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三异丙基甲硅烷基)-1,3-二噻烷 | 145251-89-4

中文名称
2-(三异丙基甲硅烷基)-1,3-二噻烷
中文别名
2-(三异丙基硅酯)-1,3-二噻烷;2-三异丙基硅烷-1,3-二噻烷
英文名称
2-triisopropylsilyl-1,3-dithiane
英文别名
2-(Triisopropylsilyl)-1,3-dithiane;1,3-dithian-2-yl-tri(propan-2-yl)silane
2-(三异丙基甲硅烷基)-1,3-二噻烷化学式
CAS
145251-89-4
化学式
C13H28S2Si
mdl
MFCD01863487
分子量
276.583
InChiKey
RDHMCAVXJVTKDB-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46-49 °C(lit.)
  • 闪点:
    >230 °F
  • 稳定性/保质期:
    常温常压下稳定,避免与强氧化剂接触。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83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50.6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安全信息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34999090

SDS

SDS:28ea9cf5187cf19a1eabc381a1ee9a3c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2-(Triisopropylsilyl)-1,3-dithiane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根据化学品全球统一分类与标签制度(GHS)的规定,不是危险物质或混合物。
当心 - 物质尚未完全测试。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13H28S2Si
分子式
: 276.58 g/mol
分子量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眼睛接触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硫氧化物, 二氧化硅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防止粉尘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6.2 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扫掉和铲掉。 存放进适当的闭口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常规的工业卫生操作。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根据危险物质的类型,浓度和量,以及特定的工作场所来选择人体保护措施。,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不需要保护呼吸。如需防护粉尘损害,请使用N95型(US)或P1型(EN 143)防尘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固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凝固点: 46 - 49 °C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汽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蓄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反应信息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imocidin Synthetic Studies: Construction of the C(1−27) Aglycone Skeleton
    作者:Amos B. Smith、Megan A. Foley、Shuzhi Dong、Alia Orbin
    DOI:10.1021/jo900765p
    日期:2009.8.21
    Assembly of the C(1−27) macrocyclic skeleton of rimocidinolide, the aglycone of (+)-rimocidin (1), has been achieved in convergent fashion. Key features of the synthetic strategy entail application of multicomponent Type I Anion Relay Chemistry (ARC),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SN2/SN2′ reaction manifolds of vinyl epoxides, both employing 2-substituted 1,3-dithianes to construct the C(1−19) carbon backbone
    雷莫西丁内酯((+)-雷莫西丁 ( 1 ) 的糖苷配基)的 C(1−27) 大环骨架的组装已以收敛方式实现。该合成策略的主要特点是应用多组分 I 型阴离子中继化学 (ARC),结合乙烯基环氧化物的S N 2/S N 2' 反应流形,两者均采用 2-取代 1,3-二噻烷来构建C(1−19) 碳主链。具有全反式三烯的 C(20−27) 硼酸乙烯基酯与先进的 C(1−19) 乙烯基碘化物的 Yamaguchi 结合,然后通过 Suzuki−Miyaura 交叉偶联进行大环化,完成了 C(1− 27)利莫西内酯骨架。
  • Enantioselective preparation of 2-substituted- 1,3-dithiane 1-oxides using modified sharpless sulphoxidation procedures
    作者:Philip C. Bulman Page、Robin D. Wilkes、Emest S. Namwindwa、Michael J. Witty
    DOI:10.1016/0040-4020(95)01029-7
    日期:1996.2
    carried out using modified Sharpless conditions to furnish the corresponding sulphoxides in optically enriched form. Deacylation of 2-acyl-1,3-dithiane 1-oxide derivatives allows the preparation of 2-alkyl-1,3-dithiane 1-oxides and the parent 1,3-dithiane 1-oxide itself in high enantiomeric excesses.
    已经使用改良的Sharpless条件进行了范围广泛的2-取代的1,3-二硫杂环丁烷的对映选择性磺氧化,以提供光学富集形式的相应亚砜。2-酰基-1,3-二硫杂环丁烷1-氧化物衍生物的脱酰作用可以制备2-烷基-1,3-二硫杂环丁烷1-氧化物和母体1,3-二硫杂环丁烷1-氧化物本身以高对映体过量的方式制备。
  • Multicomponent Linchpin Couplings. Reaction of Dithiane Anions with Terminal Epoxides, Epichlorohydrin, and Vinyl Epoxides:  Efficient, Rapid, and Stereocontrolled Assembly of Advanced Fragments for Complex Molecule Synthesis
    作者:Amos B. Smith、Suresh M. Pitram、Armen M. Boldi、Matthew J. Gaunt、Chris Sfouggatakis、William H. Moser
    DOI:10.1021/ja0376238
    日期:2003.11.1
    The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and advantages of a one-flask multicomponent dithiane linchpin coupling protocol, over the more conventional stepwise addition of dithiane anions to electrophiles leading to the rapid, efficient, and stereocontrolled assembly of highly functionalized intermediates for complex molecule synthesis, are described. Competent electrophiles include terminal epoxides, epichlorohydrin
    描述了单瓶多组分二噻烷关键偶联方案的开发、应用和优势,而不是将二噻烷阴离子逐步添加到亲电试剂中,从而快速、高效和立体控制地组装用于复杂分子合成的高度官能化中间体。 . 有效的亲电试剂包括末端环氧化物、表氯醇和乙烯基环氧化物。使用表氯醇和乙烯基环氧化物可以实现高化学选择性。对于乙烯基环氧化物,二噻烷阴离子的空间性质至关重要;空间上不受阻碍的二噻烷阴离子提供 S(N)2 加合物,而受阻碍的阴离子主要导致 SN2' 加合物。机理研究表明 SN2' 过程是通过对乙烯基环氧化物的顺式加成而发生的。
  • Facile electrochemical synthesis of silyl acetals: An air-stable precursor to formylsilane
    作者:Masahiro Noji、Sho Ishimaru、Haruki Obata、Ayano Kumaki、Taichi Seki、Satoshi Hayashi、Toshikatsu Takanami
    DOI:10.1016/j.tetlet.2022.154026
    日期:2022.8
    A facile electrochemical synthesis of silyl acetal, a synthetic equivalent of formylsilane, was described in this study. Using undivided cells and platinum and stainless-steel electrodes, the constant current electrolysis of 2-silyl-1,3‑dithiane with monoalcohol and diol in acetonitrile yielded various silyl acetals. The silyl acetal was readily converted to the corresponding formylsilane. This method
    本研究描述了一种简便的电化学合成甲硅烷基乙缩醛(甲酰基硅烷的合成等效物)的方法。使用未分裂的电池和铂和不锈钢电极,2-甲硅烷基-1,3-二噻烷与一元醇和二醇在乙腈中的恒流电解产生各种甲硅烷醇缩醛。甲硅烷基乙缩醛很容易转化为相应的甲酰基硅烷。这种不含汞试剂的方法将是传统甲酰基硅烷合成的一种更环保的替代方法。
  • (+)-Rimocidin Synthetic Studies. Construction of an Advanced C(1−18) Polyol Fragment
    作者:Amos B. Smith、Suresh M. Pitram、Michael J. Fuertes
    DOI:10.1021/ol034989g
    日期:2003.7.1
    The synthesis of an appropriately functionalized advanced C(1-18) polyol fragment of the mycosamine-glycosylated polyene macrolide, (+)-rimocidin (1), has been achieved in a highly efficient manner. Highlights of the strategy include the S(N)2/S(N)2' addition of dithiane anions to vinyl epoxides and the multicomponent linchpin union of 2-TBS-1,3-dithiane with two advanced epoxides.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硫化膦,1,3-二硫烷-2-基甲基苯基- 硅烷,三甲基(2-甲基-1,3-二硫烷-2-基)- 沙丙喋呤中间体 四氢-1,2-二噻英 反式-1,2-二噻烷-4,5-二醇1,1-二氧化物 八氟-1,4-二噻烷 二(1,3-二噻烷-2-基)甲烷-D 二(1,3-二噻烷-2-基)甲烷 N-乙基-1,3-二噻烷-2-亚胺 N-(1,3-二硫杂环戊-2-亚基)氨基磷酸二甲酯 N,N’-1,6-己烷二基双氨基甲酸双(1,3-二噻烷-2-基甲基)酯 5alpha-[N-(亚硝基氨基甲酰)-N-(2-氯乙基)氨基]-2beta-甲基-1,3-二噻烷1,1,3,3-四氧化物 5,6-二氢-4H-1,3-二噻英-2-硫酮 4-甲基-2,6,7-三硫杂二环[2.2.2]辛烷 4-(丙氧基甲基)-2,6,7-三硫杂二环[2.2.2]辛烷 3-(1,3-二噻烷-5-基)-1-(2-氟乙基)-1-亚硝基脲 3-(1,3-二噻烷-2-亚基)-2,4-戊二酮 3,3-二甲基二环[2.2.1]庚烷-2-甲醇 2-苯基-1,3-二噻烷锂盐 2-苯基-1,3-二噻烷 2-脱氧-D-阿拉伯糖-己糖亚丙基二硫代缩醛 2-甲基-1,3-二噻烷 2-戊基-1,3-二噻烷 2-异丙基-1,3-二噻烷 2-异丁基-1,3-二噻烷 2-乙炔基-1,3-二噻烷 2-乙基-1,3-二噻烷 2-三甲基硅基-1,3-二噻吩 2-(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1,3-二噻烷 2-(三异丙基甲硅烷基)-1,3-二噻烷 2-(3,4-二羟基苯基)-5,7-二羟基-6-[(2S,3R,4R,5S,6R)-3,4,5-三羟基-6-(羟甲基)四氢-2H-吡喃-2-基]-8-[(2S,3R,4S,5S)-3,4,5-三羟基四氢-2H-吡喃-2-基]-4H-色烯-4-酮(non-preferredname) 2-(1,3-二噻烷-2-基)乙醇 2,5-二甲基-2,5-二羟基-1,4-二噻烷 2,5-二甲基-2,5-二羟基-1,4-二噻烷 2,5-二乙氧基-1,4-二噻烷 2,2’-乙烯双(1,3-二噻烷) 2,2-双(三甲基硅基)二噻烷 2,2'-(1,2-亚苯基)二(1,3-二噻烷) 1-(2-氯乙基)-3-(2alpha-甲基-1,3-二噻烷-5alpha-基)-3-亚硝基脲 1-(2-氯乙基)-3-(1,3-二噻烷-5-基)-1-亚硝基脲 1-(2-氯乙基)-1-亚硝基-3-(1,1,3,3-四氧代-1,3-二噻烷-5-基)脲 1-(2-氟乙基)-1-亚硝基-3-(1,1,3,3-四氧代-1,3-二噻烷-5-基)脲 1-(1,3-二噻烷-2-基)乙酮 1-(1,3-二噻烷-2-基)-2-环己烯-1-醇 1-(1,3-二噻烷-2-基)-2,2,2-三氟乙烷酮 1,8-二羟基-2,9-二硫杂三环[8.4.0.03,8]十四烷 1,5,7,11-四硫杂螺[5.5]十一烷 1,4-苯并二噻英,八氢- 1,4-二硫烷-2-甲腈 1,4-二硫-2,5-二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