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2,6-Dimethylphenyl)-1,8-naphthalimid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2,6-Dimethylphenyl)-1,8-naphthalimide
英文别名
2-(2,6-dimethylphenyl)-1H-benzo[de]isoquinoline-1,3(2H)-dione;2-(2,6-Dimethylphenyl)benzo[de]isoquinoline-1,3-dione;2-(2,6-dimethylphenyl)benzo[de]isoquinoline-1,3-dione
N-(2,6-Dimethylphenyl)-1,8-naphthalimid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20H15NO2
mdl
——
分子量
301.345
InChiKey
DHKSZDYAIQPPF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4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
  • 拓扑面积:
    37.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1,8-萘二甲酸酐2,6-二甲基苯胺溶剂黄146 作用下, 反应 24.0h, 以77%的产率得到N-(2,6-Dimethylphenyl)-1,8-naphthali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电介导光氧化还原催化膦酸醇选择性 C(sp3)–O 裂解为碳负离子
    摘要:
    我们报告了电介导光氧化还原催化(e-PRC)将膦酸醇的 C(sp 3 )−O 键还原裂解为烷基碳负离子的新例子。除了脱氧作用之外,据报道,烯化作用是E选择性的,并且可以在串联还原/光敏化过程中进行Z选择性,其中两个步骤都是光电化学促进的。光谱、计算和催化剂结构变化表明,我们的新型萘单酰亚胺型催化剂允许其自由基阴离子形式与次膦酸盐底物紧密分散预络合,促进决定反应性的 C(sp 3 )−O 裂解。令人惊讶的是,与之前报道的光激发自由基阴离子化学相反,我们的条件耐受芳基氯/溴化物并且不会引起桦木型还原。
    DOI:
    10.1002/anie.20210589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lectro‐mediated PhotoRedox Catalysis for Selective C(sp <sup>3</sup> )–O Cleavages of Phosphinated Alcohols to Carbanions
    作者:Xianhai Tian、Tobias A. Karl、Sebastian Reiter、Shahboz Yakubov、Regina Vivie‐Riedle、Burkhard König、Joshua P. Barham
    DOI:10.1002/anie.202105895
    日期:2021.9.13
    As well as deoxygenations, olefinations are reported which are E-selective and can be made Z-selective in a tandem reduction/photosensitization process where both steps are photoelectrochemically promoted. Spectroscopy, computation, and catalyst structural variations reveal that our new naphthalene monoimide-type catalyst allows for an intimate dispersive precomplexation of its radical anion form with
    我们报告了电介导光氧化还原催化(e-PRC)将膦酸醇的 C(sp 3 )−O 键还原裂解为烷基碳负离子的新例子。除了脱氧作用之外,据报道,烯化作用是E选择性的,并且可以在串联还原/光敏化过程中进行Z选择性,其中两个步骤都是光电化学促进的。光谱、计算和催化剂结构变化表明,我们的新型萘单酰亚胺型催化剂允许其自由基阴离子形式与次膦酸盐底物紧密分散预络合,促进决定反应性的 C(sp 3 )−O 裂解。令人惊讶的是,与之前报道的光激发自由基阴离子化学相反,我们的条件耐受芳基氯/溴化物并且不会引起桦木型还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