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S,3S,4R)-2-Benzyl-5-chloro-1-((3aS,8aR)-2,2-dimethyl-8,8a-dihydro-3aH-indeno[1,2-d]oxazol-3-yl)-3-fluoro-4-hydroxy-pentan-1-one | 360558-46-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S,3S,4R)-2-Benzyl-5-chloro-1-((3aS,8aR)-2,2-dimethyl-8,8a-dihydro-3aH-indeno[1,2-d]oxazol-3-yl)-3-fluoro-4-hydroxy-pentan-1-one
英文别名
(2S,3S,4R)-1-[(3aR,8bS)-2,2-dimethyl-4,8b-dihydro-3aH-indeno[1,2-d][1,3]oxazol-1-yl]-2-benzyl-5-chloro-3-fluoro-4-hydroxypentan-1-one
(2S,3S,4R)-2-Benzyl-5-chloro-1-((3aS,8aR)-2,2-dimethyl-8,8a-dihydro-3aH-indeno[1,2-d]oxazol-3-yl)-3-fluoro-4-hydroxy-pentan-1-one化学式
CAS
360558-46-9
化学式
C24H27ClFNO3
mdl
——
分子量
431.935
InChiKey
CVIUNYCCCAKAPD-TWGBQZSL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
  • 重原子数:
    30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6
  • 拓扑面积:
    49.8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手性有机氟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使用非外消旋氟碘乙酸作为实用的亲电试剂及其在新型 HIV 蛋白酶抑制剂系列中单氟羟乙烯二肽等排体的合成中的应用
    摘要:
    描述了一系列 HIV 蛋白酶非对映异构体抑制剂(默克 HIV 蛋白酶抑制剂茚地那韦的单氟化类似物)的两种立体选择性途径。这两条路线的特点是通过不对称烷基化反应立体选择性地构建氟化核心亚基。第一代合成基于来自伪麻黄碱 α-氟乙酰胺的烯醇锂与硝基烯烃 12 的共轭加成,这是一种适度的非对映选择性转化。开发了一种更实用的第二代合成路线,该路线基于一种不对称合成有机氟化合物的新方法,通过使用光学活性氟碘乙酸作为亲电子试剂与手性酰胺烯醇化物相结合进行烯醇化物烷基化。用麻黄碱拆分氟碘乙酸可提供 > 或 = 96% ee 的亲电子试剂的对映体形式。与这种稳定且可储存的手性氟化前体的烷基化反应显示出以高度立体定向的方式进行。随着底物控制的 α-氟酮 44 和 45(非对映体比率 12:1-84:1)的顺式或反选择性还原的发展,实现了四种靶向抑制剂中每一种的有效和立体选择性途径。最有效抑制剂 (syn,syn-4
    DOI:
    10.1021/ja010113y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手性有机氟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使用非外消旋氟碘乙酸作为实用的亲电试剂及其在新型 HIV 蛋白酶抑制剂系列中单氟羟乙烯二肽等排体的合成中的应用
    摘要:
    描述了一系列 HIV 蛋白酶非对映异构体抑制剂(默克 HIV 蛋白酶抑制剂茚地那韦的单氟化类似物)的两种立体选择性途径。这两条路线的特点是通过不对称烷基化反应立体选择性地构建氟化核心亚基。第一代合成基于来自伪麻黄碱 α-氟乙酰胺的烯醇锂与硝基烯烃 12 的共轭加成,这是一种适度的非对映选择性转化。开发了一种更实用的第二代合成路线,该路线基于一种不对称合成有机氟化合物的新方法,通过使用光学活性氟碘乙酸作为亲电子试剂与手性酰胺烯醇化物相结合进行烯醇化物烷基化。用麻黄碱拆分氟碘乙酸可提供 > 或 = 96% ee 的亲电子试剂的对映体形式。与这种稳定且可储存的手性氟化前体的烷基化反应显示出以高度立体定向的方式进行。随着底物控制的 α-氟酮 44 和 45(非对映体比率 12:1-84:1)的顺式或反选择性还原的发展,实现了四种靶向抑制剂中每一种的有效和立体选择性途径。最有效抑制剂 (syn,syn-4
    DOI:
    10.1021/ja010113y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