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溴甲基)-4-(甲基磺酰基)-2-硝基苯 | 849035-67-2

中文名称
1-(溴甲基)-4-(甲基磺酰基)-2-硝基苯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nitro-4-(methylsulphonyl)benzyl bromide
英文别名
1-(Bromomethyl)-4-(methylsulfonyl)-2-nitrobenzene;1-(bromomethyl)-4-methylsulfonyl-2-nitrobenzene
1-(溴甲基)-4-(甲基磺酰基)-2-硝基苯化学式
CAS
849035-67-2
化学式
C8H8BrNO4S
mdl
——
分子量
294.126
InChiKey
ZXOQKCSPENGHO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5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5
  • 拓扑面积:
    88.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04909090

SDS

SDS:d93a363cbd9f87ca4f38340a12fac706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溴甲基)-4-(甲基磺酰基)-2-硝基苯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以69%的产率得到4-(methylsulfonyl)-2-nitrobenzyl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1 N-羟基吲唑的多功能合成新途径
    摘要:
    提出了一种新型且通用的环化反应,可提供稀有的1 N-羟基吲唑。用甲醇氢氧化钠处理2-硝基苄胺可选择性地高产率地提供1N-羟基吲唑。该反应可耐受一系列官能团和电子效应。
    DOI:
    10.1021/ol902085k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 CuH 催化高对映选择性合成具有 C3-四元手性中心的吲唑
    摘要:
    C3 取代的 1H-吲唑是许多药物中有用且重要的子结构。与为更亲核的 N1 和 N2 位置开发的反应相比,吲唑直接 C3 官能化的方法相对较少。在此,我们报告了使用 CuH 催化的 1H-N-(苯甲酰氧基)吲唑的高度 C3 选择性烯丙基化反应。各种具有四元立体中心的 C3-烯丙基 1H-吲唑被高效地制备,具有高水平的对映选择性。进行密度泛函理论 (DFT) 计算以解释吲唑和吲哚亲电试剂之间的反应性差异,后者用于我们之前报道的方法中。计算表明,吲唑烯丙基化反应通过决定对映选择性的六元 Zimmerman-Traxler 型过渡态进行,而不是我们在吲哚烷基化的情况下提出的氧化加成/还原消除序列。该反应的对映选择性受配体-底物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排斥两者的控制,这些相互作用涉及六元烯丙基化过渡态中的假多轴取代基。
    DOI:
    10.1021/jacs.0c0428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pecific ortho orientation in the vicarious substitution of hydrogen in aromatic nitro compounds with carbanion of chloromethyl phenyl sulfone
    作者:M. Makosza、T. Glinka、A. Kinowski
    DOI:10.1016/s0040-4020(01)91141-x
    日期:1984.1
    Vicarious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of hydrogen atoms in nitroarenes with chloromethylphenyl sulfone proceeds selectively ortho to the nitro group when carried out in t-BuOK/THF base/solvent system. In the majority of 3-substituted nitrobenzene derivatives substitution occurs at the most hindered position 2. These conditions offer an efficient method of synthesis of 2,6 and 2,3-disubstituted nitrobenzene
    当在t-BuOK / THF碱/溶剂系统中进行硝基苯芳烃中的氢原子的替代亲核取代时,氯甲基苯基砜选择性地在硝基附近进行。在大多数3-取代的硝基苯衍生物中,大多数取代发生在受阻最大的位置2。这些条件提供了合成2,6和2,3-二取代的硝基苯衍生物的有效方法。
  • A Versatile New Synthetic Route to 1<i>N</i>-Hydroxyindazoles
    作者:Fredrik Lehmann、Tobias Koolmeister、Luke R. Odell、Martin Scobie
    DOI:10.1021/ol902085k
    日期:2009.11.5
    A new and versatile cyclization reaction affording rare 1N-hydroxyindazoles is presented. Treatment of 2-nitrobenzylamines with methanolic sodium hydroxide furnishes 1N-hydroxyindazoles regioselectively and in high yield. The reaction tolerates a range of functional groups and electronic effects.
    提出了一种新型且通用的环化反应,可提供稀有的1 N-羟基吲唑。用甲醇氢氧化钠处理2-硝基苄胺可选择性地高产率地提供1N-羟基吲唑。该反应可耐受一系列官能团和电子效应。
  • Highly Enant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Indazoles with a C3-Quaternary Chiral Center Using CuH Catalysis
    作者:Yuxuan Ye、Ilia Kevlishvili、Sheng Feng、Peng Liu、Stephen L. Buchwald
    DOI:10.1021/jacs.0c04286
    日期:2020.6.10
    reaction of 1H-N-(benzoyloxy)indazoles using CuH catalysis. A variety of C3-allyl 1H-indazoles with quaternary stereocenters were efficiently prepared with high levels of enantioselectivity.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calculations were performed to explain the reactivity differences between indazole and indole electrophiles, the latter of which was used in our previously reported method. The calculations
    C3 取代的 1H-吲唑是许多药物中有用且重要的子结构。与为更亲核的 N1 和 N2 位置开发的反应相比,吲唑直接 C3 官能化的方法相对较少。在此,我们报告了使用 CuH 催化的 1H-N-(苯甲酰氧基)吲唑的高度 C3 选择性烯丙基化反应。各种具有四元立体中心的 C3-烯丙基 1H-吲唑被高效地制备,具有高水平的对映选择性。进行密度泛函理论 (DFT) 计算以解释吲唑和吲哚亲电试剂之间的反应性差异,后者用于我们之前报道的方法中。计算表明,吲唑烯丙基化反应通过决定对映选择性的六元 Zimmerman-Traxler 型过渡态进行,而不是我们在吲哚烷基化的情况下提出的氧化加成/还原消除序列。该反应的对映选择性受配体-底物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排斥两者的控制,这些相互作用涉及六元烯丙基化过渡态中的假多轴取代基。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