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3-trimethylsilyl-1-(4-hydroxy-3-methoxyphenyl)-1-propene | 1261351-17-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3-trimethylsilyl-1-(4-hydroxy-3-methoxyphenyl)-1-propene
英文别名
(E)-2-methoxy-4-(3-(trimethylsilyl)prop-1-enyl)phenol;2-methoxy-4-[(E)-3-trimethylsilylprop-1-enyl]phenol
(E)-3-trimethylsilyl-1-(4-hydroxy-3-methoxyphenyl)-1-propene化学式
CAS
1261351-17-0
化学式
C13H20O2Si
mdl
——
分子量
236.386
InChiKey
MDDVATGMSHTBGV-AATRIKPK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75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8
  • 拓扑面积:
    29.5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丁香酚碘代三甲硅烷 在 bis(trimethylsilylmethyl)(cycloocta-1,5-diene)palladium(II) 、 bis(3,5-di-tert-butylphenyl)(tert-butyl)phosphine 、 三乙胺 作用下, 以 1,2-二氯乙烷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79%的产率得到(E)-3-trimethylsilyl-1-(4-hydroxy-3-methoxyphenyl)-1-propene
    参考文献:
    名称:
    甲硅烷基-赫克反应制备烯丙基硅烷的第二代催化剂的合理设计
    摘要:
    使用合理的配体设计,我们开发了第二代配体,双(3,5-二叔丁基苯基)(叔丁基)膦,用于使用钯催化的甲硅烷基-Heck 反应制备烯丙基硅烷。这种新的配体几乎完全抑制了我们的第一代催化剂所观察到的原料烯烃异构化,大大提高了从简单烯烃原料中获得的烯丙基硅烷的产率。描述了量化新配体的电子和空间特性的研究。最后,我们报告了使用类似配体氧化加成 Me3SiI 产生的钯络合物的 X 射线晶体结构,该结构提供了对催化系统性质的重要洞察。
    DOI:
    10.1021/ja505446y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alladium-Catalyzed Allylic C−OH Functionalization for Efficient Synthesis of Functionalized Allylsilanes
    作者:Nicklas Selander、Jennifer R. Paasch、Kálmán J. Szabó
    DOI:10.1021/ja1096732
    日期:2011.1.26
    A new method is described for palladium-catalyzed allylic silylation using allylic alcohols and disilanes as precursors. The reactions proceed smoothly under mild and neutral conditions, and this method is suitable for synthesis of regio- and stereodefined allylsilanes. The presented silylation reaction can be easily extended to include synthesis of allylboronates by change of the dimetallic reagent
    描述了一种使用烯丙醇和乙硅烷作为前体的钯催化烯丙基硅烷化的新方法。该反应在温和和中性条件下顺利进行,该方法适用于合成区域和立体定义的烯丙基硅烷。所提出的甲硅烷基化反应可以很容易地扩展到包括通过改变双金属试剂来合成烯丙基硼酸酯。所提出的合成程序为功能化烯丙基金属试剂的选择性合成提供了一个广泛的平台,这些试剂是高级有机化学和天然产物合成中的有用前体。
  • Rational Design of a Second Generation Catalyst for Preparation of Allylsilanes Using the Silyl-Heck Reaction
    作者:Jesse R. McAtee、Glenn P. A. Yap、Donald A. Watson
    DOI:10.1021/ja505446y
    日期:2014.7.16
    second-generation ligand, bis(3,5-di-tert-butylphenyl)(tert-butyl)phosphin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llylsilanes using the palladium-catalyzed silyl-Heck reaction. This new ligand provides nearly complete suppression of starting material alkene isomerization that was observed with our first-generation catalyst, providing vastly improved yields of allylsilanes from simple alkene starting materials.
    使用合理的配体设计,我们开发了第二代配体,双(3,5-二叔丁基苯基)(叔丁基)膦,用于使用钯催化的甲硅烷基-Heck 反应制备烯丙基硅烷。这种新的配体几乎完全抑制了我们的第一代催化剂所观察到的原料烯烃异构化,大大提高了从简单烯烃原料中获得的烯丙基硅烷的产率。描述了量化新配体的电子和空间特性的研究。最后,我们报告了使用类似配体氧化加成 Me3SiI 产生的钯络合物的 X 射线晶体结构,该结构提供了对催化系统性质的重要洞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