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3-二甲基-1,1,3,3-四苯基二硅氧烷 | 807-28-3

中文名称
1,3-二甲基-1,1,3,3-四苯基二硅氧烷
中文别名
1,1,3,3-四苯基二甲基二硅氧烷;1,1,3,3-四苯基-1,3-二甲基二硅烷
英文名称
1,3-Dimethyl-1,1,3,3-tetraphenyldisiloxan
英文别名
Disiloxane, 1,3-dimethyl-1,1,3,3-tetraphenyl-;methyl-[methyl(diphenyl)silyl]oxy-diphenylsilane
1,3-二甲基-1,1,3,3-四苯基二硅氧烷化学式
CAS
807-28-3
化学式
C26H26OSi2
mdl
——
分子量
410.663
InChiKey
RFGGTTPASBFBTB-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46-49 °C
  • 沸点:
    215 °C
  • 密度:
    1.076
  • 闪点:
    193°C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78
  • 重原子数:
    29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8
  • 拓扑面积:
    9.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品标志:
    Xi
  • 安全说明:
    S26,S36
  • 危险类别码:
    R36/37/38
  • WGK Germany:
    3
  • 储存条件:
    储存温度应保持在2-8°C,需密封并置于干燥处。

SDS

SDS:75a796725ec94a1f6151788c6c4069f3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3-二甲基-1,1,3,3-四苯基二硅氧烷 在 NaOH 作用下, 以 甲醇异丙醇甲苯 为溶剂, 以76%的产率得到sodium methyldiphenylsilano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Sodium and Potassium Salts of Triorganosilanols
    摘要:
    DOI:
    10.1021/ja01118a042
  • 作为产物:
    描述:
    甲基二苯基乙氧基硅烷 在 trimethoxonium tetrafluoroborate 、 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5h, 以88%的产率得到1,3-二甲基-1,1,3,3-四苯基二硅氧烷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Meerwein试剂从烷氧基硅烷合成对称二硅氧烷的有效方法
    摘要:
    摘要 我们在这里报告了一条新的有效路线,该路线使用Meerwein试剂作为介体,碳酸钾作为添加剂,在温和的乙腈反应条件下,从相应的烷氧基硅烷制备对称的二硅氧烷。我们的方法非常简单,经济,高产。我们还提出了与可能的甲硅烷基氧鎓中间体的反应机理。 我们在这里报告了一条新的有效路线,该路线使用Meerwein试剂作为介体,碳酸钾作为添加剂,在温和的乙腈反应条件下,从相应的烷氧基硅烷制备对称的二硅氧烷。我们的方法非常简单,经济,高产。我们还提出了与可能的甲硅烷基氧鎓中间体的反应机理。
    DOI:
    10.1055/s-0031-129066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inacol couplings of a series of aldehydes and ketones with SmI2/Sm/Me3SiCl in DME
    作者:Aya Yoshimura、Tomokazu Saeki、Akihiro Nomoto、Akiya Ogawa
    DOI:10.1016/j.tet.2015.06.007
    日期:2015.8
    The pinacol coupling i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methods to synthesize vic-diols. The combination of samarium diiodide (SmI2) and samarium metal successfully induces the selective pinacol couplings of not only aromatic aldehydes and ketones but also aliphatic ones in the presence of trimethylchlorosilane (Me3SiCl) in 1,2-dimethoxyethane (DME). DME is the most suitable solvent for the reduction system
    频哪醇耦合是最显著的方法来合成一个VIC -diols。在1,2-二甲氧基乙烷(DME)中存在三甲基氯硅烷(Me 3 SiCl)的情况下,二碘化mar(SmI 2)和金属metal的组合不仅成功诱导了芳族醛和酮的选择性频哪醇偶联,而且还诱导了脂肪族的选择性频哪醇偶联。对于使用SmI 2和Me 3 SiCl的还原系统,DME是最合适的溶剂。Me 3 SiCl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添加剂,可防止所形成的vic- diols分解,即内消旋-异构体,并控制其立体化学。特别地,空间受阻的脂族醛和酮的频哪醇偶联以优异的非对映选择性进行,以良好的产率提供dl-异构体。
  • Scope and selectivity of B(C6F5)3-catalyzed reactions of the disilane (Ph2SiH)2
    作者:Peter T.K. Lee、Lisa Rosenberg
    DOI:10.1016/j.jorganchem.2016.02.035
    日期:2016.5
    harnessing the collective, broad scope of these transformations in the preparation of new oligosilane derivatives. Borane-catalyzed hydrosilation, heterodehydrogenative coupling, and dealkylative coupling reactions of a wide range of substrates with the disilane (Ph2SiH)2 were investigated. These allowed new mono- and disubstituted disilanes to be prepared that contain SiO, SiS, and SiC linkages. Challenges
    硅烷与有机底物反应中的亲电硼烷B(C 6 F 5)3的各种催化活性已在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利用,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有机合成中非常特殊,有用的官能团转化。这项研究检验了在制备新的低聚硅烷衍生物中利用这些转变的集体广泛范围的潜力。研究了硼烷催化的氢化硅烷化,杂脱氢偶联和各种基材与乙硅烷(Ph 2 SiH)2的脱烷基偶联反应。这些使得可以制备含有Si O,Si S和Si的新的单取代和二取代的乙硅烷。C链接。描述了竞争性“过度还原”化学反应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并研究了催化对底物的路易斯碱度和空间位阻的敏感性。
  • Catalytic oxidation of diorganosilanes to 1,1,3,3-tetraorganodisiloxanes with gold nanoparticle assembly at the water–chloroform interface
    作者:Ravi Shankar、Asmita Sharma、Bhawana Jangir、Manchal Chaudhary、Gabriele Kociok-Köhn
    DOI:10.1039/c8nj04223c
    日期:——
    The formation of the spherical self-assembly of gold nanoparticles (AuNPs) of 200 ± 20 nm size at the water–chloroform interface is achieved by employing the cyclotetrasiloxane [RSCH2CH2SiMeO]4 (R = CH2CH2OH) as the stabilizing ligand. The interfacially stabilized AuNPs act as a versatile catalyst for selective hydrolytic oxidation of only one of the Si–H bonds in secondary organosilanes, RR1SiH2 (R
    通过使用环四硅氧烷[RSCH 2 CH 2 SiMeO] 4(R = CH 2 CH 2 OH)作为水,在水-氯仿界面上形成200±20 nm尺寸的金纳米颗粒(AuNPs)的球形自组装体。稳定配体。界面稳定的AuNPs可作为多功能催化剂,用于选择性水解氧化仲有机硅烷中的一个Si–H键RR 1 SiH 2(R,R 1 =烷基,芳基和硅烷基),以提供较高的合成1,1,3,3-四有机二硅氧烷((HRR 1 Si)2O.这项研究首次揭示了在可见光辐射下激发AuNPs的表面等离振子共振所产生的光热效应在增强环境温度下的催化活性中的作用。
  • Gold nanoparticles-catalyzed activation of 1,2-disilanes: hydrolysis, silyl protection of alcohols and reduction of tert-benzylic alcohols
    作者:Charis Gryparis、Manolis Stratakis
    DOI:10.1039/c2cc35116a
    日期:——
    Gold nanoparticles supported on TiO2 catalyze under mild conditions the activation of a series of 1,2-disilanes towards hydrolysis and alcoholysis, with concomitant evolution of H2 gas. For the case of tert-benzyl alcohols, the main or only pathway is reduction to the corresponding alkanes.
    负载在TiO2上的金纳米颗粒在温和条件下催化一系列1,2-二硅烷进行水解和醇解反应,同时伴随氢气放出。对于叔丁基苯酚的情况,主要或唯一途径是还原为相应的烷烃。
  • Catalysis by cationic oxorhenium(v): hydrolysis and alcoholysis of organic silanes
    作者:Rex A. Corbin、Elon A. Ison、Mahdi M. Abu-Omar
    DOI:10.1039/b822783g
    日期:——
    The cationic [2-(2'-hydroxyphenyl)-2-oxazolinato(-2)]oxorhenium(v) complex promotes oxidative dehydrogenation of organosilanes with water and alcohols in a catalytic manner to give excellent yields of silanols and silyl ethers, respectively. The reactions proceed conveniently under ambient and open-flask conditions with low catalyst loading (
    阳离子[2-(2'-羟基苯基)-2-恶唑啉基(-2)] or(v)配合物以催化方式促进有机硅烷与水和醇的氧化脱氢,分别获得优异的硅烷醇和甲硅烷基醚收率。反应可在环境和开瓶条件下以较低的催化剂负载量方便地进行(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mass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同类化合物

(2-溴乙氧基)-特丁基二甲基硅烷 骨化醇杂质DCP 马来酸双(三甲硅烷)酯 顺式-二氯二(二甲基硒醚)铂(II) 顺-N-(1-(2-乙氧基乙基)-3-甲基-4-哌啶基)-N-苯基苯酰胺 降钙素杂质13 降冰片烯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 降冰片烯基乙基-POSS 间-氨基苯基三甲氧基硅烷 镁,氯[[二甲基(1-甲基乙氧基)甲硅烷基]甲基]- 锑,二溴三丁基- 铷,[三(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 铂(0)-1,3-二乙烯-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 钾(4-{[二甲基(2-甲基-2-丙基)硅烷基]氧基}-1-丁炔-1-基)(三氟)硼酸酯(1-) 金刚烷基乙基三氯硅烷 辛醛,8-[[(1,1-二甲基乙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氧代]- 辛甲基-1,4-二氧杂-2,3,5,6-四硅杂环己烷 辛基铵甲烷砷酸盐 辛基衍生化硅胶(C8)ZORBAX?LP100/40C8 辛基硅三醇 辛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辛基三甲氧基硅烷 辛基三氯硅烷 辛基(三苯基)硅烷 辛乙基三硅氧烷 路易氏剂-3 路易氏剂-2 路易士剂 试剂3-[Tris(trimethylsiloxy)silyl]propylvinylcarbamate 试剂2-(Trimethylsilyl)cyclopent-2-en-1-one 试剂11-Azidoundecyltriethoxysilane 西甲硅油杂质14 衣康酸二(三甲基硅基)酯 苯胺,4-[2-(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乙基]- 苯磺酸,羟基-,盐,单钠聚合甲醛,1,3,5-三嗪-2,4,6-三胺和脲 苯甲醇,a-[(三苯代甲硅烷基)甲基]- 苯基二甲基氯硅烷 苯基二甲基乙氧基硅 苯基乙酰氧基三甲基硅烷 苯基三辛基硅烷 苯基三甲氧基硅烷 苯基三乙氧基硅烷 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 苯基三(异丙烯氧基)硅烷 苯基三(2,2,2-三氟乙氧基)硅烷 苯基(3-氯丙基)二氯硅烷 苯基(1-哌啶基)甲硫酮 苯乙基三苯基硅烷 苯丙基乙基聚甲基硅氧烷 苯-1,3,5-三基三(三甲基硅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