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has previously been shown that the reactions of para-substituted anilines with formaldehyde in the presence of hydrochloric [1–3] or oxalic acid [4] lead to the formation of 6(4’)-substituted 3,4-dihydroquinazolines (11–38%). When replacing formaldehyde with another source of methylene group, metoxychloromethane, the reaction with arylamines afforded both 3,4-dihydroquinazolines (25%) and 1,2,3
先前已经表明,对位取代的
苯胺与
甲醛在
盐酸 [1-3] 或
草酸 [4] 存在下的反应导致形成 6(4')-取代的 3,4-二氢
喹唑啉 (11 –38%)。当用另一种亚甲基来源甲氧基
氯甲烷代替
甲醛时,与芳胺的反应得到 3,4-二氢
喹唑啉 (25%) 和 1,2,3,4-四氢
喹唑啉 (48%) [5]。3,4-二氢
喹唑啉 (30–85%) 可通过芳胺与
甲醛在
离子液体(丁基
吡啶鎓 1 四
氟硼酸盐)中在 1-甲基-3-[2(磺氧基)乙基]-
1H-咪唑-3 存在下反应制备-
氯化鎓作为催化剂[6]。
1,3-二氧戊环已知可用作二芳基
甲烷衍
生物合成中的亚甲基源 [7],这表明它有可能用作
甲醛或甲氧基
氯甲烷的合成等效物。在这项工作中,我们展示了在基于对位和间位取代
苯胺的取代 3,4-二氢
喹唑啉合成中使用 1,3 二
氧戊环作为亚甲基源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