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2-oxo-4-phenyl-2H-chromen-7-yl)oxy)acetonitril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2-oxo-4-phenyl-2H-chromen-7-yl)oxy)acetonitrile
英文别名
2-(2-Oxo-4-phenylchromen-7-yl)oxyacetonitrile
2-((2-oxo-4-phenyl-2H-chromen-7-yl)oxy)acetonitril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7H11NO3
mdl
MFCD02969058
分子量
277.279
InChiKey
GQMKWCKHXDYMR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3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6
  • 拓扑面积:
    59.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2-oxo-4-phenyl-2H-chromen-7-yl)oxy)acetonitrile 在 sodium azide 、 氯化铵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7.0h, 以90%的产率得到7-((2H-tetrazol-5-yl)methoxy)-4-phenyl-2H-chromen-2-on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 1,2,3-三唑-香豆素杂化苷及其四唑基类似物:靶向 EGFR、VEGFR-2 和 CDK-2 的设计、抗癌评估和分子对接
    摘要:
    这项研究代表了一组新的三唑-香豆素-糖基杂化物及其四唑杂化物类似物的设计和合成,它们具有各种糖部分和修饰的类似物。筛选了所有新合成的衍生物对一组人类癌细胞系的细胞毒活性。香豆素衍生物10、13和15衍生物显示出对 Paca- 2、Mel-501、PC-3 和 A-375 癌细胞系的有效细胞毒活性。进一步检查了这些有希望的类似物对 EGFR、VEGFR-2 和 CDK-2/细胞周期蛋白 A2 激酶的抑制评估。香豆素四唑10分别与参考药物厄洛替尼、索拉非尼和罗可维汀相比,对所有筛选的酶显示出广泛优越的抑制活性。确定香豆素-四唑10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诱导的影响以检测其作用机制。此外,它上调 casp-3、casp-7 和细胞色素-c 蛋白的水平并下调 PD-1 水平。最后,模拟分子对接研究以提供更好的合理化并深入了解有前途的衍生物与其靶向酶之间的结合亲和力,这可用作抗癌领域进一步修饰的最佳线索。
    DOI:
    10.3390/molecules27072047
  • 作为产物:
    描述:
    7-羟基-4-苯基香豆素氯乙腈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丙酮 为溶剂, 反应 9.0h, 以94%的产率得到2-((2-oxo-4-phenyl-2H-chromen-7-yl)oxy)acetonitril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 1,2,3-三唑-香豆素杂化苷及其四唑基类似物:靶向 EGFR、VEGFR-2 和 CDK-2 的设计、抗癌评估和分子对接
    摘要:
    这项研究代表了一组新的三唑-香豆素-糖基杂化物及其四唑杂化物类似物的设计和合成,它们具有各种糖部分和修饰的类似物。筛选了所有新合成的衍生物对一组人类癌细胞系的细胞毒活性。香豆素衍生物10、13和15衍生物显示出对 Paca- 2、Mel-501、PC-3 和 A-375 癌细胞系的有效细胞毒活性。进一步检查了这些有希望的类似物对 EGFR、VEGFR-2 和 CDK-2/细胞周期蛋白 A2 激酶的抑制评估。香豆素四唑10分别与参考药物厄洛替尼、索拉非尼和罗可维汀相比,对所有筛选的酶显示出广泛优越的抑制活性。确定香豆素-四唑10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诱导的影响以检测其作用机制。此外,它上调 casp-3、casp-7 和细胞色素-c 蛋白的水平并下调 PD-1 水平。最后,模拟分子对接研究以提供更好的合理化并深入了解有前途的衍生物与其靶向酶之间的结合亲和力,这可用作抗癌领域进一步修饰的最佳线索。
    DOI:
    10.3390/molecules2707204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ovel 1,2,3-Triazole-Coumarin Hybrid Glycosides and Their Tetrazolyl Analogues: Design, Anticancer Evaluation and Molecular Docking Targeting EGFR, VEGFR-2 and CDK-2
    作者:Wael A. El-Sayed、Fahad M. Alminderej、Marwa M. Mounier、Eman S. Nossier、Sayed M. Saleh、Asmaa F. Kassem
    DOI:10.3390/molecules27072047
    日期:——
    tetrazole hybrid analogues possessing various sugar moieties and modified analogues. All the newly synthesized derivatives were screened for their cytotoxic activities against a panel of human cancer cell lines. The coumarin derivatives 10, 13 and 15 derivatives revealed potent cytotoxic activities against Paca-2, Mel-501, PC-3 and A-375 cancer cell lines. These promising analogues were further examined
    这项研究代表了一组新的三唑-香豆素-糖基杂化物及其四唑杂化物类似物的设计和合成,它们具有各种糖部分和修饰的类似物。筛选了所有新合成的衍生物对一组人类癌细胞系的细胞毒活性。香豆素衍生物10、13和15衍生物显示出对 Paca- 2、Mel-501、PC-3 和 A-375 癌细胞系的有效细胞毒活性。进一步检查了这些有希望的类似物对 EGFR、VEGFR-2 和 CDK-2/细胞周期蛋白 A2 激酶的抑制评估。香豆素四唑10分别与参考药物厄洛替尼、索拉非尼和罗可维汀相比,对所有筛选的酶显示出广泛优越的抑制活性。确定香豆素-四唑10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诱导的影响以检测其作用机制。此外,它上调 casp-3、casp-7 和细胞色素-c 蛋白的水平并下调 PD-1 水平。最后,模拟分子对接研究以提供更好的合理化并深入了解有前途的衍生物与其靶向酶之间的结合亲和力,这可用作抗癌领域进一步修饰的最佳线索。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黄檀色烯 黄檀素 铁力木苦素 贝伐他汀 红厚壳内酯 头孢克肟侧链酸活性酯 外消旋6-甲氧羰基-4-苯基-3,4-二氢香豆素 外消旋-6-甲基-4-苯基-2-色满醇 塞曲司特 四甲基罗丹明-5-马来酰亚胺 乙酮,1-[8-(4-羟基-3,5-二甲氧苯基)-6-甲基-8H-1,3-二噁唑并[4,5-g][1]苯并吡喃-7-基]- N,N-二乙基-4-(5-羟基螺[2H-1-苯并吡喃-2,4'-哌啶]-4-基)苯甲酰胺盐酸盐 L-苯丙氨酸,N-[(7-羟基-2-羰基-4-苯基-2H-1-苯并吡喃-8-基)甲基]- Atto590NHS酯 8-羟基-4-苯基-2-3,4-二氢苯并吡喃酮 8-乙酰基-5,7-二羟基-4-苯基色烯-2-酮 8-(4-甲氧苯基)-6-甲基-7,8-二氢-6H-[1,3]二噁唑并[4,5-g]色烯-6-醇 8-(2-羟基-3-甲氧苯基)-7-甲基-7,8-二氢-6H-[1,3]二噁唑并[4,5-g]色烯-6-醇 8-(2-甲氧苯基)-6,7-二甲基-7,8-二氢-6H-[1,3]二噁唑并[4,5-g]色烯-6-醇 8-(2,4-二甲氧基苯基)-6-甲氧基-6,7-二甲基-7,8-二氢吡喃并[6,5-f][1,3]苯并二氧戊环 7-羟基-8-甲基-4-苯基-2H-色烯-2-酮 7-羟基-6-戊基-4-苯基色烯-2-酮 7-羟基-4-苯基香豆素 7-羟基-4-苯基-3-(4-羟基苯基)香豆素 7-羟基-4-苯基-3-(3-吡啶基)-2H-1-苯并吡喃-2-酮 7-羟基-4-(4-甲氧基苯基)-3,4-二氢-2H-1-苯并吡喃-2-酮 7-羟基-4-(3-三氟甲基苯基)香豆素 7-羟基-3-甲基-4-苯基香豆素 7-羟基-3-(4-甲氧苯基)-4-苯基-2H-色烯-2-酮 7-甲氧基-8-甲基-4-苯基色烯-2-酮 7-甲氧基-4-苯基色烯-2-酮 7-甲氧基-3-甲基-4-苯基-2H-色烯-2-酮 7-甲基-4-苯基-3,4-二氢色烯-2-酮 7-溴-4-(3-甲基苯基)-2H-色烯-2-酮 7-乙酰氧基-4-苯基-色烯-2-酮 7-乙氧基-4-苯基-2H-色烯-2-酮 7-[4-(1-乙基-1-羟基-丙基)-[1,2,3]三唑-1-基甲基]-4-(3-氟-苯基)-色烯-2-酮 7-(溴甲基)-4-(3-氟苯基)-2H-色烯-2-酮 7-(叠氮甲基)-4-(3-甲基苯基)-2H-色烯-2-酮 7-(叠氮甲基)-4-(3-氟苯基)-2H-色烯-2-酮 7,8-二羟基-4-苯基香豆素 7,8-二乙酰氧基-4-苯基香豆素 6-羧基-4-苯基-3,4-二氢香豆素 6-羟基-4-苯基-3,4-二氢色烯-2-酮 6-甲氧基-7-甲基-8-(3,4,5-三甲氧苯基)-7,8-二氢-6H-[1,3]二噁唑并[4,5-g]色烯 6-甲基-6-吡咯烷-1-基-8-(3,4,5-三甲氧基苯基)-7,8-二氢吡喃并[6,5-f][1,3]苯并二氧戊环-7-羧酸乙酯 6-甲基-4-苯基香豆素 6-甲基-4-苯基色满-2-酮 6-甲基-4-(4-甲基苯基)-3-苯基色烯-2-酮 6-溴-3,4-二氢-4-苯基-2H-1-苯并吡喃-2-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