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1775 是一种高效的高选择性 Wee1 抑制剂,在无细胞实验中 IC50 值为 5.2 nM,能够阻碍 G2 期 DNA 损伤检查点。
作用机制MK-1775 的设计旨在导致某些肿瘤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无法进行正常的 DNA 修复过程,最终导致细胞死亡。临床前研究表明,与单独使用化疗相比,将 MK-1775 与 DNA 损伤诱导型化疗药物联合用药能够增强抗肿瘤特性。
体外研究MK-1775 是一种以 ATP 竞争方式抑制 Wee1 激酶的化合物。相比于对 Yes 的效能,MK-1775 对 Wee1 的效能高 2 至 3 倍(IC50 为 14 nM),而对于其他 7 种激酶的效能低 10 倍,在 1 μM 浓度下抑制率超过 80%,比对人 Myt1 选择性高 100 倍以上,并且能够抑制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 1 (CDC2) 在可选位点(Thr14)的磷酸化作用。通过阻断含有突变型 p53 的 WiDr 细胞中 Wee1 活性,废止 DNA 损伤检查点,MK-1775 治疗能够抑制 Tyr15 (CDC2Y15) 位点的 CDC2 基础磷酸化作用(EC50 为 49 nM),并剂量依赖性地抑制 gemcitabine-, carboplatin- 或 cisplatin-诱导的 CDC2 磷酸化和细胞周期阻滞,EC50 分别为 82 nM、180 nM 和 163 nM,以及 159 nM 和 160 nM。在 WiDr 和 H1299 细胞中单独使用 30-100 nM 的 MK-1775 没有显著的抗增殖作用,而 300 nM 的 MK-1775 足以抑制超过 80% 的 Wee1,表现出温和但显著的抗增殖作用,在 WiDr 和 H1299 细胞中的抑制率分别为 34.1% 和 28.4%。
体内研究单独使用 MK-1775 (~20 mg/kg) 对 WiDr 异种移植物表现出最小的抗肿瘤作用,第 3 天时 T/C 为 69%。在裸鼠 HeLa-luc 和 TOV21G-shp53 异种移植模型中,单独使用 MK-1775 的抗肿瘤效能是温和的。
科研用途MK-1775 是一种科研试剂,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和药理学等领域。严禁用于人体。
临床研究通过 II 期临床试验(NCT03284385)评估了 adavosertib (AZD-1775; MK-1775) 在具有 SETD2 致病突变的实体瘤(A 组)和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B 组)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这项研究采用了 Simon 两阶段设计:每 21 天为一个周期,在周期内的第 1-5 天和第 8-12 天,每天口服 300 mg,共有 18 名患者入组,分为非 ccRCC 的实体瘤患者(N=9)和 ccRCC 患者(N=9)两组。根据 RECIST 1.1 标准,在 A 组或 B 组中均未观察到客观反应,因此这两组的研究均在第一阶段后停止。4/18 (22.2%) 例患者观察到轻微肿瘤消退。A 组和 B 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 1.43 个月和 3.77 个月。此外,试验还观察到了一些不良事件,包括恶心、贫血、腹泻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目前的临床试验结果并不如预期,这提示可能需要探索其他治疗组合或生物标志物来提高疗效。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1,2-二氢-1-[6-(1-羟基-1-甲基乙基)-2-吡啶]-6-(甲基硫代)-2-(2-丙烯-1-基)-3H-吡唑并[3,4-d]嘧啶-3-酮 | 2-allyl-1-(6-(2-hydroxypropan-2-yl)pyridin-2-yl)-6-(methylthio)-1,2-dihydro-3H-pyrazolo[3,4-d]pyrimidin-3-one | 955369-56-9 | C17H19N5O2S | 357.4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