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亚硝酸铵 | 13446-48-5

中文名称
亚硝酸铵
中文别名
亞硝酸銨
英文名称
ammonium nitrite
英文别名
Ammonia nitrite;azane;nitrous acid
亚硝酸铵化学式
CAS
13446-48-5
化学式
H4N*NO2
mdl
——
分子量
64.044
InChiKey
CAMXVZOXBADHNJ-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explodes at 60–70, producing N2, H2O, and other products [KIR78] [CIC73]
  • 沸点:
    30°C
  • 密度:
    1.690
  • 溶解度:
    不溶于乙醚
  • 稳定性/保质期:
    在低温干燥条件下稳定。该物质易溶于水、甲醇和乙醇,但难溶于醚中。当加热至60~70℃时,它会剧烈爆炸。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63
  • 重原子数:
    4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53.5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ADMET

代谢
亚硝酸盐及其代谢物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Nitrites and their metabolites are excreted in the urine. (L1137)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 毒性总结
亚硝酸盐导致氧合血红蛋白自动催化氧化成过氧化氢和高铁血红蛋白。这种高铁血红蛋白水平的升高被称为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其特点是组织缺氧,因为高铁血红蛋白不能结合氧气。
Nitrite causes the autocatalytic oxidation of oxyhemoglobin to hydrogen peroxide and methemoglobin. This elevation of methemoglobin levels is a condition known as methemoglobinemia, and is characterized by tissue hypoxia, as methemoglobin cannot bind oxygen. (A2450, L1613)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 致癌物分类
摄入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在导致内源性亚硝化的条件下,对人类可能是致癌的(2A组)。
Ingested nitrate or nitrite under conditions that result in endogenous nitrosation is proba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 (Group 2A). (L135)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 健康影响
亚硝酸盐中毒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亚硝酸盐可能导致怀孕并发症和发育影响。它们也可能具有致癌性。
Nitrite poisoning causes methemoglobinemia. Nitrites may cause pregnancy complications and developmental effects. They may also be carcinogenic. (L1137)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 暴露途径
口服(L1137);吸入(L1137)
Oral (L1137) ;inhalation (L1137)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 症状
亚硝酸盐中毒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症状包括发绀、心脏心律不齐和循环衰竭,以及逐渐加重的中枢神经系统(CNS)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可能从轻微的头晕和嗜睡到昏迷和抽搐不等。
Nitrite poisoning causes methemoglobinemia. Symptoms include cyanosis, cardiac dysrhythmias and circulatory failure, and progressiv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effects. CNS effects can range from mild dizziness and lethargy to coma and convulsions. (L1137)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安全信息

  • 危险品运输编号:
    3249
  • WGK Germany:
    3
  • RTECS号:
    BV8000000
  • 海关编码:
    29329970
  • 危险类别:
    6.1(b)
  • 包装等级:
    III

SDS

SDS:67051ae9d398ed2c4e6b8ee1861f9b7c
查看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亚硝酸铵
化学品英文名称: Ammonium nitrite
中文俗名或商品名:
Synonyms:
CAS No.: 13446-48-5
分子式: NH 4 NO 2
分子量: 64.0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化学品 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亚硝酸铵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第5.1类 氧化剂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具刺激作用。误服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受热分解释出氮氧化物和氨烟雾。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 拉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误服者,饮适量温水,催吐。洗胃。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强氧化剂。受热或震动撞击时可发生爆炸。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如硫、磷等接触时,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受热分解,放出高毒的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氮氧化物、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消防人员须在有防爆掩蔽处操作。遇大火切勿轻易接近。用大量水灭火。禁止用砂土压盖。
消防员的个体防护:
禁止使用的灭火剂:
闪点(℃):
自燃温度(℃):
爆炸下限[%(V/V)]:
爆炸上限[%(V/V)]:
最小点火能(mJ):
爆燃点:
爆速:
最大燃爆压力(MPa):
建规火险分级: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冷却,防止震动、撞击和摩擦,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收集于一个密闭的容器中,运至废物处理场所。用水刷洗泄漏污染区,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避免受热。库温不宜超过30℃。包装密封。应与还原剂、易(可)燃物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 中 国 MAC:未制订标准前苏联 MAC:未制订标准美国TLV—TWA:未制订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或全面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佩戴防尘口罩。高浓度环境中,应该佩戴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 戴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白色至黄色结晶。
pH:
熔点(℃): 60~70(分解爆炸)
沸点(℃):
相对密度(水=1): 1.69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饱和蒸气压(kPa):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升华点℃:30(真空中)
临界压力(M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闪点(℃):
引燃温度(℃):
爆炸上限%(V/V):
爆炸下限%(V/V):
分子式: NH 4 NO 2
分子量: 64.04
蒸发速率:
粘性:
溶解性: 易溶于水、稀碱液,不溶于醚。
主要用途: 是氨氧化过程的中间体。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在常温常压下 不稳定
禁配物: 强还原剂、易燃或可燃物。
避免接触的条件: 受热分解。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分解产物: 氮氧化物、氨。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急性中毒:
慢性中毒: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或与厂商或制造商联系,确定处置方法。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51071
UN编号: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 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运输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应与酸类、还原剂、易燃物、可燃物等分开存放。操作现场不得吸烟、饮水、进食。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禁止震动、撞击
RETCS号:
IMDG规则页码: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国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5.1 类氧化剂。
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1.周国泰,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国家环保局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北京化工研究院合编,化学品毒性法规环境数据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3.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CHEMINFO Database.1998 4.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TECS Database, 1989
填表时间: 年月日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6
MSDS修改日期: 年月日

制备方法与用途

类别

  • 氧化剂
  • 毒性分级:高毒
  • 急性毒性:参考值:口服-大鼠,85毫克/公斤

爆炸物危险特性

与还原剂、硫、磷等混合受热、撞击或摩擦可能发生爆炸。

可燃性危险特性

受热时能产生有毒的氮氧化物和氨烟雾。

储运特性

库房应保持通风、低温和干燥;轻装轻卸;与有机物、还原剂、硫、磷等易燃物质分开存放。

灭火剂

使用雾状水或砂土进行灭火。

职业标准

  •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TWA):1毫克/立方米
  •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STEL):3毫克/立方米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亚硝酸铵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生成 一氧化二氮
    参考文献:
    名称:
    Hofmann, K. A.; Buhk, G., Chemische Berichte, 1920, vol. 53, p. 2165 - 2171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三氧化二氮 作用下, 生成 亚硝酸铵
    参考文献:
    名称:
    Schwarz, R.; Giese, H., Chemische Berichte, 1934, vol. 67, p. 1108
    摘要:
    DOI:
  • 作为试剂:
    描述:
    丙酮原甲酸三甲酯亚硝酸铵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8.0h, 生成 2,2-二甲氧基丙烷
    参考文献:
    名称:
    非键合相互作用对 α、β-不饱和甲氧基碳正离子电荷分布影响的 NMR 化学位移和 NMR 同位素位移证据
    摘要:
    Determination des deplacements chimiques de 13 C et des effets isotopiques du deuterium。Mise en evidence des interacts non liees sur la distribution decharge。异分异构体 Z 和 E
    DOI:
    10.1021/ja00290a01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rocess for carrying out nitrosation reactions and diazotation reactions
    申请人:Stamicarbon B.V.
    公开号:US03975425A1
    公开(公告)日:1976-08-17
    Process for carrying out nitrosation reactions and diazotization reactions by reacting the concerning compound with a nitrite in the presence of an acid wherein ammonium-nitrite is used as the nitrite.
    通过在酸的存在下将相关化合物与亚硝酸盐反应来进行亚硝化反应和重氮化反应的过程,其中使用铵亚硝酸盐作为亚硝酸盐。
  • Direct synthesis of V–W–Ti nanoparticle catalysts for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 with NH<sub>3</sub>
    作者:Kai Cheng、Jian Liu、Zhen Zhao、Yuechang Wei、Guiyuan Jiang、Aijun Duan
    DOI:10.1039/c5ra05978j
    日期:——

    A series of V–W–Ti nanoparticle catalysts with variable V doping amounts were directly synthesized by the sol–gel method, and their catalytic performances were tested for the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 with ammonia.

    一系列具有可变V掺杂量的V–W–Ti纳米颗粒催化剂通过溶胶–凝胶法直接合成,并对它们的催化性能进行了测试,用于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O。
  • Infrared matrix isolation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of the hydrogen bonded complexes between nitrous acid and 1,1-dichloroethylene
    作者:Adriana Olbert-Majkut、Zofia Mielke
    DOI:10.1016/j.chemphys.2005.12.010
    日期:2006.5
    The complexes formed between trans and cis isomers of nitrous acid and 1,1-dichloroethylene (1,1-DCE) in argon matrixes have been identified and characterized by help of FTIR spectroscopy. The experimental spectra evidenced that trans- and cis-HONO isomers form two types of complexes with different structures.
    之间形成的复合物的反式与顺式亚硝酸和在氩气中矩阵1,1-二氯乙烯(1,1- DCE)的异构体已经被鉴定和表征通过FTIR光谱的帮助。实验光谱证明反-和顺-HONO异构体形成具有不同结构的两种类型的复合物。
  • Calorimetric and dielectric studies of phase transitions in ammonium nitrite
    作者:Keiichi Moriya、Takasuke Matsuo、Hiroshi Suga
    DOI:10.1016/0021-9614(88)90219-4
    日期:1988.8
    Another phase transition was confirmed at 346 K for which the molar entropy of transition ≈ 20 J·K −1 ·mol −1 was estimated from d.t.a. A strong peak in the dielectric permittivity occurred at the 276 K second-order transition. The first-order transition at 181 K was dielectrically neutral. The intermediate phase stable between 181 and 276 K was supercooled to 13 K as a metastable phase for which
    摘要 亚硝酸铵的热容量已用绝热量热计在 13 到 310 K 之间测量。在 (181.3 ± 0.2) K 和 (276.5 ± 0.1) K 处发现了两个相变。相变的摩尔焓和摩尔熵测定如下:(670 ± 30) J·mol -1 和 (3.70 ± 0.17) ) J·K -1 ·mol -1 为前者,(1240 ± 60) J·mol -1 和(4.84 ± 0.23) J·K -1 ·mol -1 为后者。在 346 K 处确认了另一个相变,其摩尔跃迁熵 ≈ 20 J·K -1 ·mol -1 由 dta 估计。介电常数的强峰出现在 276 K 二阶跃迁处。181 K 处的一阶跃迁是介电中性的。在 181 和 276 K 之间稳定的中间相被过冷到 13 K 作为亚稳相,其残余摩尔熵 (1.4 ± 0.
  • Infrared spectra and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of cis-HONO isomer in an argon matrix
    作者:Tadeusz Talik、Konstantin G. Tokhadze、Zofia Mielke
    DOI:10.1016/s0022-2860(02)00071-6
    日期:2002.6
    Temperature dependent infrared spectra of cis-HONO trapped in an argon matrix are presented. All observed cis-HONO fundamental bands appear as doublets in the spectra. Both components of each doublet show reversible temperature broadening.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of cis-HONO trapping in an argon matrix suggest that the molecule is trapped in a one-atom substitutional cage in solid argon; no
    呈现了被困在氩气基质中的顺式 HONO 的温度相关红外光谱。所有观察到的顺式 HONO 基带在光谱中都显示为双峰。每个双峰的两个组分都显示可逆的温度展宽。顺式 HONO 在氩基质中捕获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该分子被捕获在固体氩中的单原子置换笼中;没有发现非等效诱捕位点的证据。讨论了实验和理论结果。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