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methoxypyrrolidin-1-amine | 1381848-96-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methoxypyrrolidin-1-amine
英文别名
(+/-)2-Methoxypyrrolidin-1-amine
2-methoxypyrrolidin-1-amine化学式
CAS
1381848-96-9
化学式
C5H12N2O
mdl
——
分子量
116.163
InChiKey
XNPKDYPMISEBM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
  • 重原子数:
    8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38.5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methoxypyrrolidin-1-amine2,3-bis(5'-formylpyrrol-2'-yl)quinoxaline三乙胺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0.5h, 以80%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Dipyrrolylquinoxaline-bridged hydrazones: a new class of chemosensors for copper(II)
    摘要:
    制备了新型2,3-双(1H-吡咯-2-基)喹喔啉功能腙,并将其作为铜(II)离子的新型化学传感器进行了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光、荧光光谱和线性扫描伏安法实验(LSV)研究了化合物4、5、6和7与阳离子的结合性质。结果表明,化合物4(或5、6、7)与铜(II)离子之间形成1:1的化学计量复合物,其结合常数分别为1.3 × 105 M−1(化合物4)、2.1 × 106 M−1(化合物5)、4.1 × 105 M−1(化合物6)和8.0 × 105 M−1(化合物7)。根据化合物4(或5、6、7)与金属离子相互作用时的电化学性质、吸光度变化和荧光淬灭效应,讨论了它们之间的识别机制。对照实验表明,化合物4(或5、6、7)对铜(II)离子具有高度选择性的响应。
    DOI:
    10.1007/s10847-011-9941-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ipyrrolylquinoxaline-bridged hydrazones: a new class of chemosensors for copper(II)
    作者:Qian-ni Guo、Cheng Zhong、Yun-guo Lu、Chuang Shi、Zao-ying Li
    DOI:10.1007/s10847-011-9941-6
    日期:2012.2
    Novel 2,3-bis(1H-pyrrol-2-yl)quinoxaline-functionalized hydrazones were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as new chemosensors for copper(II) ion. The binding properties of the compounds 4, 5, 6 and 7 for cations were examined by UV–vis,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and linear sweep voltammetric experiments (LSV).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 1:1 stoichiometric complex is formed between compound 4 (or 5, 6, 7) and copper(II) ion, and the association constant is 1.3 × 105 M−1 for 4, 2.1 × 106 M−1 for 5, 4.1 × 105 M−1 for 6 and 8.0 × 105 M−1 for 7, respectively. The recognition mechanism between compound 4 (or 5, 6, 7) and metal ion was discussed based on their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absorbance changes, and the fluorescence quenching effect when they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Control experiments revealed that compound 4 (or 5, 6, 7) has a highly selective response to copper (II) ion.
    制备了新型2,3-双(1H-吡咯-2-基)喹喔啉功能腙,并将其作为铜(II)离子的新型化学传感器进行了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光、荧光光谱和线性扫描伏安法实验(LSV)研究了化合物4、5、6和7与阳离子的结合性质。结果表明,化合物4(或5、6、7)与铜(II)离子之间形成1:1的化学计量复合物,其结合常数分别为1.3 × 105 M−1(化合物4)、2.1 × 106 M−1(化合物5)、4.1 × 105 M−1(化合物6)和8.0 × 105 M−1(化合物7)。根据化合物4(或5、6、7)与金属离子相互作用时的电化学性质、吸光度变化和荧光淬灭效应,讨论了它们之间的识别机制。对照实验表明,化合物4(或5、6、7)对铜(II)离子具有高度选择性的响应。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2R,2''R)-(-)-2,2''-联吡咯烷 麦角甾-7,22-二烯-3-基亚油酸酯 马来酰亚胺霉素 马来酰亚胺基甲基-3-马来酰亚胺基丙酸酯 马来酰亚胺丙酰基-dPEG4-NHS 马来酰亚胺-酰胺-PEG6-琥珀酰亚胺酯 马来酰亚胺-酰胺-PEG24-丙酸 马来酰亚胺-酰胺-PEG12-丙酸 马来酰亚胺-四聚乙二醇-羧酸 马来酰亚胺-四聚乙二醇-丙酸叔丁酯 马来酰亚胺-六聚乙二醇-丙酸叔丁酯 马来酰亚胺-二聚乙二醇-丙酸叔丁酯 马来酰亚胺-三(乙烯乙二醇)-丙酸 马来酰亚胺-一聚乙二醇-羧酸 马来酰亚胺-一聚乙二醇-丙烯酸琥珀酰亚胺酯 马来酰亚胺-PEG3-羟基 马来酰亚胺-PEG2-胺三氟醋酸盐 马来酰亚胺-PEG2-琥珀酰亚胺酯 马来酰亚胺 频哪醇硼酸酯 顺式4-甲基吡咯烷酮-3-醇盐酸盐 顺式3,4-二氨基吡咯烷-1-羧酸叔丁酯 顺式-二甲基 1-苄基吡咯烷-3,4-二羧酸 顺式-N-[2-(2,6-二甲基-1-哌啶基)乙基]-2-氧代-4-苯基-1-吡咯烷乙酰胺 顺式-N-Boc-吡咯烷-3,4-二羧酸 顺式-5-苄基-2-叔丁氧羰基六氢吡咯并[3,4-c]吡咯 顺式-4-氧代-六氢-吡咯并[3,4-C]吡咯-2-甲酸叔丁酯 顺式-3-氟-4-羟基吡咯烷-1-羧酸叔丁酯 顺式-3-氟-4-甲基吡咯烷盐酸盐 顺式-2-甲基六氢吡咯并[3,4-c]吡咯 顺式-2,5-二甲基吡咯烷 顺式-1-苄基-3,4-吡咯烷二甲酸二乙酯 顺式-(9CI)-3,4-二乙烯-1-(三氟乙酰基)-吡咯烷 顺-八氢环戊[c]吡咯-5-酮盐酸盐 非星匹宁 阿维巴坦中间体1 阿曲生坦中间体 阿曲生坦 间甲氧基苯乙腈 铂(2+)羟基乙酸酯-吡咯烷-3-胺(1:1:1) 钾2-氧代吡咯烷-1-磺酸酯 钠1-[(9E)-9-十八碳烯酰基氧基]-2,5-二氧代-3-吡咯烷磺酸酯 金刚烷-1-基(吡咯烷-1-基)甲酮 酸-1-吡咯烷-1,4-氨基-2-甲基-1,1,1-二甲基乙基酯,(2S,4R)- 酚丙氢吡咯 试剂3-Mercaptopropanyl-N-hydroxysuccinimideester 西他利酮 血红素酸 螺虫乙酯残留代谢物Mono-Hydroxy 萘吡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