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opper(I) O,O'-di-n-butyl dithiophosphat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opper(I) O,O'-di-n-butyl dithiophosphate
英文别名
Copper (I) O,O-dibutylphosphorodithioate;Copper(1+);dibutoxy-sulfanylidene-sulfido-lambda5-phosphane;copper(1+);dibutoxy-sulfanylidene-sulfido-λ5-phosphane
copper(I) O,O'-di-n-butyl dithiophosphat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8H18O2PS2*Cu
mdl
——
分子量
304.881
InChiKey
RRYMHOICBUTCTR-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39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8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51.6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两种新的簇化合物[MoCu 3 OS 3(PPh 3)3 {S 2 P(OBu)2 }]和[MoAg 3 S 4(PPh 3)3 {S 2 P(OBu i)2 }]
    摘要:
    两个新颖的含O,O'-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酯的第11–16组硫簇,[MoCu 3 OS 3(PPh 3)3 {S 2 P(OBu)2 }] 1和[MoAg 3 S 4(PPh 3)3 {S 2 P(OBu i)2 }] 2是通过[NEt 4 ] 2 [MoOS 3 ]与Cu [S 2 P(OBu i 2)2和[NEt 4 ] 2 [MoS 4分别在二氯甲烷中和在PPh 3存在下,用Ag [S 2 P(OBu i)2 ]与]进行反应。团簇分别以斜方晶和三斜晶形式结晶。X射线晶体学结构测定表明,两个簇都具有部分开放的古巴样结构。二硫代磷酸酯配体具有三重桥连作用,使用两个硫原子配位至三个第11组金属(M)原子:一个硫原子与一个M原子结合,另一个与另外两个M原子结合。团簇可溶于常见的有机溶剂中,并且表现出非线性吸收和非线性折射(自散焦)。簇2也表现出相当大的光学限制作用。
    DOI:
    10.1039/dt9960002617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两种新的簇化合物[MoCu 3 OS 3(PPh 3)3 {S 2 P(OBu)2 }]和[MoAg 3 S 4(PPh 3)3 {S 2 P(OBu i)2 }]
    摘要:
    两个新颖的含O,O'-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酯的第11–16组硫簇,[MoCu 3 OS 3(PPh 3)3 {S 2 P(OBu)2 }] 1和[MoAg 3 S 4(PPh 3)3 {S 2 P(OBu i)2 }] 2是通过[NEt 4 ] 2 [MoOS 3 ]与Cu [S 2 P(OBu i 2)2和[NEt 4 ] 2 [MoS 4分别在二氯甲烷中和在PPh 3存在下,用Ag [S 2 P(OBu i)2 ]与]进行反应。团簇分别以斜方晶和三斜晶形式结晶。X射线晶体学结构测定表明,两个簇都具有部分开放的古巴样结构。二硫代磷酸酯配体具有三重桥连作用,使用两个硫原子配位至三个第11组金属(M)原子:一个硫原子与一个M原子结合,另一个与另外两个M原子结合。团簇可溶于常见的有机溶剂中,并且表现出非线性吸收和非线性折射(自散焦)。簇2也表现出相当大的光学限制作用。
    DOI:
    10.1039/dt996000261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US4582920A
    申请人:——
    公开号:US4582920A
    公开(公告)日:1986-04-15
  • Synthesis, crystal structure and non-linear optical properties of two new cluster compounds, [MoCu3OS3(PPh3)3{S2P(OBu)2}] and [MoAg3S4(PPh3)3{S2P(OBui)2}]
    作者:De-liang Long、Shu Shi、Xin-quan Xin、Bao-sheng Luo、Liao-rong Chen、Xiao-ying Huang、Bei-sheng Kang
    DOI:10.1039/dt9960002617
    日期:——
    11–Group 16 sulfido clusters, [MoCu3OS3(PPh3)3S2P(OBu)2}]1 and [MoAg3S4(PPh3)3S2P(OBui)2}]2, have been synthesised through reactions of [NEt4]2[MoOS3] with Cu[S2P(OBu)2] and [NEt4]2[MoS4] with Ag[S2P(OBui)2] respectively in dichloromethane and in the presence of PPh3. The clusters crystallise in orthorhombic and triclinic forms respectively. The X-ray crystallographic structure determinations show
    两个新颖的含O,O'-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酯的第11–16组硫簇,[MoCu 3 OS 3(PPh 3)3 S 2 P(OBu)2 }] 1和[MoAg 3 S 4(PPh 3)3 S 2 P(OBu i)2 }] 2是通过[NEt 4 ] 2 [MoOS 3 ]与Cu [S 2 P(OBu i 2)2和[NEt 4 ] 2 [MoS 4分别在二氯甲烷中和在PPh 3存在下,用Ag [S 2 P(OBu i)2 ]与]进行反应。团簇分别以斜方晶和三斜晶形式结晶。X射线晶体学结构测定表明,两个簇都具有部分开放的古巴样结构。二硫代磷酸酯配体具有三重桥连作用,使用两个硫原子配位至三个第11组金属(M)原子:一个硫原子与一个M原子结合,另一个与另外两个M原子结合。团簇可溶于常见的有机溶剂中,并且表现出非线性吸收和非线性折射(自散焦)。簇2也表现出相当大的光学限制作用。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阿赛硫磷酸 钯(II)二乙基二硫代磷酸酯 赛硫磷 茶树油 苏硫磷 硫代过氧二磷酸四甲酯 硫代过氧二磷酸四异丙酯 硫代过氧二磷酸四乙酯 硫代过氧二磷酸四(2-甲基丙基)酯 砜拌磷 益硫磷 甲拌磷砜 甲拌磷亚砜 甲拌磷 甲基乙拌磷砜,100ΜG/ΜL于环己烷 甲基乙拌磷 特丁磷砜 特丁磷亚砜 特丁硫磷 灭蚜磷 滴滴涕-乐果混合物 浸移磷 氯甲硫磷 异拌磷 家蝇磷 四异戊基硫代过氧二磷酸酯 四丁基O,O-二乙基二硫代磷酸膦 发硫磷 克菌磷 促进剂ZBPD 二辛氧基-硫基-巯基膦烷 二硫代磷酸二乙酯钾盐 二硫代磷酸二乙酯 二硫代磷酸S-[[(3,3-二氯-2-丙烯基)硫代]甲基]O,O-二甲基酯 二硫代磷酸S-[2-[[(1,4,5,6,7,7-六氯降冰片-5-烯-2-基)甲基]硫代]-1-甲基乙基]O,O-二甲酯 二硫代磷酸S-[2-[(2-巯基乙基)亚磺酰]-3-(甲基氨基)-3-氧代丙基]O,O-二甲酯 二硫代磷酸S-[1,2-二[[甲氧基(甲基)氨基]羰基]乙基]O,O-二甲酯 二硫代磷酸O-乙基O-甲基S-(2-乙硫基乙基)酯 二硫代磷酸O,O-二甲基S-[2-[[1,1-二甲基-2-(甲基氨基)-2-氧代乙基]硫代]乙基]酯 二硫代磷酸O,O-二甲基S-[1-(3,4-二氧代-1-吡咯烷基)乙基]酯 二硫代磷酸O,O-二乙酯与1-十八烷胺的化合物(1:1) 二硫代磷酸O,O-二乙基S-[2-(丁基硫代)乙基]酯 二硫代磷酸O,O-二乙基S-(3,4,4-三氟-3-丁烯基)酯 二硫代磷酸O,O'-二甲酯,去质子化形式 二硫代磷酸-O,O-双(2-甲基丙)酯钠盐 二硫代磷酸-O,O-二(1-甲基乙基)酯 二硫代磷酸,混合O,O-二(1,3-二甲基丁基和1-甲基乙基)酯,锌盐 二硫代磷酸 S-甲氧基羰基甲基 O,O-二乙基酯 二硫代磷酸 O,O-二乙基 S-丙酮基酯 二硫代磷酸 O,O-二乙基 S-[2-(乙氧羰基)乙基]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