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7-bis(pyridin-3-ylethynyl)naphthalene | 1262535-58-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7-bis(pyridin-3-ylethynyl)naphthalene
英文别名
3-[2-[7-(2-Pyridin-3-ylethynyl)naphthalen-2-yl]ethynyl]pyridine;3-[2-[7-(2-pyridin-3-ylethynyl)naphthalen-2-yl]ethynyl]pyridine
2,7-bis(pyridin-3-ylethynyl)naphthalene化学式
CAS
1262535-58-9
化学式
C24H14N2
mdl
——
分子量
330.389
InChiKey
MFTKQZCXMSRCLC-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1
  • 重原子数:
    26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25.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Pd(CH3CN)4(OTf)22,7-bis(pyridin-3-ylethynyl)naphthalene二氯甲烷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78%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Utilizing Raman Spectroscopy as a Tool for Solid- and Solution-Phase Analysis of Metalloorganic Cage Host–Guest Complexes
    摘要:
    DOI:
    10.1021/acs.inorgchem.2c00873
  • 作为产物:
    描述:
    3-碘吡啶2,7-二乙炔基萘 在 bis-tr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II) chloride 、 copper(l) iodide三乙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18.0h, 以76%的产率得到2,7-bis(pyridin-3-ylethynyl)naphthalene
    参考文献:
    名称:
    走向使用金属-金属和π-堆叠相互作用的金属有机纳米管的自组装:双(吡啶乙炔基)银(I)金属大环和配位聚合物
    摘要:
    形状持久的大环化合物和平面有机金属络合物开始显示出可观的前景,作为自组装各种超分子材料(包括纳米纤维,纳米线和液晶)的基础。在这里,我们报告了合成的平面二-和三-银(I)族金属-大环的合成和表征,这些金属-大环旨在通过π堆积和金属-金属相互作用的组合而自组装成新型金属有机纳米管。银(I)配合物已通过元素分析,高分辨率电喷雾电离质谱(HR-ESI-MS),IR,1 H和13进行了全面表征1 H NMR光谱和溶液数据与金属大环的形成一致。使用X射线晶体学已对其中的四种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然而,仅发现与1,3-双(吡啶-3-基乙炔基)苯形成的二银(I)配合物在固态下保持其大环结构。二-银(I)形状持久的大环组装成状结构的纳米多孔鸡线,和C10 4 -阴离子和无序ħ 2水分子填充孔。2,6-双(吡啶-3-基乙炔基)吡啶和1,4-二(3-吡啶基)丁-1,3-二炔开环的银(I)络合物开环并结晶为无孔配位聚合物。
    DOI:
    10.1021/ic102005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oward the Self-Assembly of Metal−Organic Nanotubes Using Metal−Metal and π-Stacking Interactions: Bis(pyridylethynyl) Silver(I) Metallo-macrocycles and Coordination Polymers
    作者:Kelly J. Kilpin、Martin L. Gower、Shane G. Telfer、Geoffrey B. Jameson、James D. Crowley
    DOI:10.1021/ic1020059
    日期:2011.2.7
    Shape-persistent macrocycles and planar organometallic complexes are beginning to show considerable promise as building blocks for the self-assembly of a variety of supramolecular materials including nanofibers, nanowires, and liquid crystals. Here we report the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family of planar di- and tri-silver(I) containing metallo-macrocycles designed to self-assemble into novel metal−organic
    形状持久的大环化合物和平面有机金属络合物开始显示出可观的前景,作为自组装各种超分子材料(包括纳米纤维,纳米线和液晶)的基础。在这里,我们报告了合成的平面二-和三-银(I)族金属-大环的合成和表征,这些金属-大环旨在通过π堆积和金属-金属相互作用的组合而自组装成新型金属有机纳米管。银(I)配合物已通过元素分析,高分辨率电喷雾电离质谱(HR-ESI-MS),IR,1 H和13进行了全面表征1 H NMR光谱和溶液数据与金属大环的形成一致。使用X射线晶体学已对其中的四种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然而,仅发现与1,3-双(吡啶-3-基乙炔基)苯形成的二银(I)配合物在固态下保持其大环结构。二-银(I)形状持久的大环组装成状结构的纳米多孔鸡线,和C10 4 -阴离子和无序ħ 2水分子填充孔。2,6-双(吡啶-3-基乙炔基)吡啶和1,4-二(3-吡啶基)丁-1,3-二炔开环的银(I)络合物开环并结晶为无孔配位聚合物。
  • Utilizing Raman Spectroscopy as a Tool for Solid- and Solution-Phase Analysis of Metalloorganic Cage Host–Guest Complexes
    作者:Helen M. O’Connor、William J. Tipping、Julia Vallejo、Gary S. Nichol、Karen Faulds、Duncan Graham、Euan K. Brechin、Paul J. Lusby
    DOI:10.1021/acs.inorgchem.2c00873
    日期:2023.2.6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