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1-chlorocyclopropyl)-1-(2-chlorophenyl)-3-hydrazinopropan-2-ol hydrochlorid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1-chlorocyclopropyl)-1-(2-chlorophenyl)-3-hydrazinopropan-2-ol hydrochloride
英文别名
2-(1-Chlorocyclopropyl)-1-(2-chlorophenyl)-3-hydrazinylpropan-2-ol;hydrochloride
2-(1-chlorocyclopropyl)-1-(2-chlorophenyl)-3-hydrazinopropan-2-ol hydrochlorid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2H16Cl2N2O*ClH
mdl
——
分子量
311.639
InChiKey
JFINMVQBTQJRQM-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27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58.3
  • 氢给体数:
    4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1-chlorocyclopropyl)-1-(2-chlorophenyl)-3-hydrazinopropan-2-ol hydrochloride硫酸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生成 2-{2-[2-(1-chlorocyclo-propyl)-3-(2-chlorophenyl)-2-hydroxypropyl]hydrazono}acetic acid hemisulfate
    参考文献:
    名称:
    METHOD OF SYNTHESIZING 1,2,4-TRIAZOLE-3-THIONE COMPOUNDS AND INTERMEDIATES THEREOF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1,2,4-三唑-3-硫醇化合物及其中间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肼与乙醛酸反应形成肼酮乙酸中间体,然后将后者与硫氰酸盐反应得到1,2,4-三唑-3-硫醇化合物。本方法所涉及的原材料易得,反应在区域选择性方面非常具体,产生的副产物很少且产率高。既无需特殊设备,也无需高真空、高温、无水和无氧操作等特殊要求。该过程简单,产生的废物很少,适合于工业生产。
    公开号:
    US20190127338A1
  • 作为产物:
    描述:
    1-氯-2-(1-氯环丙基)-2-(2-氯苯基)丙醇-2-醇 在 hydrazine hydrate 、 盐酸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以90%的产率得到2-(1-chlorocyclopropyl)-1-(2-chlorophenyl)-3-hydrazinopropan-2-ol hydrochloride
    参考文献:
    名称:
    [EN] IMPROVED AND EFFICIENT PROCESS FOR THE SYNTHESIS OF 2-[2-(1-CHLOROCYCLOPROPYL)-3-(2-CHLOROPHENYL)-2- HYDROXYPROPYL]-2,4-DIHYDRO-3H-1,2,4-TRIAZOLE-3-THIONE (PROTHIOCONAZOLE) AND ITS INTERMEDIATES
    [FR] PROCÉDÉ AMÉLIORÉ ET EFFICACE POUR LA SYNTHÈSE DE 2-[2-(1-CHLOROCYCLOPROPYL)-3-(2-CHLOROPHÉNYL)-2- HYDROXYPROPYL]-2,4-DIHYDRO-3H-1,2,4-TRIAZOLE-3-THIONE (PROTHIOCONAZOLE) ET DE SES INTERMÉDIAIRES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和高效的合成2-[2-(1-氯环丙基)-3-(2-氯苯基)-2-羟基丙基]-2,4-二氢-3H-1,2,4-三唑-3-硫酮,化合物式(I)(Prothioconazole)的方法。本发明更特别地涉及一种改进的方法,用于制造2-(1-氯环丙-1-基)-3-(2-氯苯基)-2-羟基丙基-1-肼(化合物式III)和2-[2-(1-氯环丙基)-3-(2-氯苯基)-2-羟基丙基]-1,2,4-三唑烷-3-硫酮(化合物式II),这些化合物主要用于合成具有微生物杀菌性质的活性化合物Prothioconazole。
    公开号:
    WO2019123368A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丙硫菌唑的新合成方法
    申请人:江苏苏利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09824611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丙菌唑的新合成方法,它提供了一个从不保护中间体盐的形式出发,在原甲酸三甲酯或其等价物作用下,经过一步化学反应,直接生成丙菌唑。相比现有技术,该新合成方法大大减少了物料数量的使用,减少了三废处理的环保问题,并且简化生产工艺,可以缩短生产时间。
  • 一种丙硫菌唑及其光学活性体的合成方法和 中间体
    申请人:泸州东方农化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05949137B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丙菌唑及其光学活性体的合成方法和中间体。该方法以化合物与乙醛酸反应得到亚乙酸中间体,后者再与硫氰酸盐反应得到丙菌唑目标产物。本发明反应区域选择性好,副产物少,收率高;对设备的要求不高,不需无无氧操作;工艺简单,三废少,适合工业化生产。
  • 一种丙硫菌唑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申请人:安徽久易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11892547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丙菌唑中间体的合成方法,本发明通过使用酸性催化剂或者复合酸性催化剂对反应进行催化,提高反应速率及收率,并且解决了该步物料及废中含盐量高的问题,本发明中的合成方法操作简单,废少,中间体及废中含盐量小,反应时间短且条件温和,收率≥90%,纯度≥97%。
  • Method for producing 2-(1,2,4-Triazol-1-yl)-ethanols
    申请人:——
    公开号:US20030018201A1
    公开(公告)日:2003-01-23
    According to a novel process, microbicidally active 2-(1,2,4-triazol-1-yl)-ethanols of the formula 1 in which A 1 , A 2 , R 1 , R 2 , R 3 and R 4 are as defined in the description, can be prepared by reacting hydrazine derivatives of the formula 2 with N-dihalogenomethyl-formamidinium halide of the formula 3 in which X represents chlorine or bromine, if appropriate in the presence of a diluent.
    根据一种新的工艺,可以通过将公式1中A1、A2、R1、R2、R3和R4如描述中所定义的生物与公式3中的N-二卤甲基甲酰胺盐酸盐(其中X代表,必要时在稀释剂存在下反应)反应,制备出具有微生物杀灭活性的2-(1,2,4-三唑-1-基)-乙醇
  • 一种1-(2-氯苯基)-2-(1-氯环丙基)-3-肼基-2-丙醇盐酸盐的合成方法
    申请人: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公开号:CN110498733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本发明属于农药中间体合成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1‑(2‑氯苯基)‑2‑(1‑环丙基)‑3‑基‑2‑丙醇盐酸盐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为:以1‑‑1‑乙酰基环丙烷为原料,与格氏试剂‑邻苄基氯化镁反应,先制备得到1‑(2‑氯苯基)‑2‑(1‑环丙基)‑3‑‑2‑丙醇,然后在碱性条件下,与反应,酸化得到1‑(2‑氯苯基)‑2‑(1‑环丙基)‑3‑基‑2‑丙醇盐酸盐。本发明公开的方法不仅操作简便,且产物收率和纯度高,通过将产物制成固体有机盐酸盐的方式,解决了基化合物稳定性差及产物纯化的难题。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