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chloro-4-cyanophenyl nonaflate | 1131891-03-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chloro-4-cyanophenyl nonaflate
英文别名
3-chloro-4-(perfluorobutylsulfonyloxy)benzonitrile;(2-Chloro-4-cyanophenyl) 1,1,2,2,3,3,4,4,4-nonafluorobutane-1-sulfonate
2-chloro-4-cyanophenyl nonaflate化学式
CAS
1131891-03-6
化学式
C11H3ClF9NO3S
mdl
——
分子量
435.654
InChiKey
AHGRZTVCIPAON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49.2±42.0 °C(predicted)
  • 密度:
    1.74±0.1 g/cm3(Temp: 20 °C; Press: 760 Torr)(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
  • 重原子数:
    26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6
  • 拓扑面积:
    75.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甲基丙酰胺2-chloro-4-cyanophenyl nonaflate 在 bis(η3-allyl-μ-chloropalladium(II)) 、 2-{双[3,5-双(三氟甲基)苯基]膦基}-3,6-二甲氧基-2′,4′,6′-三异丙基-1,1′-联苯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7.0h, 以70%的产率得到N-(2-chloro-4-cyanophenyl)-N-methylpropion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无环仲酰胺的 Pd 催化 N-芳基化:催化剂开发、范围和计算研究
    摘要:
    我们报告了无环仲酰胺和相关亲核试剂与芳基九氟甲磺酸酯、三氟甲磺酸酯和氯化物的有效 ​​N-芳基化。这种方法可以很容易地改变叔芳基酰胺中的芳香族成分。发现具有 P 键合 3,5-(双) 三氟甲基苯基的新联芳基膦对这种酰胺化反应特别有效。通过合成、机械和计算研究探索了配体的关键方面。配体的系统变异揭示了 (1) 与磷相邻的“顶环”芳香碳上的甲氧基和 (2) 两个高度吸电子的 P 键合 3,5-(双) 三氟甲基苯基的重要性. 计算研究表明,配体的缺电子性质对于促进酰胺与 LPd(II)(Ph)(X) 中间体的结合很重要。
    DOI:
    10.1021/ja9044357
  • 作为产物:
    描述:
    全氟丁基磺酰氟3-氯-4-羟基苯甲腈4-二甲氨基吡啶N,N-二异丙基乙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40%的产率得到2-chloro-4-cyanophenyl nonaf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无环仲酰胺的 Pd 催化 N-芳基化:催化剂开发、范围和计算研究
    摘要:
    我们报告了无环仲酰胺和相关亲核试剂与芳基九氟甲磺酸酯、三氟甲磺酸酯和氯化物的有效 ​​N-芳基化。这种方法可以很容易地改变叔芳基酰胺中的芳香族成分。发现具有 P 键合 3,5-(双) 三氟甲基苯基的新联芳基膦对这种酰胺化反应特别有效。通过合成、机械和计算研究探索了配体的关键方面。配体的系统变异揭示了 (1) 与磷相邻的“顶环”芳香碳上的甲氧基和 (2) 两个高度吸电子的 P 键合 3,5-(双) 三氟甲基苯基的重要性. 计算研究表明,配体的缺电子性质对于促进酰胺与 LPd(II)(Ph)(X) 中间体的结合很重要。
    DOI:
    10.1021/ja904435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Barluenga, Jose; Jimenez-Aquino, Agustin; Aznar, Fernando,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09, vol. 131, p. 4031 - 4041
    作者:Barluenga, Jose、Jimenez-Aquino, Agustin、Aznar, Fernando、Valdes, Carlos
    DOI:——
    日期:——
  • Pd-Catalyzed N-Arylation of Secondary Acyclic Amides: Catalyst Development, Scope, and Computational Study
    作者:Jacqueline D. Hicks、Alan M. Hyde、Alberto Martinez Cuezva、Stephen L. Buchwald
    DOI:10.1021/ja9044357
    日期:2009.11.25
    efficient N-arylation of acyclic secondary amides and related nucleophiles with aryl nonaflates, triflates, and chlorides. This method allows for easy variation of the aromatic component in tertiary aryl amides. A new biaryl phosphine with P-bound 3,5-(bis)trifluoromethylphenyl groups was found to be uniquely effective for this amidation. The critical aspects of the ligand were explored through synthetic, mechanistic
    我们报告了无环仲酰胺和相关亲核试剂与芳基九氟甲磺酸酯、三氟甲磺酸酯和氯化物的有效 ​​N-芳基化。这种方法可以很容易地改变叔芳基酰胺中的芳香族成分。发现具有 P 键合 3,5-(双) 三氟甲基苯基的新联芳基膦对这种酰胺化反应特别有效。通过合成、机械和计算研究探索了配体的关键方面。配体的系统变异揭示了 (1) 与磷相邻的“顶环”芳香碳上的甲氧基和 (2) 两个高度吸电子的 P 键合 3,5-(双) 三氟甲基苯基的重要性. 计算研究表明,配体的缺电子性质对于促进酰胺与 LPd(II)(Ph)(X) 中间体的结合很重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