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氟戊胺 | 592-79-0

中文名称
5-氟戊胺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fluoro-pentylamine
英文别名
1-Amino-5-fluor-pentan;5-Fluor-pentylamin;5-Fluoropentylamine;5-fluoropentan-1-amine
5-氟戊胺化学式
CAS
592-79-0
化学式
C5H12FN
mdl
——
分子量
105.155
InChiKey
KOLZZKRWBHRCBJ-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67-67.5 °C(Press: 50 Torr)
  • 密度:
    0.8646 (estimate)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7
  • 重原子数:
    7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26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SDS

SDS:8e4da5c69ddc80e96751cdbadc1497be
查看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5-氟戊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 5-Fluoroamylamine;5-Fluoropentylamine
中文俗名或商品名:
Synonyms:
CAS No.: 592-79-0
分子式: C 5 H 12 FN
分子量: 105.1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化学品 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5-氟戊胺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5-氟戊胺 100 592-79-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睛、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中毒后有呕吐、过度流涎、上腹痛、恐惧感、肌束震颤、视力障碍等,继而可发生昏迷、呼吸抑制、心律紊乱或心跳骤停而危及生命。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 拉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误服者,口服牛奶、豆浆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氟化氢。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消防员的个体防护: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禁止使用的灭火剂:
闪点(℃):
自燃温度(℃):
爆炸下限[%(V/V)]:
爆炸上限[%(V/V)]:
最小点火能(mJ):
爆燃点:
爆速:
最大燃爆压力(MPa):
建规火险分级: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用砂土吸收,铲入提桶,运至废物处理场所。用水刷洗泄漏污染区,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在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 中 国 MAC:1mg(F)/m3 前苏联MAC:未制订标准美国TLV—TWA:未制订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戴防毒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液体。
pH:
熔点(℃):
沸点(℃): 61~61.5
相对密度(水=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饱和蒸气压(kPa):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闪点(℃):
引燃温度(℃):
爆炸上限%(V/V):
爆炸下限%(V/V):
分子式: C 5 H 12 FN
分子量: 105.18
蒸发速率:
粘性:
溶解性:
主要用途: 用于有机合成。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在常温常压下 稳定
禁配物: 强氧化剂。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氟化氢。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50mg/kg(小鼠腹腔) LC50:无资料
急性中毒:
慢性中毒: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或与厂商或制造商联系,确定处置方法。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无资料
UN编号: 无资料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 无资料
运输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专人保管。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工原料分开存放。操作现场不得吸烟、饮水、进食。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
RETCS号:
IMDG规则页码: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国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1.周国泰,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国家环保局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北京化工研究院合编,化学品毒性法规环境数据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3.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CHEMINFO Database.1998 4.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TECS Database, 1989
填表时间: 年月日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5
MSDS修改日期: 年月日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5-氟戊胺 在 sodium hydride 、 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0h, 生成 N-fluoro-N-(5-fluoropentyl)-4-methylbenzenesulfon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碱介导的CH氰化直接从磺酰胺合成α-氨基腈
    摘要:
    在这里,我们公开了一种无过渡金属的反应体系,该体系可使磺酰胺通过C–H键断裂进行α-氰化,以制备α-氨基腈,包括难以接近的全烷基α-叔骨架。超过50个底物实例证明了广泛的官能团耐受性。另外,其合成实用性通过克可缩放性和天然化合物的后期修饰得到突出。机理实验表明,该过程涉及通过碱促进的HF的消除而原位形成亚胺中间体。
    DOI:
    10.1021/acs.orglett.1c01232
  • 作为产物:
    描述:
    1-氟-5-硝基戊烷 在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 乙醚 作用下, 生成 5-氟戊胺
    参考文献:
    名称:
    Toxic Fluorine Compounds. VI.1 ι-Fluoroalkylamines
    摘要:
    DOI:
    10.1021/ja01595a05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oxic Fluorine Compounds. XIV.<sup>1</sup> Some ι-Fluoroalkyl Nitrogen Compounds
    作者:G. J. O'Neill、F. L. M. Pattison
    DOI:10.1021/ja01565a052
    日期:1957.4
  • YAMAMOTO, YOSHIHIRO;SHIMOKAWA, KAZUHIRO;YOSHIZAWA, TORU;KAWANO, TOSHIHIKO+
    作者:YAMAMOTO, YOSHIHIRO、SHIMOKAWA, KAZUHIRO、YOSHIZAWA, TORU、KAWANO, TOSHIHIKO+
    DOI:——
    日期:——
  • Direct Synthesis of α-Amino Nitriles from Sulfonamides via Base-Mediated C–H Cyanation
    作者:Shasha Shi、Xianyu Yang、Man Tang、Jiefeng Hu、Teck-Peng Loh
    DOI:10.1021/acs.orglett.1c01232
    日期:2021.5.21
    Herein, we disclose a transition-metal-free reaction system that enables α-cyanation of sulfonamides through C–H bond cleavag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α-amino nitriles, including difficult-to-access all-alkyl α-tertiary scaffolds. More than 50 substrate examples prove a wide functional group tolerance. Additionally, its synthetic practicality is highlighted by gram-scalability and the late-stage modification
    在这里,我们公开了一种无过渡金属的反应体系,该体系可使磺酰胺通过C–H键断裂进行α-氰化,以制备α-氨基腈,包括难以接近的全烷基α-叔骨架。超过50个底物实例证明了广泛的官能团耐受性。另外,其合成实用性通过克可缩放性和天然化合物的后期修饰得到突出。机理实验表明,该过程涉及通过碱促进的HF的消除而原位形成亚胺中间体。
  • Toxic Fluorine Compounds. VI.<sup>1</sup> ι-Fluoroalkylamines
    作者:F. L. M. Pattison、W. C. Howell、Robert W. White
    DOI:10.1021/ja01595a059
    日期:1956.7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