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2,2-diphenylvinyl)benzoic acid | 156360-95-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2,2-diphenylvinyl)benzoic acid
英文别名
2-(2,2-diphenylethenyl)benzoic Acid
2-(2,2-diphenylvinyl)benzoic acid化学式
CAS
156360-95-1
化学式
C21H16O2
mdl
——
分子量
300.357
InChiKey
PLPTXSALWPKSL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6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37.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2,2-diphenylvinyl)benzoic acid2,6-二甲基吡啶四丁基溴化铵四丁基高氯酸铵 作用下, 以63%的产率得到3-二苯亚甲基-2-苯并呋喃-1-酮
    参考文献:
    名称:
    芳族羧酸的有机催化电化学C–H喷漆
    摘要:
    §这些作者同等贡献。 作为特别主题“现代自由基方法及其在合成中的战略应用”的一部分发布 抽象的 已经开发出一种用于自由基芳烃碳-氧键形成的电化学策略。该反应利用DDQ作为氧化还原介体,并具有廉价的玻璃碳电极,以通过芳族羧基自由基取代促进联苯-2-羧酸衍生物的分子内内酯化,得到6 H-苯并[ c ] chromen-6-one。 已经开发出一种用于自由基芳烃碳-氧键形成的电化学策略。该反应利用DDQ作为氧化还原介体,并具有廉价的玻璃碳电极,以通过芳族羧基自由基取代促进联苯-2-羧酸衍生物的分子内内酯化,得到6 H-苯并[ c ] chromen-6-one。
    DOI:
    10.1055/s-0036-1591558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Stereoselective synthesis of hydroxy stilbenoids and styrenes by atom-efficient olefination with thiophthalides
    摘要:
    在碱性条件下,通过硫代邻苯二甲酸酯对醛进行烯化反应,可以高E-立体选择性地合成芪类化合物和苯乙烯基羧酸。该烯化反应具有高度的原子效率,因为在反应过程中仅损失了元素硫。这种烯化反应与逆科尔比-施密特反应相结合,能够简便地合成E-羟基芪类化合物,并最小程度地使用保护基团。这项研究还揭示了两个重要发现:i) 形成4-甲硫基异香豆素和ii) 形成2-芳基茚满酮。
    DOI:
    10.1039/c2ob06991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etal‐ and Oxidant‐Free Electrosynthesis of Heterocycles from 1,2‐Diarylalkene Derivatives
    作者:Eunsoo Yu、Hyungguk Kim、Cheol‐Min Park
    DOI:10.1002/adsc.202200847
    日期:2022.12.8
    Synthesis of heterocycles from 1,2-diarylalkene derivatives through electrosynthesis under metal- and oxidant-free conditions has been discovered. Cathodic reduction of 2-alkenylbenzoic acid or anodic oxidation of 2-alkenylbenzamide, 2-alkenylphenol and 2-alkenylaniline leads to the formation of reactive radical intermediates which afford corresponding phthalide, isochroman-1-one, isoindolin-1-one
    已经发现在无金属和无氧化剂的条件下通过电合成从 1,2-二芳基烯烃衍生物合成杂环。2-烯基苯甲酸的阴极还原或 2-烯基苯甲酰胺、2-烯基苯酚和 2-烯基苯胺的阳极氧化导致反应性自由基中间体的形成,这些中间体提供相应的苯酞、异色满-1-酮、异吲哚啉-1-酮、苯并呋喃和吲哚以良好的官能团耐受性满足产量。有趣的是,在不同的反应溶剂中发现了不同的化学选择性。进行了几项机理研究,包括循环伏安法研究和控制实验,以阐明反应机理。
  • 936. The Stobbe condensation with dimethyl homophthalate
    作者:H. J. E. Loewenthal、R. Pappo
    DOI:10.1039/jr9520004799
    日期:——
  • Mal, Dipakranjan; Majumdar, Gita; Pal, Ranjan,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Perkin transactions I, 1994, # 9, p. 1115 - 1116
    作者:Mal, Dipakranjan、Majumdar, Gita、Pal, Ranjan
    DOI:——
    日期:——
  • Anchimerically Accelerated Bond Homolysis. IV.<sup>1</sup> Participation of a Neighboring Olefinic Double Bond in the Decomposition of a t-Butyl Perester
    作者:T. W. Koenig、J. C. Martin
    DOI:10.1021/jo01029a062
    日期:1964.6
  • Organocatalytic Electrochemical C–H Lactonization of Aromatic Carboxylic Acids
    作者:Sanzhong Luo、Longji Li、Qi Yang、Zongbin Jia
    DOI:10.1055/s-0036-1591558
    日期:2018.8
    Radical Methods and their Strategic Applications in Synthesis Abstract An electrochemical strategy has been developed for radical arene carbon–oxygen bond formation. This reaction utilizes DDQ as a redox mediator, with inexpensive glassy carbon electrodes to facilitate an intramolecular lactonization of biphenyl-2-carboxylic acid derivatives via aromatic carboxyl radical substitution to give 6H-be
    §这些作者同等贡献。 作为特别主题“现代自由基方法及其在合成中的战略应用”的一部分发布 抽象的 已经开发出一种用于自由基芳烃碳-氧键形成的电化学策略。该反应利用DDQ作为氧化还原介体,并具有廉价的玻璃碳电极,以通过芳族羧基自由基取代促进联苯-2-羧酸衍生物的分子内内酯化,得到6 H-苯并[ c ] chromen-6-one。 已经开发出一种用于自由基芳烃碳-氧键形成的电化学策略。该反应利用DDQ作为氧化还原介体,并具有廉价的玻璃碳电极,以通过芳族羧基自由基取代促进联苯-2-羧酸衍生物的分子内内酯化,得到6 H-苯并[ c ] chromen-6-one。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E,Z)-他莫昔芬N-β-D-葡糖醛酸 (E/Z)-他莫昔芬-d5 (4S,5R)-4,5-二苯基-1,2,3-恶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R,4''R,5S,5''S)-2,2''-(1-甲基亚乙基)双[4,5-二氢-4,5-二苯基恶唑] (1R,2R)-2-(二苯基膦基)-1,2-二苯基乙胺 鼓槌石斛素 高黄绿酸 顺式白藜芦醇三甲醚 顺式白藜芦醇 顺式己烯雌酚 顺式-桑皮苷A 顺式-曲札芪苷 顺式-二苯乙烯 顺式-beta-羟基他莫昔芬 顺式-a-羟基他莫昔芬 顺式-3,4',5-三甲氧基-3'-羟基二苯乙烯 顺式-1,2-二苯基环丁烷 顺-均二苯乙烯硼酸二乙醇胺酯 顺-4-硝基二苯乙烯 顺-1-异丙基-2,3-二苯基氮丙啶 阿非昔芬 阿里可拉唑 阿那曲唑二聚体 阿托伐他汀环氧四氢呋喃 阿托伐他汀环氧乙烷杂质 阿托伐他汀环(氟苯基)钠盐杂质 阿托伐他汀环(氟苯基)烯丙基酯 阿托伐他汀杂质D 阿托伐他汀杂质94 阿托伐他汀内酰胺钠盐杂质 阿托伐他汀中间体M4 阿奈库碘铵 银松素 铒(III) 离子载体 I 钾钠2,2'-[(E)-1,2-乙烯二基]二[5-({4-苯胺基-6-[(2-羟基乙基)氨基]-1,3,5-三嗪-2-基}氨基)苯磺酸酯](1:1:1) 钠{4-[氧代(苯基)乙酰基]苯基}甲烷磺酸酯 钠;[2-甲氧基-5-[2-(3,4,5-三甲氧基苯基)乙基]苯基]硫酸盐 钠4-氨基二苯乙烯-2-磺酸酯 钠3-(4-甲氧基苯基)-2-苯基丙烯酸酯 重氮基乙酸胆酯酯 醋酸(R)-(+)-2-羟基-1,2,2-三苯乙酯 酸性绿16 邻氯苯基苄基酮 那碎因盐酸盐 那碎因[鹼] 达格列净杂质54 辛那马维林 赤藓型-1,2-联苯-2-(丙胺)乙醇 赤松素 败脂酸,丁基丙-2-烯酸酯,甲基2-甲基丙-2-烯酸酯,2-甲基丙-2-烯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