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2-((S)-1-hydroxy-3-phenyl-2-propanylamino)-2-oxoethyl]-3-benzylbenzimidazolium chloride | 1239567-73-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2-((S)-1-hydroxy-3-phenyl-2-propanylamino)-2-oxoethyl]-3-benzylbenzimidazolium chloride
英文别名
2-(3-benzylbenzimidazol-3-ium-1-yl)-N-[(2S)-1-hydroxy-3-phenylpropan-2-yl]acetamide;chloride
1-[2-((S)-1-hydroxy-3-phenyl-2-propanylamino)-2-oxoethyl]-3-benzylbenzimidazolium chloride化学式
CAS
1239567-73-7
化学式
C25H26N3O2*Cl
mdl
——
分子量
435.953
InChiKey
QQQKXUYUHAWLCO-FTBISJDP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3
  • 重原子数:
    31
  • 可旋转键数:
    8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
  • 拓扑面积:
    58.1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bis(1,5-cyclooctadiene)diiridium(I) dichloride 、 1-[2-((S)-1-hydroxy-3-phenyl-2-propanylamino)-2-oxoethyl]-3-benzylbenzimidazolium chloridesilver(l) oxid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17.0h, 以88%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在室温下由易于获得的 N-杂环卡宾-Ir 络合物催化的酮的对映选择性氢化硅烷化
    摘要:
    从手性α-氨基酸衍生物如β-氨基醇合成了一系列功能化的唑鎓化合物。由此获得的羟基-酰胺官能化的唑盐与 Ag2O 反应得到 N-杂环卡宾-Ag (NHC-Ag) 配合物。随后用[IrCl(cod)] 2 处理所得的银化合物产生单齿IrCl(cod)(NHC),其在空气中稳定。NHC-Ir 复合物在环境条件下使用 (EtO)2MeSiH 促进了酮的有效不对称氢化硅烷化。发现含有异丁基立体定向基团的手性配体是所检查的功能化 NHC-Ir 配合物的最佳配体。发现催化剂ee和产物ee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DOI:
    10.1002/ejoc.201402279
  • 作为产物:
    描述:
    1-benzyl-1H-benzo[d]imidazole(S)-2-chloro-N-(1-hydroxy-3-phenylpropan-2-yl)acetamide1,4-二氧六环 为溶剂, 反应 16.0h, 以53%的产率得到1-[2-((S)-1-hydroxy-3-phenyl-2-propanylamino)-2-oxoethyl]-3-benzylbenzimidazolium chlor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在手性偶氮化合物存在下,Cu催化的二烷基锌与环烯酮的共轭共轭加成反应中的立体选择性的逆转
    摘要:
    通过使用相同的手性配体,成功实现了二烷基锌与环烯酮在Cu催化的不对称共轭加成反应中对映选择性的逆转。在手性β-氨基醇衍生的盐存在下,Cu(OTf)2催化2-环己烯-1-酮(30)与Et 2 Zn的反应,得到(S)-3-乙基环己酮(31)具有良好的对映选择性。在所研究的一系列手性偶氮化合物中,发现在立体异构中心同时具有叔丁基和在偶氮环上具有苄基取代基的苯并咪唑鎓盐(10)是Cu(OTf)2中配体的最佳选择。-催化反应。当通过使用苯并咪唑鎓衍生物而不是咪唑鎓衍生物进行反应时,观察到良好的对映选择性。还研究了偶氮环上取代基对反应立体选择性的影响。另外,由Cu(OTf)2结合衍生自(S)-亮氨酸甲酯的重氮化合物催化的反应结果,发现手性配体中的羟基侧链可能对烯醇的对映体控制至关重要。共轭加成反应。另一方面,从铜种类的筛选试验中发现,通过使30与Et 2反应来实现对映选择性的逆转。在具有相同配体前体的
    DOI:
    10.1021/jo101147p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nantioselective catalytic hydrosilylation of propiophenone with a simple combination of a cationic iridium complex and a chiral azolium salt
    作者:Hiro Teramoto、Satoshi Sakaguchi
    DOI:10.1016/j.jorganchem.2018.09.001
    日期:2018.11
    investigation of the reaction progress as a function of time revealed that an iridium species, which was generated after 5 h of reaction time, catalyzed the stereoselective reduction with almost perfect facial selection of the ketone. An attempt to obtain a catalytic active species from the reaction of [Ir(cod)2]BF4 and chiral azolium salt has been made. The newly obtained iridium species promoted the
    这项研究旨在为使用催化量的[Ir(cod)2 ] BF 4和手性偶氮盐开发酮的对映选择性氢化硅烷化提供一个简单的程序。以前,催化不对称氢化硅烷化反应使用了定义明确的属-N-杂环卡宾(NHC)配合物。所提出的方法具有避免制备NHC属物质的重要优点。评价了一些反应参数,包括还原剂的量,溶剂,催化剂的负载量和配体结构。此外,对反应进程随时间变化的研究表明,在反应时间5小时后产生的物种催化了立体选择性还原反应,几乎完全选择了酮。已尝试从[Ir(cod)2 ] BF 4与手性偶氮盐的反应中获得催化活性物质。新获得的物质以高收率和对映选择性促进了酮的氢化硅烷化。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