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鉴于1,8-萘二甲酰亚胺在生物学,医学和工业发展趋势中的各种重要性,当前的研究重点是通过引入一些电荷转移(CT)复合物来扩展这些染料的范围。为此目的,已经合成了两种高荧光的bis-1,8-萘二甲酰亚胺染料及其与某些π-受体的配合物,并进行了光谱表征。π受体包括苦味酸(PA),氯苯甲酸(CLA),四氰基喹二甲烷(TCNQ)和二氯二氰基苯并醌(DDQ)。分子结构,光谱和荧光性质以及结合模式由红外,紫外可见和11 H NMR光谱研究。根据元素分析和光度滴定法确定络合结合率为1:1。已经发现,对于不同受体的接受能力的顺序是TCNQ> DDQ> CLA> PA。1,8-萘二甲酰亚胺染料作为供体的光稳定性及其掺杂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中的电荷转移复合物暴露于UV-Vis辐射,并且在照射期间的不同时间实现了吸收光谱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