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6‐methoxy‐1‐(naphthalen‐1‐yl)‐2,3,4,9‐tetrahydro‐1H‐pyrido[3,4‐b]indol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6‐methoxy‐1‐(naphthalen‐1‐yl)‐2,3,4,9‐tetrahydro‐1H‐pyrido[3,4‐b]indole
英文别名
2,3,4,9-tetrahydro-6-methoxy-1-(naphthalen-1-yl)-1H-pyrido[3,4-b]indole;6-methoxy-1-(naphthalen-1-yl)-2,3,4,9-tetrahydro-1H-pyrido[3,4-b]indole;6-methoxy-1-naphthalen-1-yl-2,3,4,9-tetrahydro-1H-pyrido[3,4-b]indole
6‐methoxy‐1‐(naphthalen‐1‐yl)‐2,3,4,9‐tetrahydro‐1H‐pyrido[3,4‐b]indol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22H20N2O
mdl
——
分子量
328.414
InChiKey
UWFHJKFBKWBVP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4
  • 重原子数:
    25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8
  • 拓扑面积:
    37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6‐methoxy‐1‐(naphthalen‐1‐yl)‐2,3,4,9‐tetrahydro‐1H‐pyrido[3,4‐b]indole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作用下, 以 5,5-dimethyl-1,3-cyclohexadiene 为溶剂, 反应 4.0h, 以0.54 g的产率得到6-甲氧基-1-(1-萘基)-9H-吡啶并[3,4-b]吲哚
    参考文献:
    名称:
    为 MDM2 开发放射性示踪剂的可行性:MDM2 抑制剂 SP-141 的 18F 标记类似物的合成和初步评估
    摘要:
    鼠双分钟 2 (MDM2) 是 p53 肿瘤抑制蛋白的负调节因子,在几种人类癌症中过度表达。在此,我们研究了开发基于小分子抑制剂 SP-141 的18 F 标记化合物的可行性,用于使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PET) 对肿瘤 MDM2 表达水平进行成像。合成了三种非放射性氟化 SP-141 类似物1 – 3,并通过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SPR) 分析了它们与 MDM2 蛋白的结合。其中一种是氟乙氧基类似物,使用18 F-氟乙基溴用氟-18 ( 18 F)标记以提供 [ 18 F] 1并在体外和体内进行了评估。SPR 分析证实了氟化类似物与浓度为 1.25–20 µM 的 MDM2 的结合。细胞摄取研究揭示了 [ 18 F] 1在 MCF7 和 HepG2 细胞中的高摄取(67.5–71.4 %/mg 蛋白质)和特异性。这些细胞中 [ 18 F] 1的吸收可以使用 100 µM SP-141 进行调节,这可能反映了
    DOI:
    10.3390/ph14040358
  • 作为产物:
    描述:
    5-甲氧基色胺1-萘甲醛氯仿三氟乙酸 为溶剂, 反应 14.0h, 以50%的产率得到6‐methoxy‐1‐(naphthalen‐1‐yl)‐2,3,4,9‐tetrahydro‐1H‐pyrido[3,4‐b]indole
    参考文献:
    名称:
    小分子 β-连环蛋白抑制剂的生物物理调查:一个警示故事
    摘要:
    典型的 Wingless 相关整合位点信号通路在人体生理学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失调可导致一系列疾病。β-连环蛋白是该途径中的一种多功能蛋白,是一种有吸引力但具有挑战性的治疗靶点,尤其是在肿瘤学中。这刺激了对直接与β-连环蛋白表面结合以抑制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和下游信号传导的有效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在这里,我们提供了文献中声称的(和一些推定的)β-连环蛋白小分子配体的说明。通过计算机分析,我们表明大多数这些分子含有混杂的化学亚结构,这些亚结构因干扰筛选试验而臭名昭著。最后,根据这个分析,我们使用正交生物物理技术证明,所检查的小分子都没有结合在 β- 连环蛋白的表面。在对他们报道的作用方式提出质疑的同时,这项研究还重申了 β-连环蛋白是药物发现的一个重要目标。
    DOI:
    10.1021/acs.jmedchem.2c0022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Organic base-promoted efficient dehydrogenative/decarboxylative aromatization of tetrahydro-β-carbolines into β-carbolines under air
    作者:Ziquan Zhao、Yan Sun、Lilin Wang、Xuan Chen、Yanpei Sun、Long Lin、Yulin Tang、Fei Li、Dongyin Chen
    DOI:10.1016/j.tetlet.2019.02.020
    日期:2019.3
    DBN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n efficient reagent for promoting the dehydrogenative/decarboxylative aromatization of tetrahydro-β-carbolines under air atmosphere, to access the corresponding β-carbolines in moderate to good yields. The utility of this protocol for the gram-scale synthesis of β-carboline alkaloids eudistomin U (7) and harmane (10) has also been demonstrated.
    已确认有机碱DBN是在空气气氛下促进四氢-β-咔啉的脱氢/脱羧芳构化的有效试剂,以中等到良好的产率获得相应的β-咔啉。还证明了该方案可用于以克级合成β-咔啉生物碱eudistomin U(7)和harmane(10)。
  •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β-carboline and combretastatin derivatives as anti-neutrophilic inflammatory agents
    作者:Sunil Kumar、Yi-Hsuan Wang、Po-Jen Chen、Yu-Chia Chang、Hemant K. Kashyap、Ya-Ching Shen、Huang-Ping Yu、Tsong-Long Hwang
    DOI:10.1016/j.bioorg.2021.104846
    日期:2021.6
    A series of β-carboline derivatives was synthesized by the Pictet-Spengler reaction with or without the combretastatin skeleton. The structures of these derivatives were elucidated by spectroscopic techniques. All synthesized compounds were evaluated for their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in human neutrophils. Among them, two compounds, NTU-228 and HK-72, showed significant inhibitory effects on N-formyl-Met-Leu-Phe
    通过Pictet-Spengler反应合成了一系列β-咔啉衍生物,有或没有combretastatin骨架。这些衍生物的结构通过光谱技术阐明。评估了所有合成化合物在人中性粒细胞中的抗炎活性。其中,两种化合物 NTU-228 和 HK-72 对N-甲酰基-Met-Leu-Phe (fMLF) 诱导的人中性粒细胞超氧阴离子生成显示出显着抑制作用,IC 50值为 5.58 ± 0.56 和 2.81 ±分别为 0.07 μM。NTU-228 和 HK-72 都不会对人中性粒细胞造成细胞毒性。NTU-228 抑制 p38 和 JNK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 的磷酸化和细胞内 Ca 2+水平([Ca 2+] i ) 在 fMLF 激活的人类中性粒细胞中。此外,HK-72在人中性粒细胞中选择性抑制 fMLF 诱导的 p38 和 [Ca 2+ ] i磷酸化。分子对接分析显示 HK-72 对 p38
  • Feasibility of Developing Radiotracers for MDM2: Synthesis and 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an 18F-Labeled Analogue of the MDM2 Inhibitor SP-141
    作者:Satish K. Chitneni、Zhengyuan Zhou、Brian E. Watts、Michael R. Zalutsky
    DOI:10.3390/ph14040358
    日期:——
    with fluorine-18 (18F) using 18F-fluorethyl bromide to provide [18F]1 and evaluated in vitro and in vivo. SPR analysis confirmed the binding of the fluorinated analogues to MDM2 at 1.25–20 µM concentrations. Cell uptake studies revealed high uptake (67.5–71.4 %/mg protein) and specificity of [18F]1 in MCF7 and HepG2 cells. The uptake of [18F]1 in these cells could be modulated using 100 µM SP-141, potentially
    鼠双分钟 2 (MDM2) 是 p53 肿瘤抑制蛋白的负调节因子,在几种人类癌症中过度表达。在此,我们研究了开发基于小分子抑制剂 SP-141 的18 F 标记化合物的可行性,用于使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PET) 对肿瘤 MDM2 表达水平进行成像。合成了三种非放射性氟化 SP-141 类似物1 – 3,并通过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SPR) 分析了它们与 MDM2 蛋白的结合。其中一种是氟乙氧基类似物,使用18 F-氟乙基溴用氟-18 ( 18 F)标记以提供 [ 18 F] 1并在体外和体内进行了评估。SPR 分析证实了氟化类似物与浓度为 1.25–20 µM 的 MDM2 的结合。细胞摄取研究揭示了 [ 18 F] 1在 MCF7 和 HepG2 细胞中的高摄取(67.5–71.4 %/mg 蛋白质)和特异性。这些细胞中 [ 18 F] 1的吸收可以使用 100 µM SP-141 进行调节,这可能反映了
  • Biophysical Survey of Small-Molecule β-Catenin Inhibitors: A Cautionary Tale
    作者:Michael A. McCoy、Dominique Spicer、Neil Wells、Kurt Hoogewijs、Marc Fiedler、Matthias G. J. Baud
    DOI:10.1021/acs.jmedchem.2c00228
    日期:2022.5.26
    critical role in human physiology, and its dysregulation can lead to an array of diseases. β-Catenin is a multifunctional protein within this pathway and an attractive yet challenging therapeutic target, most notably in oncology. This has stimulated the search for potent small-molecule inhibitors binding directly to the β-catenin surface to inhibit its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 and downstream signaling
    典型的 Wingless 相关整合位点信号通路在人体生理学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失调可导致一系列疾病。β-连环蛋白是该途径中的一种多功能蛋白,是一种有吸引力但具有挑战性的治疗靶点,尤其是在肿瘤学中。这刺激了对直接与β-连环蛋白表面结合以抑制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和下游信号传导的有效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在这里,我们提供了文献中声称的(和一些推定的)β-连环蛋白小分子配体的说明。通过计算机分析,我们表明大多数这些分子含有混杂的化学亚结构,这些亚结构因干扰筛选试验而臭名昭著。最后,根据这个分析,我们使用正交生物物理技术证明,所检查的小分子都没有结合在 β- 连环蛋白的表面。在对他们报道的作用方式提出质疑的同时,这项研究还重申了 β-连环蛋白是药物发现的一个重要目标。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