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8-(methylthio)-1-naphthaleneami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8-(methylthio)-1-naphthaleneamine
英文别名
8-Methylthionaphthalen-1-ylamine;8-methylsulfanylnaphthalen-1-amine
8-(methylthio)-1-naphthaleneami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1H11NS
mdl
——
分子量
189.281
InChiKey
MJTAJBPKKFTZHV-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9
  • 拓扑面积:
    51.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8-(methylthio)-1-naphthaleneamine盐酸氟硼酸钠 、 sodium nitrite 作用下, 以55%的产率得到8-(methylthio)-1-naphthalenediazonium tetrafluorobor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功能组之间的相互作用第四部分。在重取代的萘和喹啉衍生物中四个重氮基团对相邻的富电子原子的响应
    摘要:
    四个被周围取代的萘-1-重氮阳离子均显示出在周围取代基的富电子原子与重氮基团的α-N原子之间的短暂吸引相互作用。这些被解释为对NN键的初期亲核攻击的模型。与NO 2基团相比,重氮基团是更好的电子密度“穿透空间”受体,这与它们的相对“穿透-σ-键”感应效应平行。
    DOI:
    10.1002/hlca.19930760402
  • 作为产物:
    描述:
    8-amino-1-naphthalenethiol碘甲烷正丁基锂 作用下, 生成 8-(methylthio)-1-naphthaleneamine 、 1-(methylamino)-8-(methylthio)naphthalene
    参考文献:
    名称:
    功能组之间的相互作用第四部分。在重取代的萘和喹啉衍生物中四个重氮基团对相邻的富电子原子的响应
    摘要:
    四个被周围取代的萘-1-重氮阳离子均显示出在周围取代基的富电子原子与重氮基团的α-N原子之间的短暂吸引相互作用。这些被解释为对NN键的初期亲核攻击的模型。与NO 2基团相比,重氮基团是更好的电子密度“穿透空间”受体,这与它们的相对“穿透-σ-键”感应效应平行。
    DOI:
    10.1002/hlca.1993076040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nteractions between Functional Groups Part IV. The responses of four diazonium groups to adjacent electron-rich atoms in peri-substituted naphthalene and quinoline derivatives
    作者:John D. Wallis、Robert J. C. Easton、Jack D. Dunitz
    DOI:10.1002/hlca.19930760402
    日期:1993.6.30
    naphthalene-1-diazonium cations all show short attractive interactions between an electron-rich atom of the peri-substituent and the α -N-atom of the diazonium group. These are interpreted as models for incipient nucleophilic attack on a NN bond. The diazonium group is a better acceptor of electron density ‘through space’ than the NO2 group, which parallels their relative ‘through-σ-bond’ inductive effects.
    四个被周围取代的萘-1-重氮阳离子均显示出在周围取代基的富电子原子与重氮基团的α-N原子之间的短暂吸引相互作用。这些被解释为对NN键的初期亲核攻击的模型。与NO 2基团相比,重氮基团是更好的电子密度“穿透空间”受体,这与它们的相对“穿透-σ-键”感应效应平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