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dimethylamino-2'-deoxycytidine | 1363721-03-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dimethylamino-2'-deoxycytidine
英文别名
4-amino-5-(dimethylamino)-1-[(2R,4S,5R)-4-hydroxy-5-(hydroxymethyl)oxolan-2-yl]pyrimidin-2-one
5-dimethylamino-2'-deoxycytidine化学式
CAS
1363721-03-2
化学式
C11H18N4O4
mdl
——
分子量
270.288
InChiKey
BQUJYZSLBCBGAA-DJLDLDEB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4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4
  • 拓扑面积:
    112
  • 氢给体数:
    3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含有5-二甲基氨基胞嘧啶作为通过DNA双链体进行正电荷转移的有效空穴捕获位点的寡脱氧核苷酸的合成和光氧化。
    摘要:
    我们设计和合成了包含5-二甲基氨基胞嘧啶((DMA)C)的DNA双链体,以研究C(5)取代的胞嘧啶碱基对DNA双链体中正电荷(空穴)的转移和捕获的影响。荧光猝灭实验表明,与其他天然核碱基相比,(DMA)C碱基更容易被单电子氧化成自由基阳离子中间体。在对包含(DMA)C的双链体进行光辐照后,注入光敏剂的空穴迁移穿过DNA碱基,并被有效地捕获在(DMA)C位置,在此处通过热哌啶处理产生了增强的氧化链裂解。通过空穴转移形成的(DMA)C自由基阳离子可能会发生特定的水合反应,并随后添加分子氧,从而导致其分解,然后在(DMA)C位点进行主要的链切割。这种非凡的特性表明,修饰的胞嘧啶(DMA)C可以在DNA双链体的正电荷转移中充当有效的空穴捕获位点。
    DOI:
    10.1039/c2ob06642d
  • 作为产物:
    描述:
    5-溴-2'-脱氧胞苷二甲胺 为溶剂, 反应 40.0h, 以13%的产率得到5-dimethylamino-2'-deoxycytidine
    参考文献:
    名称:
    含有5-二甲基氨基胞嘧啶作为通过DNA双链体进行正电荷转移的有效空穴捕获位点的寡脱氧核苷酸的合成和光氧化。
    摘要:
    我们设计和合成了包含5-二甲基氨基胞嘧啶((DMA)C)的DNA双链体,以研究C(5)取代的胞嘧啶碱基对DNA双链体中正电荷(空穴)的转移和捕获的影响。荧光猝灭实验表明,与其他天然核碱基相比,(DMA)C碱基更容易被单电子氧化成自由基阳离子中间体。在对包含(DMA)C的双链体进行光辐照后,注入光敏剂的空穴迁移穿过DNA碱基,并被有效地捕获在(DMA)C位置,在此处通过热哌啶处理产生了增强的氧化链裂解。通过空穴转移形成的(DMA)C自由基阳离子可能会发生特定的水合反应,并随后添加分子氧,从而导致其分解,然后在(DMA)C位点进行主要的链切割。这种非凡的特性表明,修饰的胞嘧啶(DMA)C可以在DNA双链体的正电荷转移中充当有效的空穴捕获位点。
    DOI:
    10.1039/c2ob06642d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and photooxidation of oligodeoxynucleotides containing 5-dimethylaminocytosine as an efficient hole-trapping site in the positive-charge transfer through DNA duplexes
    作者:Hisatsugu Yamada、Masayuki Kurata、Kazuhito Tanabe、Takeo Ito、Sei-ichi Nishimoto
    DOI:10.1039/c2ob06642d
    日期:——
    hole migrated through the DNA bases and was trapped efficiently at the (DMA)C sites, where an enhanced oxidative strand cleavage occurred by hot piperidine treatment. The (DMA)C radical cation formed by hole transfer may undergo specific hydration and subsequent addition of molecular oxygen, thereby leading to its decomposition followed by a predominant strand cleavage at the (DMA)C site. This remarkable
    我们设计和合成了包含5-二甲基氨基胞嘧啶((DMA)C)的DNA双链体,以研究C(5)取代的胞嘧啶碱基对DNA双链体中正电荷(空穴)的转移和捕获的影响。荧光猝灭实验表明,与其他天然核碱基相比,(DMA)C碱基更容易被单电子氧化成自由基阳离子中间体。在对包含(DMA)C的双链体进行光辐照后,注入光敏剂的空穴迁移穿过DNA碱基,并被有效地捕获在(DMA)C位置,在此处通过热哌啶处理产生了增强的氧化链裂解。通过空穴转移形成的(DMA)C自由基阳离子可能会发生特定的水合反应,并随后添加分子氧,从而导致其分解,然后在(DMA)C位点进行主要的链切割。这种非凡的特性表明,修饰的胞嘧啶(DMA)C可以在DNA双链体的正电荷转移中充当有效的空穴捕获位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