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新的小分子
钌(II)-二炔反式-Ru(dppe)2(C≡CAr)2(D1 -
D4)(dppe = Ph 2 CH 2 CH 2 Ph 2 ; Ar =芳族部分)通过光物理,电
化学和计算方法以及配合物D1和D3成功设计,合成和表征进行了晶体学表征。光学和随时间变化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表明,通过结合较强的电子给体基团,这些配合物的吸收能力得到了显着提高。还研究了这些
金属有机配合物中不同的电子给体基团对光电和光伏性能的影响。在这项工作中,在这些配合物中引入了苯并
噻二唑作为电子受体,
三苯胺和/或
噻吩作为电子供体,发现它们的最佳能带隙范围为1.70至1.83 eV,在300-700 nm范围内具有宽吸收带,它们是与[6,6]-苯基-C 71-
丁酸甲酯(PC 70BM)在固溶体异质结(BHJ)太阳能电池的制造中。实现了0.66%的最佳功率转换效率(PCE),这是迄今为止含
钌(II)的BHJ太阳能电池中最高的P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