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48165-45-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48165-45-3
化学式
C12H8Br2CoN2
mdl
——
分子量
399.01
InChiKey
ZICKOAVJMMFJCG-UHFFFAOY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 sodium perchlorate 、 1,3-丁二烯 在 NaBH4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Mestroni, G.; Camus, A., 1967, vol. 5, p. 215 - 218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1,10-菲罗啉 、 cobalt(II) bromide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配体和溶剂对钴(I)催化反应的影响:炔烃二聚与[2 + 2 + 2]-环三聚反应与狄尔斯-阿尔德反应与[4 + 2 + 2]-环加成反应
    摘要:
    当CoBr 2时,钴催化的苯基乙炔转化导致线性烯炔二聚产物在不存在路易斯酸的情况下,用镁将(dppe)活化。相反,在路易斯酸的存在下,环三聚反应过程是有利的。在几种测试的配体体系和溶剂中,使用由二亚胺溴化钴配合物,乙腈中的锌和碘化锌组成的催化剂体系可获得最佳结果。在室温下使用2–5 mol%的钴催化剂,可以在10分钟的反应时间内以99%的收率和出色的区域选择性(95:5)获得1,2,4-三苯苯。进行了苯乙炔和异戊二烯的竞争实验。对于乙腈中的二亚胺钴配合物,发现优先进行环三聚反应,而二氯甲烷中的钴(dppe)配合物则有利于Diels-Alder反应。
    DOI:
    10.1016/j.jorganchem.2005.03.06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nvestigating the Role of Ligand Electronics on Stabilizing Electrocatalytically Relevant Low-Valent Co(I) Intermediates
    作者:David P. Hickey、Christopher Sandford、Zayn Rhodes、Tobias Gensch、Lydia R. Fries、Matthew S. Sigman、Shelley D. Minteer
    DOI:10.1021/jacs.8b12634
    日期:2019.1.23
    ranging from hydrogen evolution to C-H functionalization. However, the use of such complexes often requires polydentate, bulky ligands to stabilize the catalytically active Co(I) oxidation state from deleterious disproportionation reactions to enable the desired reactivity. Herein, we describe the use of bidentate electronically asymmetric ligands a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stabilizing transient Co(I)
    配合物作为电催化剂在从析氢到 CH 功能化的应用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然而,此类配合物的使用通常需要多齿、庞大的配体来稳定具有催化活性的 Co(I) 氧化态,以免发生有害的歧化反应,从而实现所需的反应性。在此,我们描述了使用双齿电子不对称配体作为稳定瞬态 Co(I) 物种的替代方法。使用电化学生成的 Co(I) 配合物的歧化率作为稳定性模型,我们测量了用一系列 N,N-二齿配体制备的配合物的相对稳定性。虽然 Co(I)Cl 配合物的稳定性与实验测量的热力学性质有关,与外球电子转移过程一致,发现评估的一组连接的 Co(I)Br 配合物优先被电子不对称配体稳定,证明了另一种歧化机制。这些结果使人们对有机属配合物歧化所涉及的基本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允许鉴定出有望开发新型电催化反应的配合物。
  • Gmelin Handbuch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 Gmelin Handbook: Co: Org.Verb.1, 1.3.1.5.2, page 234 - 235
    作者: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铁(2+)六氟磷酸盐-1,10-菲咯啉(1:2:3) 钼,四羰基(1,10-亚铁试剂(邻二氮杂菲)-kN1,kN10)-,(OC-6-22)- 钌(2+)高氯酸酯-1,10-亚铁试剂(邻二氮杂菲)(1:2:3) 邻菲罗啉 苯甲酸,4,4'-[2,8-二(1,1-二甲基乙基)-4,10-二氢芘[4,5-D:9,10-D']二咪唑-5,11-二酰基]双- 胶原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1 石杉碱乙 氯化-1,10-菲咯啉水合物 氯(甘氨酰酸基)(1,10-菲咯啉)铜(II) 新铜试剂 新亚铜灵盐酸 吡嗪并[2,3-f]的[1,10]菲咯啉 吡嗪并[2,3-f][1,10]菲罗啉-2,3-二甲腈 吡喃联氮基[1,2,3,4-lmn][1,10]菲并啉二正离子(8CI,9CI) 双(2-苯并[h]喹啉-C2,N')(乙酰丙酮)合铱(III) 双(2,2-二吡啶)-(5-氨基邻二氮杂菲)双(六氟磷酸)钌 双(1,10-菲罗啉)钯(II)双(六氟磷酸盐) 二苯基1,10-亚铁试剂(邻二氮杂菲)-4,7-二磺酸酯 二氯(1,10-菲咯啉)铜(II) 二氯(1,10-亚铁试剂)铂(II) 二氯(1,10-亚铁试剂)钯(II) 二吡啶并[3,2-a:2',3'-c]吩嗪 二(菲咯啉)(二吡啶并吩嗪)钌(II) 二(氰基)二(1,10-菲咯啉)-铁 二(1,10-菲咯啉)铜 三(1,10-菲咯啉)双(六氟磷酸盐)钴(II) 三(1,10-菲咯啉)三(六氟磷酸盐)钴(III) 三菲咯啉钴(III) 三氟甲基(1,10-菲咯啉)铜(I)[Trifluoromethylator®] 三-(1,10-菲咯啉)钌 三(苯甲酰丙酮酸根)单(邻二氮杂菲)铕(III) 三(二苯甲酰甲烷)单(5-氨基-1,10-菲罗啉)铕(III) 三(1,10-菲咯啉)硫酸铁 丁夫罗林 N-乙基-7,10-二氢-8-硝基-7-氧代-N-乙基-1,10-菲罗啉-3-甲酰胺 N-[4-(苯并[b][1,7]菲并啉-7-基氨基)-3-(甲基氨基)苯基]甲磺酰胺盐酸(1:1) B-1,10-菲罗啉-5-基硼酸 B-1,10-菲罗啉-2-基-硼酸 9-甲酰基-1,10-菲咯啉-2-羧酸 9-溴-1-甲基-1,10-菲咯啉-2-酮 9-氯-1-甲基-1,10-菲咯啉-2-酮 8,15-二去氢-17-甲基-石松定-1(18H)-酮 6-(2-碘苯基)亚氨基-1,10-菲咯啉-5-酮 6,7-二氢-5,8-二甲基二苯并(b,j)(1,10)菲咯啉 6,6'-二氰基-7,7'-二乙氧基-3,3'-(乙烷-1,2-二基)-5,5'-二苯基-2,2'-联-1,8-二氮杂萘 5-醛基-1,10-菲咯啉 5-羧基-1,10-菲罗啉 5-羟基-1,10-菲咯啉 5-硝基邻二氮杂菲-2,9-二羧酸一水合物 5-硝基-6氨基-1,10-邻菲罗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