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High Activities of Hydrogen Peroxide Decomposition Catalyzed by Dinuclear Schiff Base Mn(III)–Cu(II) Complexes Accompanying Metal Substitution inN,N-Dimethylformamide and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a Substituted Schiff Base Cu(II) Complex
摘要:
二价金属离子(M2+ = Mn2+、Co2+、Ni2+、Cu2+ 和 Zn2+ 离子)对单核席夫碱 Mn(III) 配合物(例如 [Mn(salen)Cl] (H2salen: N) 的过氧化氢酶样活性的影响,N'-亚乙基双(水杨胺)), [Mn(saltn)Cl] (H2saltn: N,N'-丙烷-1,3-二基双(水杨胺)), [Mn(saltnOH)Cl] (H2saltnOH: N,N '-(2-羟基丙烷-1,3-二基)双(水杨胺))和[Mn(saltnOCOPh)Cl] (H2saltnOCOPh: N,N'-(2-苯甲酰氧基丙烷-1,3-二基)双(水杨胺) ),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已有报道。除 Cu2+ 离子外,在 M2+ = Mn2+、Co2+、Ni2+ 和 Zn2+ 离子存在下,H2O2 分解受到抑制,因为 [Mn(salen)]+ 与 M2+ 反应生成双核 Mn(III)–M(II) 和三核Mn(III)2–M(II) 配合物对 DMF 中的 H2O2 无活性。对于 Cu2+ 离子,具有 salen 和 saltnOCOPh 配体的双核配合物显示出高活性,尽管三核配合物对 H2O2 没有活性。 ESR 谱表明,双核 Mn(III)-Cu(II) 配合物上从 Cu(II) 到 Mn(III) 的分子内电子转移部分发生,产生了对双氧水。在包括自由基反应路径在内的 H2O2 分解过程中,双核配合物上的金属被 Cu2+ 取代,生成 [Cu(salR)] (R = en, tnOCOPh) 和 Mn2+。为了澄清取代产物,进行了[Cu(saltnOCOPh)]的制备和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晶体中存在三种独立的[Cu(saltnOCOPh)]配合物(CuA、CuB和CuC),以及水杨二胺部分上的苯环和苯甲酰氧基上的苯环之间的分子间π-π堆积相互作用。 CuA 和 CuC 中的铜周围的几何形状比 CuB 中的更容易从正方形平面向四面体扭曲。在 DMF 溶液中,[Cu(saltnOCOPh)] 上的苯环之间不发生堆积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