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Pro-p-bromoanilide | 877755-03-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Pro-p-bromoanilide
英文别名
(2R)-N-(4-bromophenyl)pyrrolidine-2-carboxamide
D-Pro-p-bromoanilide化学式
CAS
877755-03-8
化学式
C11H13BrN2O
mdl
——
分子量
269.141
InChiKey
JFKUAGJYOKMVRW-SNVBAGLB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9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6
  • 拓扑面积:
    41.1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D-Pro-p-bromoanilide4-二甲氨基吡啶甲酸铵三乙胺 作用下, 以 甲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3.0h, 生成 (R)-1-(2-aminophenylsulfonyl)-N-(4-bromophenyl)pyrrolidine-2-carbox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Reversal of H-bonding direction by N-sulfonation in a synthetic reverse-turn peptide motif
    摘要:
    这手稿描述了一种有趣的例子,即在合成反转肽的N-末端引入磺胺链后,氢键反转。
    DOI:
    10.1039/c4ob02438a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Ant-Pro 反向转向图案。结构特征和构象特征
    摘要:
    本文详细介绍了 Ant-Pro 反向转角的特征构象特征 - 一种折叠的假 β 转角基序,显示一个封闭的九元环氢键网络,仅涉及两个氨基酸残基,即邻氨基苯甲酸(Ant; β-氨基酸)和脯氨酸(Pro;受限的 α-氨基酸)。对十种晶体结构及其在溶液状态下的 NMR 构象的广泛研究的结果提供了关于 Ant-Pro 反向转向的构象特征的清晰概念。形成转折段的 Ant 和 Pro 残基自始至终保持完美的反平面方向,几乎没有可能形成需要两个氨基酸残基共面布置的其他可能的六元氢键,从几个晶体结构的研究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点。在 Ant-Pro 反向转折基序中观察到的闭合氢键网络,在序列的正向方向上形成(12 个氨基酸相互作用),仅涉及两个氨基酸残基,与涉及四个的天然 β-转角形成鲜明对比。残基形成具有反向 14 个氨基酸相互作用的氢键网络。容易获得的两个残基 Ant-Pro 基序提高了实际应用的可能性,特别是在通过将稳健的
    DOI:
    10.1002/ejoc.20120173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witching the H-bonding network of a foldamer by modulating the backbone chirality and constitutional ratio of amino acids
    作者:Veera V. E. Ramesh、Kuruppanthara N. Vijayadas、Snehal Dhokale、Rajesh G. Gonnade、Pattuparambil R. Rajamohanan、Gangadhar J. Sanjayan
    DOI:10.1039/c3ob41369a
    日期:——
    This communication describes the folding propensity of a heterofoldamer motif featuring proline (Pro) and anthranilic acid (Ant) residues in a 1 : 2 : 1 (α : β : α) constitutional ratio. Structural investigations unequivocally suggest that the hydrogen-bonding network of this foldamer motif can be switched between 9-membered and 6-membered by modulating the backbone chirality and constitutional ratio of the amino acid residues.
    这篇通讯描述了一种异折叠器图案的折叠倾向,该图案以脯氨酸(Pro)和蚁酸(Ant)残基为特征,两者的结构比为 1 : 2 :1 : 2 : 1 (α : β : α) 的结构比例。结构研究明确表明,通过调节氨基酸残基的骨架手性和构型比例,该折叠器图案的氢键网络可以在 9 元和 6 元之间切换。
  • The Ant-Pro Reverse-Turn Motif. Structural Features and Conformational Characteristics
    作者:Vijaykumar H. Thorat、Tukaram S. Ingole、Kuruppanthara N. Vijayadas、Roshna V. Nair、Sangram S. Kale、Veera V. E. Ramesh、Hilda C. Davis、Panchami Prabhakaran、Rajesh G. Gonnade、Rupesh L. Gawade、Vedavati G. Puranik、Pattuparambil R. Rajamohanan、Gangadhar J. Sanjayan
    DOI:10.1002/ejoc.201201739
    日期:2013.6
    characteristic conformational features of the Ant-Pro reverse turn ― a folded pseudo β-turn motif that displays a closed nine-membered-ring hydrogen-bonded network involving just two amino acid residues, namely anthranilic acid (Ant; a constrained β-amino acid), and proline (Pro; a constrained α-amino acid). The results from the extensive investigation of ten crystal structures and their NMR conformations in the
    本文详细介绍了 Ant-Pro 反向转角的特征构象特征 - 一种折叠的假 β 转角基序,显示一个封闭的九元环氢键网络,仅涉及两个氨基酸残基,即邻氨基苯甲酸(Ant; β-氨基酸)和脯氨酸(Pro;受限的 α-氨基酸)。对十种晶体结构及其在溶液状态下的 NMR 构象的广泛研究的结果提供了关于 Ant-Pro 反向转向的构象特征的清晰概念。形成转折段的 Ant 和 Pro 残基自始至终保持完美的反平面方向,几乎没有可能形成需要两个氨基酸残基共面布置的其他可能的六元氢键,从几个晶体结构的研究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点。在 Ant-Pro 反向转折基序中观察到的闭合氢键网络,在序列的正向方向上形成(12 个氨基酸相互作用),仅涉及两个氨基酸残基,与涉及四个的天然 β-转角形成鲜明对比。残基形成具有反向 14 个氨基酸相互作用的氢键网络。容易获得的两个残基 Ant-Pro 基序提高了实际应用的可能性,特别是在通过将稳健的
  • Reversal of H-bonding direction by N-sulfonation in a synthetic reverse-turn peptide motif
    作者:Kuruppanthara N. Vijayadas、Amol S. Kotmale、Shridhar H. Thorat、Rajesh G. Gonnade、Roshna V. Nair、Pattuparambil R. Rajamohanan、Gangadhar J. Sanjayan
    DOI:10.1039/c4ob02438a
    日期:——

    This manuscript depicts an intriguing example of H-bonding reversal upon introduction of a sulfonamide linkage at the N-terminus of a synthetic reverse-turn peptide.

    这手稿描述了一种有趣的例子,即在合成反转肽的N-末端引入磺胺链后,氢键反转。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 麦撒奎 鹅膏氨酸 鹅膏氨酸 鸦胆子酸A甲酯 鸦胆子酸A 鸟氨酸缩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