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1-naphthyl)ethyl 4-cyanobenzoat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1-naphthyl)ethyl 4-cyanobenzoate
英文别名
2-Naphthalen-1-ylethyl 4-cyanobenzoate
2-(1-naphthyl)ethyl 4-cyanobenzoat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20H15NO2
mdl
——
分子量
301.345
InChiKey
QOEQIGGDJVZKC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7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
  • 拓扑面积:
    50.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对氰基苯甲酸1-萘乙醇4-二甲氨基吡啶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33.4%的产率得到2-(1-naphthyl)ethyl 4-cyanobenz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2-(1-萘基)乙基苯甲酸酯的光化学:环加成反应和分子内激基复合物的形成。
    摘要:
    检验了2-(1-萘基)乙基苯甲酸酯6和7的光化学,以便将它们与先前研究的经历Norrish II型断裂的2-芳基乙基4-氰基苯甲酸酯进行比较。并入1-萘基以提供一种荧光发色团,用于探测先前为该机理提出的分子内电子转移。尽管以非常不同的速率,萘荧光对于6和7均被淬灭。对于6,由于具有较高的热力学驱动力(-68.9 kJ / mol),因此分子内电子在所有溶剂中的转移速度都很快,而与极性(环己烷至甲醇)无关。对于7,在较低的驱动力(-26.5 kJ / mol)下,该过程仅在极性溶剂中即可快速进行。激态发射,观察到6(但没有观察到7),表现出较大的溶剂化变色效应,这可能表明在极性溶剂(拉伸构象)中偶极矩较高(28 D),而在非极性溶剂(折叠构象)中偶极矩较低(17 D)。最后,4-氰基苯甲酸酯6在光化学上是非常不活泼的。相比之下,苯甲酸酯7经过酯羰基2 + 2环加成至萘环上,得到产物8和9,这一过程我们尚无先例。
    DOI:
    10.1021/jo001633z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he Photochemistry of 2-(1-Naphthyl)ethyl Benzoates:  Cycloaddition and Intramolecular Exciplex Formation
    作者:Krista Morley、James A. Pincock
    DOI:10.1021/jo001633z
    日期:2001.5.1
    The photochemistry of the 2-(1-naphthyl)ethyl benzoates 6 and 7 was examined in order to compare them to previously studied 2-arylethyl 4-cyanobenzoates that underwent a Norrish Type II fragmentation. The 1-naphthyl group was incorporated to provide a fluorescent chromophore for probing the intramolecular electron transfer proposed previously for the mechanism. The naphthalene fluorescence was quenched
    检验了2-(1-萘基)乙基苯甲酸酯6和7的光化学,以便将它们与先前研究的经历Norrish II型断裂的2-芳基乙基4-氰基苯甲酸酯进行比较。并入1-萘基以提供一种荧光发色团,用于探测先前为该机理提出的分子内电子转移。尽管以非常不同的速率,萘荧光对于6和7均被淬灭。对于6,由于具有较高的热力学驱动力(-68.9 kJ / mol),因此分子内电子在所有溶剂中的转移速度都很快,而与极性(环己烷至甲醇)无关。对于7,在较低的驱动力(-26.5 kJ / mol)下,该过程仅在极性溶剂中即可快速进行。激态发射,观察到6(但没有观察到7),表现出较大的溶剂化变色效应,这可能表明在极性溶剂(拉伸构象)中偶极矩较高(28 D),而在非极性溶剂(折叠构象)中偶极矩较低(17 D)。最后,4-氰基苯甲酸酯6在光化学上是非常不活泼的。相比之下,苯甲酸酯7经过酯羰基2 + 2环加成至萘环上,得到产物8和9,这一过程我们尚无先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