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羟丙哌嗪(Levodropropizine)是意大利Dompe' Farm公司推出的一种手性镇咳药物。该药通过作用于呼吸道中的C-纤维而抑制咳嗽反射,主要用于治疗剧烈的无痰干咳。与现有的其他镇咳药相比,它属于外周性镇咳药,对中枢系统几乎没有影响。其选择性强、镇咳作用强,且几乎无嗜睡、呼吸抑制和依赖性的副作用,相较于消旋体,它的副作用更小。
药理作用左羟丙哌嗪为外周性镇咳药,通过对外周气管和支气管C-纤维的选择性抑制发挥镇咳作用。它具有较强的镇咳作用且持续时间长,由于与β肾上腺素受体、M胆碱受体及阿片受体均无作用,因此较少引起中枢抑制的不良反应。动物实验显示,在亚急性和长期毒性试验中,药物主要表现出大鼠流涎、摄取量和体重下降;在高剂量下对两种动物具有肝毒性。
生物活性左羟丙哌嗪可以抗过敏并抑制组胺受体,通过干扰外围感觉神经末端的刺激活化以及调节参与咳嗽反射的神经肽来减轻咳嗽。其靶点包括组胺受体。
体外研究左羟丙哌嗪对H1组胺和α肾上腺素能受体具有亲和力。
体内研究在大鼠体内,左羟丙哌嗪比外消旋酒石酸盐的中枢镇静作用弱,并且不会引起身体依赖性。左羟丙哌嗪(静脉注射,15毫克/千克)同时减少了窒息的持续时间和C-纤维对苯基双胍的响应。LVDP诱导的C-纤维对PBG响应的抑制在肺部纤维中平均为50%,在非肺纤维中为25%。此外,在麻醉的豚鼠和兔子体内,左羟丙哌嗪表现出良好的镇咳活性;其活性是可待因的1/10到1/20,与羟丙哌嗪相似。左羟丙哌嗪治疗刺激性气溶胶引起的咳嗽的作用类似于羟丙哌嗪和可待因。此外,在40微克/50微升(i.c.v.)下静脉注射时,左羟丙哌嗪对电诱导的咳嗽没有作用,而可待因显著防止了豚鼠的咳嗽。左羟丙哌嗪还具有一个次要的作用部位,与感觉神经肽相关。在大鼠气管中,左羟丙哌嗪(10毫克/千克、50毫克/千克以及200毫克/千克)剂量依赖性地减少辣椒素诱导的Evans blue染料的溢出,并且在200毫克/千克剂量下抑制了P物质的外渗,但不影响血小板活化因子诱发的外渗。
用途左羟丙哌嗪用作镇咳祛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