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1,2,2,4,4,5-heptachloro-cyclohexane | 872288-03-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1,2,2,4,4,5-heptachloro-cyclohexane
英文别名
1,1,2,2,4,4,5-Heptachlor-cyclohexan;1,1,2,2,4,4,5-heptachlorocyclohexane
1,1,2,2,4,4,5-heptachloro-cyclohexane化学式
CAS
872288-03-4
化学式
C6H5Cl7
mdl
——
分子量
325.277
InChiKey
HEHGLURMBNHOQ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9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Untersuchungen �ber Chlorierungsprodukte des Cyclohexans
    摘要:
    DOI:
    10.1007/bf00899279
  • 作为产物:
    描述:
    (+/-)-1r,2t,4c,5t-tetrachloro-cyclohexane 在 四氯化碳 作用下, 生成 1,1,2,2,4,4,5-heptachloro-cyclohexane
    参考文献:
    名称:
    环己烷的氯化。六氯环己烷异丁烯
    摘要:
    六氯环己烷,1,2,4,5-环己烷的氯化产物的六氟氯乙烷和六氯环己烷的另一种色谱法。分离度为173-174°。
    DOI:
    10.1002/hlca.1952035014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hloration du cyclohexane. Un nouvel isomère de l'hexachlorocyclohexane
    作者:Roland Jaunin、Angélo Germano
    DOI:10.1002/hlca.19520350149
    日期:1952.2.1
    Un nouvel hexachlorocyclohexane et un nouvel heptachloro-cyclohexane ont été isolés par chromatographie des produits de chloration du tétrachloro-1,2,4,5-cyclohexane de F. 173–174°.
    六氯环己烷,1,2,4,5-环己烷的氯化产物的六氟氯乙烷和六氯环己烷的另一种色谱法。分离度为173-174°。
  • Zur Chemie von Polyhalocylohexanen. Mitteilung XXXI1: 1,1,4,4-Tetrachlor-cyclohexan vom Schmp. 125 bis 126� (1ep4ep) und 1,1,2,2,4,5-Hexachlor-cyclohexan vom Schmp. 109 bis 110� (1ep2ep4e5e)
    作者:Randolph Riemschneider、Dietmar Lamparsky
    DOI:10.1007/bf00904010
    日期:——
  • Riemschneider; Ottmann, Zeitschrift fur Naturforschung, 1950, vol. 5 b, p. 246,249
    作者:Riemschneider、Ottmann
    DOI:——
    日期:——
  • Untersuchungen �ber Chlorierungsprodukte des Cyclohexans
    作者:Randolph Riemschneider
    DOI:10.1007/bf00899279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