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isodium (4-nitrophenyl)phosphate | 4264-83-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isodium (4-nitrophenyl)phosphate
英文别名
p-NPP;p-nitrophenyl phosphate disodium salt;4-nitrophenyl phosphate disodium salt;p-nitrophenyl phosphate;disodium p-nitrophenyl phosphate;para nitrophenyl phosphate disodium salt;disodium salt of 4-nitrophenylphosphate;sodium para-nitrophenyl phosphate;4-nitrophenyl phosphate disodium;sodium p-nitrophenyl phosphate;p-nitrophenyl disodium phosphate;Sodium;(4-nitrophenyl) phosphate
disodium (4-nitrophenyl)phosphate化学式
CAS
4264-83-9
化学式
C6H4NO6P*2Na
mdl
——
分子量
263.054
InChiKey
RUYANEADGUFWRJ-UHFFFAOY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300 °C(lit.)
  • 密度:
    1.751 at 20℃
  • 溶解度:
    在水中的溶解度1 tablet/3mL25mM,clear,lightyellow
  • LogP:
    -2.16 at 22℃ and pH6.7
  • 表面张力:
    69.34mN/m at 1.051g/L and 20℃
  • 稳定性/保质期:

    在常温常压下稳定,这种物质呈现白色至浅黄色结晶。当温度高于25℃时会变得不稳定,其溶液会缓慢分解。对光和湿气敏感。最大吸收波长为310nm。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19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11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6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品标志:
    Xi
  • 安全说明:
    S23,S24/25,S26,S36
  • 危险类别码:
    R36/37/38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19900090
  • 危险标志:
    GHS05,GHS08
  • 危险性描述:
    H290,H315,H318,H373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0,P280,P305 + P351 + P338 + P310
  • 包装等级:
    III
  • 危险类别:
    8
  • 危险品运输编号:
    1759
  • 储存条件:
    应密封保存在约4℃的干燥避光阴凉处。

SDS

SDS:46ea487f32a311611519899e278317aa
查看

模块 1. 化学
1.1 产品标识符
: p-Nitrophenyl PhOSphate Liquid SubSTrate SySTem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4-Nitrophenyl phOSphate disodium salt solution
pNPP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进一步信息
上述信息视为正确,但不包含所有的信息,仅作为指引使用。本文件中的信息是基于我们目前所知,就正
确的安全提示来说适用于本品。该信息不代表对此产品性质的保证。
参见发票或包装条的反面。
2.1 GHS-分类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 5)
急性毒性, 吸入 (类别 5)
皮肤刺激 (类别 2)
严重眼睛损伤 (类别 1)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申明
H303 吞咽可能有害。
H315 造成皮肤刺激。
H318 造成严重眼损伤。
H333 吸入可能有害。
警告申明
预防措施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80 穿戴防护手套/ 眼保护罩/ 面部保护罩。
事故响应
P302 + P352 如果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清洗。
P304 + P312 如果吸入并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或就医。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10 立即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P321 具体处置(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2 + P313 如觉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P362 脱掉沾污的衣服,清洗后方可再用。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2 混合物
: 4-Nitrophenyl phOSphate disodium salt solution
别名
pNPP
: 263.05 g/mol
分子量
组分 分类 浓度或浓度范围
Diethanolamine
10 - 12.5 %
化学文摘登记号(CA 111-42-2 Acute Tox. 4; Skin Irrit. 3; Eye
S No.) 203-868-0 Dam. 1; Aquatic Acute 3;
EC-编号 603-071-00-1 H302, H316, H318, H402
索引编号
Hydrochloric acid
化学文摘登记号(CA 7647-01-0 Met. Corr. 1; Skin Corr. 1B; 5-7%
S No.) 231-595-7 Eye Dam. 1; STOT SE 3;
EC-编号 017-002-01-X H290, H314, H335
索引编号 01-2119484862-27-XXXX
注册号
6-Methyl-2-pyridylamine
3-5%
化学文摘登记号(CA 1824-81-3 Acute Tox. 3; Acute Tox. 2;
S No.) 217-360-1 Skin Irrit. 2; Eye Irrit. 2A;
EC-编号 STOT SE 3; H301, H310,
H315, H319, H335
如需在本章节中提及的H类告知和R类描述的全部文字说明,请见第16章节.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立即脱掉被污染的衣服和鞋。 用肥皂和大量的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禁止催吐。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氮氧化物, 氧化物, 氯化氢气体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6.2 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道。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用惰性吸附材料吸收并当作危险废物处理。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吸入蒸气和烟雾。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打开了的容器必须仔细重新封口并保持竖放位置以防止泄漏。
建议的贮存温度: -20 °C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组分 化学文摘登 值 容许浓度 基准
记号(CAS
No.)
Hydrochloric acid MAC 7.5 mg/m3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
化学有害因素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根据良好的工业卫生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紧密装配的防护眼镜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完全接触
物料: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KCL 740 / Z677272, 规格 M)
飞溅保护
物料: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KCL 740 / Z677272, 规格 M)
, 测试方法 EN374
如果以溶剂形式应用或与其它物质混合应用,或在不同于EN
374规定的条件下应用,请与EC批准的手套的供应商联系。
这个推荐只是建议性的,并且务必让熟悉我们客户计划使用的特定情况的工业卫生学专家评估确认才可.
这不应该解释为在提供对任何特定使用情况方法的批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防毒面具(US)或ABEK型
(EN
14387)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
毒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液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相容的物质
无数据资料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3 - 第3组:未被分类为对人类致癌 (Hydrochloric acid)
IARC:
2B - 第2B组:可能对人类致癌 (Diethanolamine)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该物质对组织、粘膜和上呼吸道破坏力强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引致灼伤。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引起皮肤灼伤。
眼睛 引起眼睛灼伤。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简介

4-硝基苯磷酸(pNPP)是一种显色的β-D-葡糖苷酶底物,裂解后会产生黄色溶液。

应用

4-硝基苯磷酸(pNPP)液体底物系统将对硝基苯磷酸酯、缓冲液和所需的阳离子结合在一起,制成一种方便、易于使用的单溶液试剂。生产可溶性终产物的pNPP是碱性磷酸酶酶免疫法的选择底物。

用途

4-硝基苯磷酸(pNPP)是一种测定磷酸酶的显色底物;适用于测定酸性和碱性磷酸酶(phosphatases)。反应能产生黄色的末端产物,在波长405nm处可读取,该反应可通过3 N NaOH溶液终止。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disodium (4-nitrophenyl)phosphate 在 alkaline phosphatase from bovine intestinal mucosa 作用下, 以 aq. phosphate buffer 、 为溶剂, 反应 0.08h, 生成 对硝基苯酚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可逆交联的超支化聚缩水甘油在水凝胶中原位进行扩散控制的生物矿化作用
    摘要:
    我们提出了适合生物矿化过程的生物相容性水凝胶体系,该体系基于与支链羰基硼酸的丙烯酰胺共聚物交联的超支化聚缩水甘油。在中性pH下,HbPGL的二醇官能团与聚丙烯酰胺的硼酸反应,通过形成硼酸酯交联键在水中生成3D网络。交叉链接的动态关联/分离特性使网络具有可逆性。提出的水凝胶显示出自愈特性,并且是可注射的,有利于骨组织的间隙填充。在1H HR MAS DOSY NMR研究表明,丙烯酰胺共聚物起网络骨架的作用,而HbPGL大分子由于结构紧凑而在共聚物的反应性位点之间移动。研究了共聚物大分子缠结和总聚合物浓度对大分子迁移率和应力松弛过程的影响。水凝胶生物矿化的过程是由封装在水凝胶碱性磷酸酶中催化的1-萘磷酸磷酸钙盐的水解产生的。水凝胶的环境对酶完全是中性的。然而,包裹在水凝胶结构内的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是受扩散限制的。在本文中,基于三种模型水凝胶系统的详细特征,我们证明了水凝胶渗透性对封装的酶活性和磷酸钙形成速率的影响。这1
    DOI:
    10.1021/acs.biomac.7b01071
  • 作为产物:
    描述:
    对硫磷(乙基对硫磷)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甲醇乙腈 为溶剂, 反应 25.0h, 生成 disodium (4-nitrophenyl)phosph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对硝基苯磷酸二钠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硝基苯磷酸二钠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对硝基苯酚与氯磷酸二烷基酯在碱存在下反应,得到O,O‑二烷基对硝基苯基磷酸酯;步骤2,O,O‑二烷基对硝基苯基磷酸酯与含三甲基硅基基团化合物发生脱烷基酯反应,得到O,O‑二(三甲基硅基)对硝基苯基磷酸酯;步骤3,使O,O‑二(三甲基硅基)对硝基苯基磷酸酯发生水解反应,得到对硝基苯磷酸;步骤4,使对硝基苯磷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所述对硝基苯磷酸二钠。根据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步骤1得到的中间产物可以通过减压蒸馏来提纯,后面水解和调pH值的操作都没有难去除的副产物,大大降低了产品的纯化难度;含三甲基硅基基团化合物的选择使得水解彻底而且体系干净。
    公开号:
    CN110627830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hiosemicarbazone(s)-anchored water soluble mono- and bimetallic Cu(<scp>ii</scp>) complexes: enzyme-like activities, biomolecular interactions, anticancer property and real-time live cytotoxicity
    作者:Nithya Balakrishnan、Jebiti Haribabu、Ananda Krishnan Dhanabalan、Srividya Swaminathan、Sijia Sun、Dya Fita Dibwe、Nattamai Bhuvanesh、Suresh Awale、Ramasamy Karvembu
    DOI:10.1039/d0dt01309a
    日期:——
    spectrometry study was carried out for complexes 1–4 in the presence of 3,5-DTBC. The phosphatase-like activity of 1–5 was also investigated using 4-nitrophenylphosphate (4-NPP) as a model substrate. All the complexes exhibited excellent phosphatase activity in DMF-H2O medium. The complexes displayed significant biomolecular interactions and antioxidant potential. Complex 3 showed good interaction with apoptotic
    CuCl 2 ·2H 2 O与在末端N上含–H或–CH 3取代基的色酮代半碳杂配体反应生成单属Cu(II)配合物[Cu(HL1)Cl 2 ](1)和[Cu(HL2)Cl 2 ](2),而双属Cu(II)络合物[Cu(μ-Cl)(HL3)] 2 Cl 2(3),[Cu(μ-Cl)(HL4)] 2 Cl 2(4)和[当–C 2 H 5时,获得Cu(μ-Cl)(L5)] 2(5),-C 6 H 11或-C 6 H 5取代基分别存在于配体中。使用元素分析,UV-Vis,FT-IR,EPR,质量和TGA研究对复合物进行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证实了中性单属和双属双属配合物的结构,并且它们在Cu(II)离子周围呈现出扭曲的方形锥体形状。用分光光度法检测了配合物1-5的儿茶酚酶模拟活性,结果表明除5以外的所有配合物均具有将3,5-二叔丁基儿茶酚3,5-DTBC)氧化为3,5-的能力。二叔丁基醌(3
  • Hydrolyse basique comparee d'esters allophaniques et phosphoriques en milieu mixte acetonitrile/eau faiblement aqueux; mise en evidence d'une entite catalytique, intermediaire de la reaction entre base et solvant
    作者:Par E. Monnier、J.M. Botella、A. Murillo、A. Klaébé、J. Périé
    DOI:10.1016/s0040-4020(01)87351-8
    日期:1986.1
    Kinetic study of base catalysed hydrolysis in acetonitrile-water Mixtures of allophanic esters (models of carboxybiotine) and phosphoric esters shows in the range of low water content (less than 1 molar) an enhancement in rate (103) with a maximum at 0.1–0.3 molar in water. This rate enhancement is ascribed to ground state desolvation and the maximum is interpreted by a change in the rate determining
    乙腈-中碱催化解的动力学研究甲酸酯(羧基生物素的模型)和磷酸酯的混合物表明,在低含量(小于1摩尔)的范围内,速率增加(10 3),最大值在0.1-在中为0.3摩尔。速率的提高归因于基态去溶剂化,最大值由速率确定步骤的变化来解释:在四面体中间体中使基团离开实际上是在乙腈/混合物中反应小于0.1摩尔的缓慢步骤。对于带电荷的磷酸酯,从性介质(pH = 10)到有机物的速率提高更大,因为高达10 6。
  • Bridged-Cyclo-ProTides as Prodrugs of Therapeutic Nucleosides and Nucleotides
    申请人:Zhong Minghong
    公开号:US20150266918A1
    公开(公告)日:2015-09-24
    Provided herein are bridged cyclic phosphates and phosphoramidates (bc-ProTides) of nucleosides, which is a compound, its stereoisomers, isotope-enriched analogues,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salts, hydrates, solvates, or crystalline or polymorphic forms thereof, with the following structure: These compounds can be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viral infections and/or neoplastic diseases in mammals. By optimizing combinations of Y 2 , Y 3 , R 0 , and M, the cleavability of these compounds as prodrugs can be attuned for different tissue targeting with various functional combinations. Also disclosed are processes and methods for preparation of these compounds.
    本文提供了核苷的桥接环磷酸酯和酰胺酯(bc-ProTides),这是一种化合物,包括其立体异构体、同位素富集类似物、药用可接受盐、合物、溶剂合物,或其结晶或多形式,具有以下结构: 这些化合物可用于治疗哺乳动物的病毒感染和/或肿瘤性疾病。通过优化Y 2 、Y 3 、R 0 和M的组合,这些化合物作为前药的可裂性可以调节以适应不同组织靶向和各种功能组合。还公开了制备这些化合物的过程和方法。
  •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Activity of Nanozymes in the Cleavage of an RNA Model Substrate
    作者:Czescik、Zamolo、Darbre、Mancin、Scrimin
    DOI:10.3390/molecules24152814
    日期:——

    A series of 2-nm gold nanoparticles passivated with different thiols all featuring at least one triazacyclonanone-Zn(II) complex and different flanking units (a second Zn(II) complex, a triethyleneoxymethyl derivative or a guanidinium of arginine of a peptide) were prepared and studied for their efficiency in the cleavage of the RNA-model substrate 2-hydroxypropyl-p-nitrophenyl phosphate. The source of catalysis for each of them was elucidated from the kinetic analysis (Michaelis–Menten profiles, pH dependence and kinetic isotope effect). The data indicated that two different mechanisms were operative: One involving two Zn(II) complexes and the other one involving a single Zn(II) complex and a flanking guanidinium cation. The mechanism based on a dinuclear catalytic site appeared more efficient than the one based on the cooperativity between a metal complex and a guanidinium.

    一系列经不同醇保护的2纳米纳米颗粒被制备并研究其在裂解RNA模型底物2-羟基丙基对硝基苯磷酸酯中的效率。通过动力学分析(迈克尔斯-门特恩曲线、pH依赖性和动力学同位素效应)阐明了它们各自的催化来源。数据表明存在两种不同的作用机制:一种涉及两个(II)络合物,另一种涉及单个(II)络合物和一个侧链基阳离子。基于双核催化位点的机制似乎比基于属络合物和基之间的协同作用更有效。
  • Thiocyanate mediated structural diversity in phenol based “end-off” compartmental ligand complexes of group 12 metal ions: Studies on their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and phosphatase like activity
    作者:Jaydeep Adhikary、Prateeti Chakraborty、Sugata Samanta、Ennio Zangrando、Sanjib Ghosh、Debasis Das
    DOI:10.1016/j.saa.2017.01.041
    日期:2017.5
    followed by addition of NaSCN afforded one discrete dinuclear complex [Zn2(L)(SCN)3](1), and two polymeric 1D species [Cd2.5(L)(SCN)3(AcO)]n (2) and [Hg2(L)(SCN)3]n (3). All the complexes have been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by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complexes reveals different coordination modes of thiocyanate anion that affect the different topology detected in
    五齿间隔配体LH,即4-叔丁基-2,6-双-[(2-吡啶-2-基-乙基亚基)-甲基]-苯酚与12族属离子(ZnII,CdII, HgII),然后添加NaSCN,得到一种离散的双核络合物[Zn2(L)(SCN)3](1)和两种聚合的1D物质[Cd2.5(L)(SCN)3(AcO)] n(2) [Hg 2(L)(SCN)3] n(3)。所有配合物均已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进行了结构表征。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揭示了硫氰酸根阴离子的不同配位模式,这些配位模式会影响化合物中检测到的不同拓扑:阴离子是在配合物1中连接的μ1-NCS和μ1,1-NCS阴离子,而观察到的μ1,3-NCS桥接模式在2中,μ1-SCN和在3中,μ1-SCN和μ1,3-NCS。这里报道的双室配体系统的聚合物Hg络合物是前所未有的。已经对其光物理性质(包括在77K处的光光谱)进行了详细研究。这三种复合物的磷酸酶样活性均已在DMSO-H2O介质中进行,其活性遵循1>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11bR,11''bR)-2,2''-[氧双(亚甲基)]双[4-羟基-4,4''-二氧化物-二萘并[2,1-d:1'',2''-f][1,3,2]二氧磷杂七环 (11aR)-10,11,12,13-四氢-5-羟基-3,7-二-1-萘-5-氧化物-二茚基[7,1-de:1'',7''-fg][1,3,2]二氧杂磷杂八环 鲸蜡基磷酸-鲸蜡基磷酸二乙醇胺 高氯酸N,N,N',N',N'',N'',N''',N'''-八甲基二磷四酰胺(1:1:2)锂 非对称二乙基二(二甲基胺基)焦磷酸酯 非4-烯-5-基二苯基磷酸酯 雷公藤甲素O-甲基磷酸酯二苄酯 阿扎替派 间苯二酚双[二(2,6-二甲基苯基)磷酸酯] 锌四戊基二(磷酸酯) 银(1+)二苄基磷酸酯 铵4-(2-甲基-2-丁炔基)苯基4-(2-甲基-2-丙基)苯基磷酸酯 铵2-乙基己基磷酸氢酯 铵2,3-二溴丙基磷酸酯 钾二己基磷酸酯 钾二十烷基磷酸酯 钾二乙基磷酸酯 钾二(8-甲基壬基)磷酸酯 钾[5,7,7-三甲基-2-(1,3,3-三甲基丁基)辛基]磷酸酯 钾2-己基癸基磷酸酯 钴(2+)十三烷基磷酸酯 钡4,4-二乙氧基-2,3-二羟基丁基磷酸酯 钡1,3-二羟基-2-丙基磷酸酯 钠辛基氢磷酸酯 钠癸基氢磷酸酯 钠异丁基氢磷酸酯 钠二苄基磷酸酯 钠二戊基磷酸酯 钠二(十八烷基)磷酸酯 钠二(2-丁氧乙基)磷酸酯 钠O,O-二乙基磷酰蔷薇l烯酸酯 钠4-氨基苯基氢磷酸酯水合物(1:1:1) 钠3,6,9,12,15-五氧杂二十八碳-1-基氢磷酸酯 钠2-乙氧基乙基磷酸酯 钠2,3-二溴丙基磷酸酯 钛酸酯偶联剂NDZ-201 钙敌畏 钙二钠氟-二氧代-氧代膦烷碳酸盐 钙3,9-二氧代-2,4,8,10-四氧杂-3lambda5,9lambda5-二磷杂螺[5.5]十一烷3,9-二氧化物 野尻霉素6-磷酸酯 酸式磷酸戊酯 酚酞单磷酸酯 酚酞单磷酸环己胺盐 酚酞二磷酸四钠盐 酚酞二磷酸四钠 辛基磷酸酯 辛基二氯膦酸酯 辛基二氯丙基磷酸酯 辛基二丙基磷酸酯 赤藓糖醇4-磷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