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7-(丁基氨基甲酰基)-8-羟基喹啉-5-磺酸 | 390426-77-4

中文名称
7-(丁基氨基甲酰基)-8-羟基喹啉-5-磺酸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7-n-butylcarbamoil-8-hydroxyquinoline-5-sulfonic acid
英文别名
7-(Butylcarbamoyl)-8-hydroxyquinoline-5-sulfonic acid;7-(butylcarbamoyl)-8-hydroxyquinoline-5-sulfonic acid
7-(丁基氨基甲酰基)-8-羟基喹啉-5-磺酸化学式
CAS
390426-77-4
化学式
C14H16N2O5S
mdl
——
分子量
324.357
InChiKey
QNMHSCFHBNINNR-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密度:
    1.423±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7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9
  • 拓扑面积:
    125
  • 氢给体数:
    3
  • 氢受体数:
    6

SDS

SDS:81381e1ffd3778e7029c84501e2eb3f6
查看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From 8-hydroxy-5-sulfoquinoline to new related fluorogenic ligands for complexation of aluminium(III) and gallium(III)
    摘要:
    研究人员将包含三个 8-羟基-5-磺基喹啉(8-HQS)亚基的六价三足配体 O-TRENSOX(已被称为苷元配体)作为铝(III)和镓(III)的潜在荧光配体进行了研究。为了进行比较,还使用与 O-TRENSOX 的一个臂类似的配体 n-BUSOX 进行了每一次螯合研究。螯合研究是在荧光发射的最佳 pH 值下进行的:Al(III) 的 pH 值为 4,Ga(III) 的 pH 值为 2。稳定性常数的数值显示出了突出的 "三足鼎立 "效应:在 25 °C 时,使用 O-TRENSOX 时,Al(III) 的 log β111 = 24.8,Ga(III) 的 log β111 = 33.7,而使用 n-BUSOX 时,Al(III) 的 log β110 = 8.6,Ga(III) 的 log β110 = 11.6。O-TRENSOX 对 Ga(III) 的螯合效率几乎与对 Fe(III) 的螯合效率相同。当[金属]/[配体]比率增加时,荧光发射会上升,直到与 n-BUSOX 的螯合率达到 1 : 1 或与 O-TRENSOX 的螯合率达到 3 : 1。随后,荧光强度趋于平稳。据观察,正-BUSOX螯合物的荧光发射强度比O-TRENSOX螯合物的荧光发射强度大十倍,这表明后一种复合物内部存在自淬灭过程。就选择性而言,锌(II)或镉(II)等已知会与 8-HQS 形成强荧光络合物的离子在 pH = 2 时不会被 n-BUSOX 和 O-TRENSOX 螯合。因此,它们对 Ga(III)的测定没有潜在干扰,而 Fe(III)则会产生强烈干扰,淬灭荧光。相反,Zn(II) 和 Cd(II) 的螯合物虽然在 pH = 4 时不那么稳定,但由于其强烈的荧光发射,可能会干扰 Al(III) 的测定。
    DOI:
    10.1039/b103406p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