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7-(3-取代的氮杂
环丁烷-1-基)-1-环丙基-6,8-二
氟-1,4-二氢4-氧代
喹啉-3-羧酸的定量构效关系(Q
SAR),研究了14-25,以阐明3-取代的氮杂
环丁烷增强抗菌活性的结构要求。在针对五个代表性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相对平均抗菌活性指数GNM与这些分子的计算疏
水参数CLOG P之间似乎存在良好的抛物线关系。最有效的导数的CLOG P值预计约为2.3。另一方面,相对于五个代表性的革兰氏阳性细菌,相对于平均抗菌活性指数GPM仍然很高,并且相当恒定,而与氮杂
环丁烷部分的结构变化无关。为了证实这些发现,Q
SAR分析成功地扩展到了喹诺
酮羧酸26-34,它带有各种取代的
吡咯烷,
哌嗪和
哌啶衍
生物,而不是氮杂
环丁烷。结果表明,将任何酰胺取代基引入这些杂环胺部分将导致GNM显着降低,而在远离N-1位置的两个或三个碳原子处引入一些
氨基取代基会大大增强GNM。由于氮杂
环丁烷喹诺酮类药物在体内的抗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