异丙基氨基)硼烷 甲基二环戊基硼酸酯 甲基二氯硼烷 甲基二己基硼酸酯 甲基二丁基硼酸酯 甲基三氟硼酸钾 甲基7-甲氧基苯并噻吩-2-羧酸酯 甲基2-(4-(4,4,5,5-四甲基-1,3,2-二氧硼杂环戊烷-2-基)环己-3-烯基)乙酸甲酯 甲基-硼酸二甲酯 环戊烷三氟硼酸钾 环戊烯-1-基硼酸 环戊氧基甲基三氟硼酸钾 环戊基硼酸频呢醇酯(含有数量不等的酸酐) 环戊基硼酸-1,3-丙二醇酯 环戊基硼酸 环庚烯-1-基硼酸 环庚基硼酸 环庚基三氟硼酸钾 环己酮-3-硼酸酯 环己烷硼酸频那醇酯 环己烯基三氟硼酸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