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三丁基甲基甲基碳酸铵 | 274257-37-3

中文名称
三丁基甲基甲基碳酸铵
中文别名
甲基三丁基甲基碳酸铵
英文名称
tributylmethylammonium methyl carbonate
英文别名
methyl carbonate;tributyl(methyl)azanium
三丁基甲基甲基碳酸铵化学式
CAS
274257-37-3
化学式
C2H3O3*C13H30N
mdl
——
分子量
275.432
InChiKey
ZKWSMHMGQLTZGI-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闪点:
    57 °C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81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9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93
  • 拓扑面积:
    49.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安全信息

  • 危险品标志:
    T
  • 安全说明:
    S36/37,S45
  • 危险类别码:
    R20/21/22,R39/23/24/25
  • 危险标志:
    GHS02,GHS07,GHS08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1987 3/PG 3
  • 危险性描述:
    H226,H302 + H312 + H332,H370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0,P280,P307 + P311

SDS

SDS:a45d5716fd57fff461943f905d2da4d6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三丁基甲基甲基碳酸铵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Methyltributylammonium methyl carbonate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易燃液体 (类别 3)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 4)
急性毒性, 吸入 (类别 4)
急性毒性, 经皮 (类别 4)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 1)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申明
H226 易燃液体和蒸气
H302 吞咽有害。
H312 皮肤接触有害。
H332 吸入有害。
H370 对器官造成损害。
警告申明
预防措施
P210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和热表面。- 禁止吸烟。
P233 保持容器密闭。
P240 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
P241 使用防爆的电气/ 通风/ 照明 设备。
P242 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P243 采取措施,防止静电放电。
P260 不要吸入粉尘/ 烟/ 气体/ 烟雾/ 蒸汽/ 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护目镜/戴面罩.
事故响应
P301 + P312 如果吞咽并觉不适: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或就医。
P303 + P361 + P353 如果皮肤(或头发)接触:立即除去/脱掉所有沾污的衣物,用水清洗皮肤/淋
浴。
P304 + P340 如吸入: 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休息,并保持呼吸舒畅的姿势。
P307 + P311 如接触到:呼叫解毒中心或医生。
P322 具体处置(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0 漱口。
P363 沾污的衣服清洗后方可再用。
P370 + P378 火灾时: 用干的砂子,干的化学品或耐醇性的泡沫来灭火。
安全储存
P403 + P235 保持低温,存放于通风良好处。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2 混合物
: Methyltributylammonium methyl carbonate
别名
: C15H33NO3
分子式
: 275.43 g/mol
分子量
组分 分类 浓度或浓度范围
Methanol
化学文摘登记号(CA 67-56-1 Flam. Liq. 2; Acute Tox. 3; 12.5 - 20 %
S No.) 200-659-6 STOT SE 1; H225, H301,
EC-编号 603-001-00-X H311, H331, H370
索引编号 01-2119433307-44-XXXX
注册号
如需在本章节中提及的H类告知和R类描述的全部文字说明,请见第16章节.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食入
禁止催吐。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虚弱, 混乱, 嗜睡, 失去知觉,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氮氧化物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用水喷雾冷却未打开的容器。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移去所有火源。
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谨防蒸气积累达到可爆炸的浓度。蒸气能在低洼处积聚。
6.2 环境保护措施
如能确保安全,可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围堵溢出,用防电真空清洁器或湿刷子将溢出物收集起来,并放置到容器中去,根据当地规定处理(见第13部
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避免吸入蒸气和烟雾。
切勿靠近火源。-严禁烟火。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积聚。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打开了的容器必须仔细重新封口并保持竖放位置以防止泄漏。
充气保存 对湿度敏感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组分 化学文摘登 值 容许浓度 基准
记号(CAS
No.)
Methanol 67-56-1 PC- 25 mg/m3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
TWA 化学有害因素
备注 皮
PC- 50 mg/m3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
STEL 化学有害因素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根据良好的工业卫生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面罩與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阻燃防静电防护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防毒面具(US)或ABEK型
(EN
14387)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
毒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透明, 液体
颜色: 无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57 °C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1.001 g/cm3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热,火焰和火花。
10.5 不相容的物质
碱金属, 还原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会中毒。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误吞会中毒。
皮肤 如果被皮肤吸收会有毒性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虚弱, 混乱, 嗜睡, 失去知觉,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在装备有加力燃烧室和洗刷设备的化学焚烧炉内燃烧处理,特别在点燃的时候要注意,因为此物质是高度易燃
性物质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1987 国际海运危规: 1987 国际空运危规: 1987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ALCOHOLS, N.O.S. (Methanol)
国际海运危规: ALCOHOLS, N.O.S. (Methanol)
国际空运危规: Alcohols, n.o.s. (Methanol)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3 国际海运危规: 3 国际空运危规: 3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III 国际海运危规: III 国际空运危规: III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可分解阴离子的离子液体中的伪卤化物化学
    摘要:
    几种含有通式为[ R 3 MeN] X的带有季铵抗衡阳离子的假卤化物离子液体[ R =乙基(1X),正丁基(2X),其中X – = CN –,N 3 –,OCN –和SCN通过与Me 3 Si– X反应分解相应的碳酸三烷基铵合成了– ] 。我们还用OP(OMe)3处理了2CN,得到[ n Bu 3 MeN] [O 2 P(OMe)2 ]和乙腈(Me-CN)。由2CN与B(OMe)3的反应获得了双盐[ n Bu 3 MeN] 2 {[B(OMe)3(CN)](CN)} ,其特征是形成了单氰基三甲氧基硼酸根阴离子[B( OMe)3(CN)] –,与[ n Bu 3 MeN] CN共结晶。[ n Bu 3 MeN] 2 {[B(OMe)3(CN)](CN)}的特征包括结构阐明。
    DOI:
    10.1002/zaac.201900055
  • 作为产物:
    描述:
    三正丁胺碳酸二甲酯甲醇 为溶剂, 反应 161.0h, 以71%的产率得到三丁基甲基甲基碳酸铵
    参考文献:
    名称:
    氰基硅酸盐—合成与结构
    摘要:
    从纯氰基三甲基硅烷Me 3 Si-CN中的氟硅酸盐前体开始,用新型[SiF(CN)5 ] 2-和一系列不同的铵盐[R 3 NMe] +(R = Et,n Pr,n Bu)和[硅(CN)6 ] 2-二价阴离子在容易合成,温度控制˚F - / CN -交换反应。利用可分解的非纯正阳离子,例如[R 3 NH] +,可以生成M 2 [Si(CN)6 ]类型的金属盐(M + = Li +,K +)与相应的金属氢氧化物进行中和反应。通过盐复分解反应获得离子液体[BMIm] 2 [Si(CN)6 ](mp = 72°C,BMIm = 1-丁基-3-甲基咪唑鎓)。可以高收率分离出所有合成的盐并进行充分表征。
    DOI:
    10.1002/anie.201901173
  • 作为试剂: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甲基化 使用 碳酸二甲酯 由...催化 离子液体 在连续流动条件下
    摘要:
    这 离子液体, 甲基碳酸三丁基甲基铵,已被用作清洁的催化基础 N-甲基化 的 吲哚 和 碳酸二甲酯。在微波加热下优化反应条件,以实现100%的转化率和100%的选择性N-甲基吲哚,然后使用短(3分钟)的停留时间和2 mol%的残留物转移到高温/高压(285°C / 150 bar)连续流工艺中 催化剂 有效地甲基化各种不同的 胺类, 酚类,苯酚和 羧酸基材。极短的停留时间,多功能性和高选择性对合成多种制药业中间体,因为可以通过这种可扩展的连续流程协议获得高产品吞吐量。还表明,离子液体可以从以下位置原位生成三丁胺,其最终效果是将无效的化学计量基础转化为高效的 催化剂 对于这种广泛的反应。
    DOI:
    10.1039/c2gc36226k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elective monoalkylation of <i>p-tert</i>-butylcalix-[4]-arene in a methyl carbonate ionic liquid
    作者:R. E. Whiteside、H. Q. Nimal Gunaratne、A. F. V. Muzio、P. Nockemann
    DOI:10.1039/c8cc05566a
    日期:——
    Methyl carbonate ionic liquids are shown to readily mono-deprotonate p-tert-butylcalix-[4]-arenes initiating the formation of an organic mono-anionic p-tert-butylcalix-[4]-arate salt, methanol and carbon dioxide. These calix-[4]-arate salt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used in alkylation reactions with dialkyl sulfates and alkyl halides to form a mono-alkylated single product with high yield. This method
    碳酸甲酯离子液体显示出容易对去叔丁基对杯[4]-芳烃进行单去质子化反应,从而开始形成有机单阴离子对叔丁基-杯[4]-酸盐,甲醇和二氧化碳。这些杯-[4]-酸酯盐已成功用于与硫酸二烷基酯和卤代烷的烷基化反应,以高收率形成单烷基化的单一产物。该方法避免了碱金属碱(例如氟化铯)的普遍使用,因此提供了一种更安全,更具选择性的合成途径。
  • Optimised microwave-assisted synthesis of methylcarbonate salts: a convenient methodology to prepare intermediates for ionic liquid libraries
    作者:John D. Holbrey、Robin D. Rogers、Saloni S. Shukla、Cecilia D. Wilfred
    DOI:10.1039/b918713h
    日期:——
    The reaction of 1-butylpyrrolidine with dimethyl carbonate to yield the ionic liquid precursor, 1-butyl-1-methylpyrrolidinium methylcarbonate, has been investigated under microwave heating conditions and the reaction parameters optimised to achieve 100% yield of the pyrrolidinium salt with no by-products in under 1 h. The reactions of tributylamine, trioctylphosphine, and 1-butylimidazole with dimethyl carbonate under comparable conditions have also been evaluated, yielding the corresponding methylcarbonate salts which can be used as intermediate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halide-free ionic liquids without generating any undesirable salt wastes.
    1-丁基吡咯烷与碳酸二甲酯在微波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离子液体前体1-丁基-1-甲基吡咯烷基甲基碳酸酯的研究已经进行,并优化了反应参数以在不到1小时内实现100%产率的吡咯烷盐且无副产物。此外,研究了三丁胺、三辛基膦和1-丁基咪唑在类似条件下与碳酸二甲酯的反应,生成了相应的甲基碳酸盐盐,这些中间体可用于制备无卤离子液体,且不会产生任何不良盐废物。
  • Trapping of Brønsted acids with a phosphorus-centered biradicaloid – synthesis of hydrogen pseudohalide addition products
    作者:Henrik Beer、Kevin Bläsing、Jonas Bresien、Lukas Chojetzki、Axel Schulz、Philip Stoer、Alexander Villinger
    DOI:10.1039/d0dt03251d
    日期:——
    X = pseudohalogen = CN, N3, NCO, NCS, and PCO) utilizing a phosphorus-centered cyclic biradicaloid, [P(μ-NTer)]2, is reported. These formal Brønsted acids were generated in situ as gases and passed over the trapping reagent, the biradicaloid [P(μ-NTer)]2, leading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addition product [HP(μ-NTer)2PX] (successful for X = CN, N3, and NCO). In addition to this direct addition reaction
    据报道,利用以磷为中心的环状双自由基,[P(μ-NTer)] 2捕集经典的拟卤化氢(HX,X =拟卤素= CN,N 3,NCO,NCS和PCO)。这些形式的布朗斯台德酸作为气体原位产生,并通过捕集剂双自由基[P(μ-NTer)] 2,导致形成加成产物[HP(μ-NTer)2 PX]( X = CN,N 3和NCO)。除了这种直接加成反应之外,还应用了两步过程,因为我们未能分离出HPCO和HNCS加成产物。此两步过程包括生成和分离高反应性[HP(μ-NTer)2 PX]+阳离子作为[B(C 6 F 5) 4 ] -盐,然后与诸如[cat] X(cat = PPh 4, n -Bu 3 NMe)的盐进行盐复分解,这也会得到所需的[HP( μ-NTER) 2 PX]的产品,与PCO中的反应除外-盐。在这种情况下,观察到质子迁移,最终形成[3.1.1]-异丙炔型笼状化合物,即HPCO加合物的OC(
  • Synthesis of Ammonium-Based Ionic Liquids for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a Natural Pigment (Betanin)
    作者:Pedro Morales-García、Evelyn Y. Calvillo-Muñoz、Irina V. Lijanova、Natalya V. Likhanova、Octavio Olivares-Xometl、Paulina Arellanes-Lozada
    DOI:10.3390/molecules26185458
    日期:——
    explored in order to separate the complex formed by the ionic liquid and pigment of interest in a process that combined two techniques: ATPS (aqueous two-phase system) and SOES (salting-out extraction system).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studied techniques could work as a novel process for the extraction of betanin from red beet juice employing ionic liquids, which have not been tested for this purpose in
    探索使用新的合成铵基离子液体作为当前从红甜菜汁中提取甜菜碱的工艺的替代方案,从而获得高产率:70% 和 82%。甜菜碱是一种植物色素,已应用于食品工业中的多种产品,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它可以替代当今使用的红色合成染料。此外,为了分离由离子液体和感兴趣的颜料形成的复合物,在结合两种技术的过程中探索了使用亲液性盐醋酸钠:ATPS(水性两相系统)和 SOES(盐析萃取)系统)。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技术可以作为一种使用离子液体从红甜菜汁中提取甜菜碱的新工艺,
  • Degradation kinetics and solvent effects of various long‐chain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s
    作者:Roel J. T. Kleijwegt、Wyatt Winkenwerder、Wim Baan、John van der Schaaf
    DOI:10.1002/kin.21537
    日期:2022.1
    Surfactants such as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s (QAS) have been in increasing demand, for emerging new applications. Recent attempts at process intensification of their production have disclosed the need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QAS thermal stability. This work aims to determine the degradation kinetics of various QASs and the associated solvent effects. The degradation kinetics of four methyl carbonate
    对于新兴的新应用,诸如季铵盐 (QAS) 之类的表面活性剂的需求不断增加。最近对其生产过程强化的尝试表明需要更好地了解 QAS 热稳定性。这项工作旨在确定各种 QAS 的降解动力学和相关的溶剂效应。在不锈钢间歇式高压釜中,在各种极性溶剂中测定了四种碳酸甲酯 QAS 的降解动力学。H NMR光谱用于反应混合物的离线分析。然后使用动力学参数来比较四种化合物在极性溶剂中的热稳定性。水没有显示出降解,甲醇 (MeOH) 是提供第二好的稳定性的溶剂。水-MeOH 混合物可提供整体最佳效果。此外,更长的长链取代基增加了降解率。热重分析用于获得固态,即无溶剂环境下的热稳定性。等转化分析表明无法确定可靠的动力学参数。尽管如此,这些数据确实允许对 14 种不同 QAS 的热稳定性进行比较。此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