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butyl-2,4,6-triphenyl-1H-1,3,5-triazine | 71722-04-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butyl-2,4,6-triphenyl-1H-1,3,5-triazine
英文别名
——
4-butyl-2,4,6-triphenyl-1H-1,3,5-triazine化学式
CAS
71722-04-8
化学式
C25H25N3
mdl
——
分子量
367.494
InChiKey
VZNXASGQSGOSP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32 °C
  • 沸点:
    507.2±53.0 °C(Predicted)
  • 密度:
    1.08±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8
  • 重原子数:
    28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
  • 拓扑面积:
    36.8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SDS

SDS:058a63bfefd9007edf3ad74ea9d9d1fd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DFT研究1,4-二硫代1,3-二烯与腈的反应机理
    摘要:
    通过实验和DFT计算,探索了1,4-二硫代-1,3-丁二烯与腈反应的机理。计算结果表明,这些反应体系的选择性受到底物结构的强烈影响。作为所有反应路径的第一步,形成一个C-Li键与腈的加成中间体。当使用四烷基取代的1,4-二硫代1,3-二烯和2-氰基吡啶时,由于吡啶基N原子与锂原子的配位,该中间体产生了环戊二烯基胺产物作为动力学产物。该加成中间体还经过第二个腈插入C-Li键中,得到二硫代酮亚胺中间体。当使用四烷基取代的1,4-二硫代1,3-二烯和芳基腈时,二硫代酮亚胺中间体经过1,6-环化,通过热力学上有利的途径(系统A和B)生成吡啶和三嗪产物。当使用环状1,4-二硫代丁二烯和叔脂族腈时,二硫代酮亚胺中间体经历两个连续的1,5-环化步骤,且能垒较低,产生三环Δ1-双吡咯啉(系统C)。在实验上,所述含锂的三嗪中间体10和Δ 1 -bipyrroline中间体19已被分离和它们的结构研究通过NM
    DOI:
    10.1021/om300869t
  • 作为产物:
    描述:
    苯甲腈乙醚 为溶剂, 反应 15.08h, 生成 4-butyl-2,4,6-triphenyl-1H-1,3,5-triazine
    参考文献:
    名称:
    DFT研究1,4-二硫代1,3-二烯与腈的反应机理
    摘要:
    通过实验和DFT计算,探索了1,4-二硫代-1,3-丁二烯与腈反应的机理。计算结果表明,这些反应体系的选择性受到底物结构的强烈影响。作为所有反应路径的第一步,形成一个C-Li键与腈的加成中间体。当使用四烷基取代的1,4-二硫代1,3-二烯和2-氰基吡啶时,由于吡啶基N原子与锂原子的配位,该中间体产生了环戊二烯基胺产物作为动力学产物。该加成中间体还经过第二个腈插入C-Li键中,得到二硫代酮亚胺中间体。当使用四烷基取代的1,4-二硫代1,3-二烯和芳基腈时,二硫代酮亚胺中间体经过1,6-环化,通过热力学上有利的途径(系统A和B)生成吡啶和三嗪产物。当使用环状1,4-二硫代丁二烯和叔脂族腈时,二硫代酮亚胺中间体经历两个连续的1,5-环化步骤,且能垒较低,产生三环Δ1-双吡咯啉(系统C)。在实验上,所述含锂的三嗪中间体10和Δ 1 -bipyrroline中间体19已被分离和它们的结构研究通过NM
    DOI:
    10.1021/om300869t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ok, Lawrence S.; Wakefield, Basil J.,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Perkin transactions I, 1980, p. 2392 - 2397
    作者:Cook, Lawrence S.、Wakefield, Basil J.
    DOI:——
    日期:——
  • 62. The action of organo-alkali compounds on benzonitrile
    作者:R. M. Anker、A. H. Cook
    DOI:10.1039/jr9410000323
    日期:——
  • Cook, Lawrence S.; Prudhoe, Gordon; Venayak, Narinder D., Journal of Chemical Research, Miniprint, 1982, # 5, p. 1357 - 1367
    作者:Cook, Lawrence S.、Prudhoe, Gordon、Venayak, Narinder D.、Wakefield, Basil J.
    DOI:——
    日期:——
  • Rearrangements of 2-alkyldihydro-1,3,5-triazines to pyrimidines and of a methyldihydropyrimidine to a pyridine
    作者:Lawrence S. Cook、Basil J. Wakefield
    DOI:10.1016/s0040-4039(01)86113-x
    日期:——
  • COOK L. S.; WAKEFIELD B. J., J. CHEM. SOC. PERKIN TRANS., PART 1, 1980, NO 11, 2392-2397
    作者:COOK L. S.、 WAKEFIELD B. J.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