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5-dimethylaminonaphthalin)sulfonsaure-2,4-dinitrophenylester | 114644-05-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5-dimethylaminonaphthalin)sulfonsaure-2,4-dinitrophenylester
英文别名
2,4-Dinitrophenyl 5-(dimethylamino)naphthalene-1-sulfonate;(2,4-dinitrophenyl) 5-(dimethylamino)naphthalene-1-sulfonate
1-(5-dimethylaminonaphthalin)sulfonsaure-2,4-dinitrophenylester化学式
CAS
114644-05-2
化学式
C18H15N3O7S
mdl
——
分子量
417.399
InChiKey
SDKYTICSNZDKE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609.4±55.0 °C(Predicted)
  • 密度:
    1.496±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1
  • 重原子数:
    29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1
  • 拓扑面积:
    14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8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5-dimethylaminonaphthalin)sulfonsaure-2,4-dinitrophenylester 在 sodium hydrogen sulf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0.5h, 以24%的产率得到5-羟基硫代磺酰基-N,N-二甲基萘-1-胺
    参考文献:
    名称:
    修改的原子轨道重叠:基于二硝基苯酚的探针的亲核裂解倾向的分子水平证明。
    摘要:
    在二硝基苯酚的六个可能的位置异构体中,只有2,4-DNP被许多研究人员广泛用于开发反应性分子探针。但是问题仍然没有得到答案:为什么只有2,4-异构体作为不稳定的保护基出现?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开发并研究了使用可用DNP异构体的六种分子探针,以评估原子轨道重叠程度对其反应性的影响。我们首次在分子水平上证明,与p -NO 2相比,o -NO 2基团的贡献较小组对基于2,4-DNP的探针具有反应性。晶体结构分析表明,N原子的2p轨道和与邻O- NO 2相连的相邻环C原子的2p轨道彼此倾斜> 30°,从而导致π重叠大大减少(因为这些两个p轨道的疏松共面状态)导致o -NO 2基团的-M效应非常弱,而p -NO 2基团的N原子和相邻的环C原子的2p轨道几乎共面(11 °彼此倾斜),导致强烈的π重叠。因此,p -NO 2 基团通过其-M效应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分子反应性。
    DOI:
    10.1021/acs.joc.7b00317
  • 作为产物:
    描述:
    2,4-二硝基酚丹酰氯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4.0h, 以78%的产率得到1-(5-dimethylaminonaphthalin)sulfonsaure-2,4-dinitrophenyl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修改的原子轨道重叠:基于二硝基苯酚的探针的亲核裂解倾向的分子水平证明。
    摘要:
    在二硝基苯酚的六个可能的位置异构体中,只有2,4-DNP被许多研究人员广泛用于开发反应性分子探针。但是问题仍然没有得到答案:为什么只有2,4-异构体作为不稳定的保护基出现?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开发并研究了使用可用DNP异构体的六种分子探针,以评估原子轨道重叠程度对其反应性的影响。我们首次在分子水平上证明,与p -NO 2相比,o -NO 2基团的贡献较小组对基于2,4-DNP的探针具有反应性。晶体结构分析表明,N原子的2p轨道和与邻O- NO 2相连的相邻环C原子的2p轨道彼此倾斜> 30°,从而导致π重叠大大减少(因为这些两个p轨道的疏松共面状态)导致o -NO 2基团的-M效应非常弱,而p -NO 2基团的N原子和相邻的环C原子的2p轨道几乎共面(11 °彼此倾斜),导致强烈的π重叠。因此,p -NO 2 基团通过其-M效应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分子反应性。
    DOI:
    10.1021/acs.joc.7b0031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Horner, Leopold; Rocker, Michael, Phosphorus and Sulfur and the Related Elements, 1987, vol. 32, p. 99 - 104
    作者:Horner, Leopold、Rocker, Michael
    DOI:——
    日期:——
  • Modified Atomic Orbital Overlap: Molecular Level Proof of the Nucleophilic Cleavage Propensity of Dinitrophenol-Based Probes
    作者:Mangili Venkateswarulu、Sunil Kumar、Subrata Ghosh
    DOI:10.1021/acs.joc.7b00317
    日期:2017.5.5
    Out of six possible positional isomers of dinitrophenol, only 2,4-DNP has been used extensively by many researchers for developing reactive molecular probes. But the question remains unanswered: why has only the 2,4-isomer emerged as a labile protecting group?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six molecular probes using available DNP isomers were developed and investiga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e extent
    在二硝基苯酚的六个可能的位置异构体中,只有2,4-DNP被许多研究人员广泛用于开发反应性分子探针。但是问题仍然没有得到答案:为什么只有2,4-异构体作为不稳定的保护基出现?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开发并研究了使用可用DNP异构体的六种分子探针,以评估原子轨道重叠程度对其反应性的影响。我们首次在分子水平上证明,与p -NO 2相比,o -NO 2基团的贡献较小组对基于2,4-DNP的探针具有反应性。晶体结构分析表明,N原子的2p轨道和与邻O- NO 2相连的相邻环C原子的2p轨道彼此倾斜> 30°,从而导致π重叠大大减少(因为这些两个p轨道的疏松共面状态)导致o -NO 2基团的-M效应非常弱,而p -NO 2基团的N原子和相邻的环C原子的2p轨道几乎共面(11 °彼此倾斜),导致强烈的π重叠。因此,p -NO 2 基团通过其-M效应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分子反应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