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pimeloyl-bis(2-aminobenzothiazole) | 1252005-29-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pimeloyl-bis(2-aminobenzothiazole)
英文别名
N,N'-bis(1,3-benzothiazol-2-yl)heptanediamide
pimeloyl-bis(2-aminobenzothiazole)化学式
CAS
1252005-29-0
化学式
C21H20N4O2S2
mdl
——
分子量
424.547
InChiKey
XWPCSUZEVWFQGQ-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7
  • 重原子数:
    29
  • 可旋转键数:
    8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4
  • 拓扑面积:
    141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6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pimeloyl-bis(2-aminobenzothiazole) 、 cobalt(II) acetate 以 dimethylformamide 为溶剂, 生成 [Co(pimeloyl-bis(2-aminobenzothiazole)(-2H))(H2O)2]*H2O
    参考文献:
    名称:
    某些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热降解和动力学参数研究
    摘要:
    本文描述了热降解的合成和途径,以及一些第一过渡系列金属离子配位聚合物的动力学参数的研究。Mn(II),Co(II),Ni(II),Cu(II)和Zn(II)。新合成的配体及其配位聚合物已通过多种仪器技术进行了表征。已经使用Sharp-Wentworth和Freeman-Carroll方法在不同的加热速率下对热降解研究进行了研究,以确定表观活化能,反应顺序,熵变,自由能变化,表观熵变和频率因子。热重分析(TGA)已用于确定配位聚合物的热稳定性。通过半分解曲线技术确定聚合物的分解温度。
    DOI:
    10.1007/s10973-009-0510-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thermal degradation, and kinetic parameters studies of some coordination polymers
    作者:Geeta S. Padole Gaikwad、H. D. Juneja
    DOI:10.1007/s10973-009-0510-9
    日期:2010.5
    article describes synthesis and route of thermal degradation and studies of kinetic parameters of some coordination polymers of first transition series metal ions viz. Mn(II), Co(II), Ni(II), Cu(II), and Zn(II). The newly synthesized ligand and its coordination polymers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by various instrumental techniques. The thermal degradation studies have been studied at different heating rates
    本文描述了热降解的合成和途径,以及一些第一过渡系列金属离子配位聚合物的动力学参数的研究。Mn(II),Co(II),Ni(II),Cu(II)和Zn(II)。新合成的配体及其配位聚合物已通过多种仪器技术进行了表征。已经使用Sharp-Wentworth和Freeman-Carroll方法在不同的加热速率下对热降解研究进行了研究,以确定表观活化能,反应顺序,熵变,自由能变化,表观熵变和频率因子。热重分析(TGA)已用于确定配位聚合物的热稳定性。通过半分解曲线技术确定聚合物的分解温度。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1Z)-1-(3-乙基-5-羟基-2(3H)-苯并噻唑基)-2-丙酮 齐拉西酮砜 阳离子蓝NBLH 阳离子荧光黄4GL 锂2-(4-氨基苯基)-5-甲基-1,3-苯并噻唑-7-磺酸酯 铜酸盐(4-),[2-[2-[[2-[3-[[4-氯-6-[乙基[4-[[2-(硫代氧代)乙基]磺酰]苯基]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2-(羟基-kO)-5-硫代苯基]二氮烯基-kN2]苯基甲基]二氮烯基-kN1]-4-硫代苯酸根(6-)-kO]-,(1:4)氢,(SP-4-3)- 铜羟基氟化物 钾2-(4-氨基苯基)-5-甲基-1,3-苯并噻唑-7-磺酸酯 钠3-(2-{(Z)-[3-(3-磺酸丙基)-1,3-苯并噻唑-2(3H)-亚基]甲基}[1]苯并噻吩并[2,3-d][1,3]噻唑-3-鎓-3-基)-1-丙烷磺酸酯 邻氯苯骈噻唑酮 西贝奈迪 螺[3H-1,3-苯并噻唑-2,1'-环戊烷] 螺[3H-1,3-苯并噻唑-2,1'-环己烷] 葡萄属英A 草酸;N-[1-[4-(2-苯基乙基)哌嗪-1-基]丙-2-基]-2-丙-2-基氧基-1,3-苯并噻唑-6-胺 苯酰胺,N-2-苯并噻唑基-4-(苯基甲氧基)- 苯酚,3-[[2-(三苯代甲基)-2H-四唑-5-基]甲基]- 苯胺,N-(3-苯基-2(3H)-苯并噻唑亚基)- 苯碳杂氧杂脒,N-1,2-苯并异噻唑-3-基- 苯甲基2-甲基哌啶-1,2-二羧酸酯 苯并噻唑正离子,2-[3-(1,3-二氢-1,3,3-三甲基-2H-吲哚-2-亚基)-1-丙烯-1-基]-3-乙基-,碘化(1:1) 苯并噻唑正离子,2-[(2-乙氧基-2-羰基乙基)硫代]-3-甲基-,溴化 苯并噻唑啉 苯并噻唑-d4 苯并噻唑-6-腈 苯并噻唑-5-羧酸 苯并噻唑-5-硼酸频哪醇酯 苯并噻唑-4-醛 苯并噻唑-4-乙酸 苯并噻唑-2-磺酸钠 苯并噻唑-2-磺酸 苯并噻唑-2-磺酰氟 苯并噻唑-2-甲醛 苯并噻唑-2-甲酸 苯并噻唑-2-甲基甲胺 苯并噻唑-2-基磺酰氯 苯并噻唑-2-基叠氮化物 苯并噻唑-2-基-邻甲苯-胺 苯并噻唑-2-基-己基-胺 苯并噻唑-2-基-(4-氯-苯基)-胺 苯并噻唑-2-基-(4-氟-苯基)-胺 苯并噻唑-2-基-(4-乙氧基-苯基)-胺 苯并噻唑-2-基-(2-甲氧基-苯基)-胺 苯并噻唑-2-基-(2,6-二甲基-苯基)-胺 苯并噻唑-2-基(对甲苯基)甲醇 苯并噻唑-2-乙酸甲酯 苯并噻唑-2-乙腈 苯并噻唑-2(3H)-酮N2-[1-(吡啶-4-基)乙亚基]腙 苯并噻唑-2 - 丙基 苯并噻唑,6-(3-乙基-2-三氮烯基)-2-甲基-(8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