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tris(2-naphthyl)metha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ris(2-naphthyl)methane
英文别名
tri-[2]naphthyl-methane;Tri-[2]naphthyl-methan;2-(Dinaphthalen-2-ylmethyl)naphthalene
tris(2-naphthyl)metha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31H22
mdl
——
分子量
394.516
InChiKey
MOXNBEKHOUWMG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9
  • 重原子数:
    31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6.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3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ris(1-naphthyl)- and tris(2-naphthyl)methyl cations: highly crowded triarylmethyl cations 1
    作者:George A. Olah、Qimu Liao、J. Casanova、Robert Bau、Golam Rasul、G. K. Surya Prakash
    DOI:10.1039/a804505d
    日期:——
    The highly hindered tris(1-naphthyl)methyl and tris(2-naphthyl)methyl cations 3 and 5 have been prepared under long lived stable ion conditions and characterized by 13C NMR spectroscopy at low temperatures. The latter can abstract hydride from cycloheptatriene to afford tris(2-naphthyl)methane 7, but the reaction of cycloheptatriene with the more crowded cation 3 failed to give the corresponding hydrocarbon
    在长寿命的稳定离子条件下制备了高度受阻的三(1-萘基)甲基和三(2-萘基)甲基阳离子3,并通过低温下的13 C NMR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后者可以从环庚三烯中提取氢化物,得到三(2-萘基)甲烷7,但是环庚三烯与更拥挤的阳离子3的反应未能得到相应的烃。 在前一种情况下发现的主要动力学同位素效应k H / k D = 7.1±0.5支持共线性氢化物提取机理。猝灭时的离子3和5重排,得到异构体13-(1-萘基)-1,2,7,8-二苯并芴4和13-(2-萘基)-2,3,6,7-二苯并芴的混合物6,分别。
  • 三萘基甲烷簇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申请人: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
    公开号:CN117417229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本发明公开了四种三萘基甲烷簇发光材料,为化合物222‑TNM、122‑TNM、112‑TNM或111‑TNM:#imgabs0##imgabs1#本发明制备方法以卤代萘为原料,通过和萘基甲酸甲酯或萘基甲酰卤化合物进行亲核加成反应生成三萘基甲醇分子,再对其进行还原得到三萘基甲烷。本发明的三萘基甲烷簇发光材料的发光性质可通过改变萘基的连接位点进行调控,是一种具有优异发光性能的潜在发光材料。
  • Schmidlin; Huber, Chemische Berichte, 1910, vol. 43, p. 2834
    作者:Schmidlin、Huber
    DOI:——
    日期:——
  • Tschitschibabin; Korjagin, Zhurnal Russkago Fiziko-Khimicheskago Obshchestva, 1913, vol. 45, p. 772
    作者:Tschitschibabin、Korjagin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