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氢化铝钠 | 13770-96-2

中文名称
氢化铝钠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sodium aluminum tetrahydride
英文别名
sodium aluminum hydride;sodium aluminium hydride;sodium;alumanuide
氢化铝钠化学式
CAS
13770-96-2
化学式
AlH4*Na
mdl
——
分子量
54.0031
InChiKey
MNYCIYRTKITUKR-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78 °C
  • 密度:
    0.905 g/mL at 25 °C
  • 闪点:
    -10 °C
  • 溶解度:
    不溶于乙醚;溶于四氢呋喃
  • 物理描述:
    Sodium aluminum hydride appears as a white crystalline solid. Density 1.24 g / cm3. If spread over a large flat combustible area, friction can ignite the material. Soluble in tetrahydrofuran.
  • 颜色/状态:
    White crystalline material
  • 稳定性/保质期:
    遵照规定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分解。
  • 分解:
    When heated to decomposition it emits toxic fumes of /disodium oxide/.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45
  • 重原子数:
    2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ADMET

代谢
铝通过口服或吸入暴露的吸收情况很差,基本上不通过皮肤吸收。铝的生物利用度受到铝化合物的影响,以及饮食成分的存在,这些成分可以与铝形成络合物,增强或抑制其吸收。铝在血液中与各种配体结合,并分布到每个器官,其中在骨骼和肺组织中的浓度最高。在生物体中,铝被认为存在四种不同形式:作为自由离子,作为低分子量络合物,作为物理结合的大分子络合物,以及作为共价结合的大分子络合物。吸收的铝主要通过尿液排出,其次是在胆汁中,而未吸收的铝则通过粪便排出。(L739)
Aluminum is poorly absorbed following either oral or inhalation exposure and is essentially not absorbed dermally. The bioavailability of aluminum is strongly influenced by the aluminum compound and the presence of dietary constituents which can complex with aluminum and enhance or inhibit its absorption. Aluminum binds to various ligands in the blood and distributes to every organ, with highest concentrations found in bone and lung tissues. In living organisms, aluminum is believed to exist in four different forms: as free ions, as low-molecular-weight complexes, as physically bound macromolecular complexes, and as covalently bound macromolecular complexes. Absorbed aluminum is excreted principally in the urine and, to a lesser extent, in the bile, while unabsorbed aluminum is excreted in the faeces. (L739)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 毒性总结
铝的主要靶器官是中枢神经系统和骨骼。铝与饮食中的磷结合,并影响胃肠道对磷的吸收。体内磷负荷的减少会导致骨软化(由于骨骼矿化缺陷导致的骨质疏松)和佝偻病。铝的神经毒性被认为涉及多种机制。细胞骨架蛋白功能的改变,如磷酸化、蛋白水解、运输和合成的改变,被认为是其中一个原因。铝可能通过影响血脑屏障的通透性、胆碱能活性、信号转导途径、脂质过氧化以及损害神经元的谷氨酸一氧化氮-环磷酸鸟苷酸途径,以及由于类似的配位化学性质和随后的竞争性相互作用而干扰必需微量元素的代谢,从而诱导神经行为效应。有研究表明,铝与雌激素受体的相互作用增加了雌激素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了乳腺癌的发展(A235),但研究尚未能建立铝与乳腺癌风险增加之间的明确联系(A15468)。某些铝盐通过激活炎症小体来诱导免疫反应。(L739, A235, A236)
The main target organs of aluminum are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nd bone. Aluminum binds with dietary phosphorus and impairs gastrointestinal absorption of phosphorus. The decreased phosphate body burden results in osteomalacia (softening of the bones due to defective bone mineralization) and rickets. Aluminum's neurotoxicity is believed to involve several mechanisms. Changes in cytoskeletal protein functions as a results of altered phosphorylation, proteolysis, transport, and synthesis are believed to be one cause. Aluminum may induce neurobehavioral effects by affecting permeability of the blood-brain barrier, cholinergic activity,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lipid peroxidation, and impair neuronal glutamate nitric oxide-cyclic GMP pathway, as well as interfere with metabolism of essential trace elements because of similar coordination chemistries and consequent competitive interactions. 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aluminum's interaction with estrogen receptors increases the expression of estrogen-related genes and thereby contributes to the progression of breast cancer (A235), but studies have not been able to establish a clear link between aluminum and increased risk of breast cancer (A15468). Certain aluminum salts induce immune responses by activating inflammasomes. (L739, A235, A236)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 致癌性证据
A4:无法归类为人类致癌物。/铝金属和难溶化合物/
A4: Not classifiable as a human carcinogen. /Aluminum metal and insoluble compounds/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 致癌物分类
未列入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名录。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铝生产归类为对人类致癌(第1组),但并未将铝本身视为人类致癌物。(L135)有人提出铝制止汗剂的使用与乳腺癌风险增加之间存在关联(A235),但研究并未能确立明确的联系(A15468)。
Not listed by IARC. IARC classified aluminum production as carcinogenic to humans (Group 1), but did not implicate aluminum itself as a human carcinogen. (L135) A link between use of aluminum-containing antiperspirants and increased risk of breast cancer has been proposed (A235), but studies have not been able to establish a clear link (A15468).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 健康影响
铝针对神经系统,导致神经系统性能下降,并与血脑屏障功能改变有关。体内铝的积累可能导致骨骼或脑部疾病。高水平的铝与阿尔茨海默病有关。少数人对铝过敏,在接触或摄入含有铝的产品时,会经历接触性皮炎、消化紊乱、呕吐或其他症状。
Aluminum targets the nervous system and causes decreased nervous system performance and is associated with altered function of the blood-brain barrier. The accumulation of aluminum in the body may cause bone or brain diseases. High levels of aluminum have been linked to Alzheimer's disease. A small percentage of people are allergic to aluminium and experience contact dermatitis, digestive disorders, vomiting or other symptoms upon contact or ingestion of products containing aluminium. (L739, L740)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 暴露途径
口服(L739);吸入(L739)
Oral (L739) ; inhalation (L739)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安全信息

  • 危险等级:
    4.3
  • 危险品标志:
    C,F,Xn
  • 安全说明:
    S16,S26,S33,S36/37,S36/37/39,S43,S45,S7/8
  • 危险类别码:
    R14/15
  • WGK Germany:
    1
  • 海关编码:
    2850009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2835 4
  • RTECS号:
    BD0180000
  • 包装等级:
    II
  • 危险类别:
    4.3
  • 危险标志:
    GHS02,GHS05,GHS07
  • 危险性描述:
    H261,H302,H314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31 + P232,P280,P305 + P351 + P338,P310,P422
  • 储存条件:
    存放在阴凉干燥处即可。

SDS

SDS:c7711645529b7e5cd61d8e2a37958491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氢化铝钠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类别 2)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 4)
皮肤腐蚀 (类别 1B)
严重眼睛损伤 (类别 1)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申明
H261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
H302 吞咽有害。
H314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警告申明
预防措施
P223 不得与水接触。
P231 + P232 在惰性气体中操作。防潮。
P260 不要吸入粉尘或烟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洗皮肤。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
P301 + P312 如果吞咽并觉不适: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或就医。
P301 + P330 + P331 如误吞咽:漱口。不要诱导呕吐。
P303 + P361 + P353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P304 + P340 如误吸入:将受害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休息姿势。
P305 + P351 + P338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
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P310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或医生。
P321 具体治疗(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5 + P334 掸掉皮肤上的细小颗粒。浸入冷水中/用湿绷带包扎。
P363 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P370 + P378 火灾时: 用干砂、干粉或耐醇性的泡沫灭火。
储存
P402 + P404 存放于干燥处。存放在密闭的容器中。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P422 内装物存放于惰性气体之中。
废弃处置
P501 将内装物/容器送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处理。
2.3 其它危害物
遇水剧烈反应。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H4AlNa
分子式
: 54.00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Sodium tetrahydridoaluminate
<=100%
化学文摘登记号(CAS 13770-96-2
No.) 237-400-1
EC-编号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立即脱掉被污染的衣服和鞋。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禁止催吐。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该物质对粘膜组织和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破坏巨大。, 咳嗽, 呼吸短促, 头痛, 恶心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干粉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氧化钠, 氧化铝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有必要,佩戴自给式呼吸器进行消防作业。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避免粉尘生成。 避免吸入蒸气、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如能确保安全,可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扫掉和铲掉。
围堵溢出,用防电真空清洁器或湿刷子将溢出物收集起来,并放置到容器中去,根据当地规定处理(见第13部
分)。 不要用水冲洗。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避免形成粉尘和气溶胶。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切勿靠近火源。-严禁烟火。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贮存期间严禁与水接触。
充气操作和储存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控制参数
职业接触限值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按照良好的工业卫生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休息前及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装备
眼面防护
面罩與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阻燃防护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微粒防毒面具N100型(US
)或P3型(EN
143)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毒
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固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初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不适用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气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正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黏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遇水剧烈反应。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暴露在潮湿中。
10.5 不相容的物质
水, 酸, 醇类, 二氧化碳(CO2)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与水反应形成 - 可燃性氢气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LD50 经口 - 小鼠 - 740 mg/kg
备注: 胃肠的:十二指肠溃疡或出血 腹泻 营养与总代谢:体重降低或体重增长减小。
皮肤腐蚀/刺激
无数据资料
严重眼睛损伤/眼刺激
无数据资料
呼吸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害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该物质对组织、粘膜和上呼吸道破坏力强
食入 吞咽有害。 引致灼伤。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引起皮肤灼伤。
眼睛 引起眼睛灼伤。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该物质对粘膜组织和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破坏巨大。, 咳嗽, 呼吸短促, 头痛, 恶心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BD0180000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和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他不良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在装备有加力燃烧室和洗刷设备的化学焚烧炉内燃烧处理,特别在点燃的时候要注意,因为此物质是高度易燃
性物质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2835 国际海运危规: 2835 国际空运危规: 2835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SODIUM ALUMINIUM HYDRIDE
国际海运危规: SODIUM ALUMINIUM HYDRIDE
国际空运危规: Sodium aluminium hydride
客运飞机: 不允许运输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4.3 国际海运危规: 4.3 国际空运危规: 4.3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II 国际海运危规: II 国际空运危规: II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特殊防范措施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6. 其他信息
进一步信息
上述信息视为正确,但不包含所有的信息,仅作为指引使用。本文件中的信息是基于我们目前所知,就正
确的安全提示来说适用于本品。该信息不代表对此产品性质的保证。
参见发票或包装条的反面。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氢化铝钠被用作氢或热储存系统,具有大存储容量和低成本的优点。它属于遇水燃烧物品,并且毒性分级为中毒。

急性毒性 小鼠口服LD50为740毫克/公斤。

爆炸物危险特性 与水或湿空气接触会释放氢气,存在爆炸风险。

可燃性危险特性 与水或湿空气接触也会释放氢气并可燃。

储运特性 需存放在库房内保持通风、低温和干燥条件,并应与氧化剂、卤素及强酸分开存放。

灭火剂 使用干粉、干砂或干石粉进行灭火。

职业标准 短时间暴露限值(TWA)为2毫克/立方米 (AL)。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氢化铝钠 以 solid 为溶剂, 生成 sodium hydride
    参考文献:
    名称:
    Effects of catalysts on the dehydriding of alanates monitored by proton NMR
    摘要:
    In situ studies of the transition from NaAlH4 to Na3AlH6 are performed by proton NMR for samples doped with TiCl3 and with Ti-13-nanoclusters. The local hydrogen dynamics in the different compounds is studied by the nuclear spin-lattice relaxation. For the Ti-doped NaAlH4 samples a double-exponential recovery of the nuclear magnetization is observed, indicating two fractions of hydrogen with different mobilities. In Na3AlH6 a transition from hindered rotation of the AlH6 groups to full isotropic reorientation of these groups is observed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200-260 K. (c) 2005 Elsevier B.V. All rights reserved.
    DOI:
    10.1016/j.jallcom.2004.11.105
  • 作为产物:
    描述:
    三氯化铝 、 sodium hydride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生成 氢化铝钠
    参考文献:
    名称:
    “Direct” synthesis of unsolvated aluminum hydride involving Lewis and Bronsted acids
    摘要:
    Unsolvated aluminum hydride has been synthesized by the "direct" reaction of aluminum bromide or sulfuric acid with an alkali metal tetrahydroaluminate at 90-102 degrees C in pure toluene or in toluene containing 5-10 wt % diethyl ether. The reaction involving aluminum bromide yields a mixture of unsolvated aluminum hydride phases of poor quality. The reaction with sulfuric acid affords a single-phase product as alpha-AlH3 at <= 90 degrees C.
    DOI:
    10.1134/s0036023608070048
  • 作为试剂: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Ferles, Collection of Czechoslovak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1959, vol. 24, p. 2829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Lithium diamidodihydridoaluminates: bimetallic cooperativity in catalytic hydroboration and metallation applications
    作者:Victoria A. Pollard、Samantha A. Orr、Ross McLellan、Alan R. Kennedy、Eva Hevia、Robert E. Mulvey
    DOI:10.1039/c7cc08214b
    日期:——
    Cooperativity between the Li and Al centres is implicated in catalytic hydroboration reactions of aldehydes and ketones with pinacolborane via heteroleptic lithium diamidodihydridoaluminates. In addition to implementing hydroalumination, these versatile heteroleptic ates can also perform as amido bases as illustrated with an acidic triazole.
    Li和Al中心之间的协同作用涉及醛和酮与频哪醇硼烷经由杂配的二氨基二氢氢铝酸锂的催化硼氢化反应。除了实施氢铝化作用外,这些通用的杂多酸酯也可以用作酰胺基,如酸性三唑所示。
  • Stable, Yet Highly Reactive Nonclassical Iron(II) Polyhydride Pincer Complexes: <i>Z</i>-Selective Dimerization and Hydroboration of Terminal Alkynes
    作者:Nikolaus Gorgas、Luis G. Alves、Berthold Stöger、Ana M. Martins、Luis F. Veiros、Karl Kirchner
    DOI:10.1021/jacs.7b05051
    日期:2017.6.21
    polyhydride complexes containing tridentate PNP pincer-type ligands is described. These compounds of the general formula [Fe(PNP)(H)2(η2-H2)] exhibit remarkable reactivity toward terminal alkynes. They efficiently promote the catalytic dimerization of aryl acetylenes giving the corresponding conjugated 1,3-enynes in excellent yields with low catalyst loadings. When the reaction is carried out in the presence
    描述了含有三齿 PNP 钳型配体的非经典铁 (II) 氢化物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催化活性。这些通式[Fe(PNP)(H)2(η2-H2)]的化合物对末端炔表现出显着的反应性。它们有效地促进芳基乙炔的催化二聚化,以极低的催化剂负载量以优异的产率得到相应的共轭 1,3-烯炔。当反应在频哪醇硼烷存在下进行时,得到乙烯基硼酸酯。这两个反应都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并且具有高度的化学选择性、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Z 选择性高达 99%。
  • Alkaline Earth Metal Aluminates as Catalysts for Imine Hydrogenation
    作者:Holger Elsen、Jens Langer、Michael Wiesinger、Sjoerd Harder
    DOI:10.1021/acs.organomet.0c00226
    日期:2020.12.14
    of H3Al-(μ-H)-Ae and H2Al-(μ-H)2-Ae bridging. The heteroleptic β-diketiminate complexes (DIPPBDI)Mg(AlH4)·THF and (DIPPBDI)Ca(AlH4)·(THF)2 have been prepared by reac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Ae hydride complexes with AlH3·(THF)2 [DIPPBDI = DIPP-NC(Me)C(H)C(Me)N-DIPP, where DIPP = 2,6-diisopropylphenyl]. Crystal structures show H2Al-(μ-H)2-Ae bridging. The Ca complex decomposes at room temperature by
    碱土金属(AE)的金属配合物与铝氢化阴离子的AlH 4 -已NaAlH之间制备的盐复分解4和AECL 2在THF中,并可以被分离为镁(ALH 4)2 ·(THF)4,钙(ALH 4)2 ·(THF)4和Sr(AlH 4)2 ·(THF)5。先前报道的Mg铝酸盐复合物的晶体结构显示AlH 4 –与一种桥联氢化物H 3 Al-(μ-H)-Mg结合,而Ca和Sr铝酸盐显示H 3 Al-(μ- H)-Ae和H2 Al-(μ-H)2 -Ae桥接。通过将相应的Ae氢化物络合物与AlH 3 ·(THF)反应,制备了杂二价β-二酮化合物(DIPP BDI)Mg(AlH 4)·THF和(DIPP BDI)Ca(AlH 4)·(THF)2。2 [ DIPP BDI = DIPP-NC(Me)C(H)C(Me)N-DIPP,其中DIPP = 2,6-二异丙基苯基]。晶体结构显示H 2 Al-(μ-H)2 -Ae
  • Halogen-free water-stable aluminates as replacement for persistent fluorinated weakly-coordinating anions
    作者:T. Söhner、F. Braun、L. C. Over、S. Mehlhose、F. Rominger、B. F. Straub
    DOI:10.1039/c4gc00928b
    日期:——
    for salt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Aletpate salts can be highly soluble even in cyclohexene, diethyl ether and toluene. Coordinated tetrahydrofuran can be thermally eliminated from sodium aletbate to yield a reactive sodium(I) adduct that abstracts chloride ligands from 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Iridium(I) aletbate complexes are highly active in the atom-efficient hydrogenation of a,β-unsaturated
    从经济高效的乙烯桥联双酚和碱式氢化铝制备了数克量的无卤铝酸盐。亲脂性,弱配位有八个“aletbate”阴离子叔丁基的取代基中,“aletpate”阴离子与八个叔戊基取代基和一个强大的溶解度从芳族烃溶剂达到成乙醇,并用四个“alphetbate”阴离子叔-丁基和四个1,1-二苯乙基取代基的结构特征是高度空间屏蔽的铝(III)中心。铝酸盐对醇,水和碱水溶液具有出色的稳定性,在酸性介质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铝酸钠在各种溶剂中易发生盐易位反应。它具有非凡的结晶趋势,使其易于成为盐分离和纯化的理想抗衡离子。甚至在环己烯,二乙醚和甲苯中,letetate盐也可以高度溶解。配位的四氢呋喃可以从山茱sodium酸钠中热消除,得到反应性钠(I)加合物,从过渡金属络合物中提取氯离子配体。室温下,H 2,铱(I)的山梨酸酯络合物在α,β-不饱和酮和芳族亚胺的原子有效加氢中具有很高的活性。压力为1巴。因此,阿莱贝特
  • Complex Rare-Earth Aluminum Hydrides: Mechanochemical Preparation, Crystal Structure and Potential for Hydrogen Storage
    作者:Claudia Weidenthaler、André Pommerin、Michael Felderhoff、Wenhao Sun、Christopher Wolverton、Borislav Bogdanović、Ferdi Schüth
    DOI:10.1021/ja9042565
    日期:2009.11.25
    of complex rare-earth aluminum hydride was prepared by mechanochemical preparation.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REAlH(6) (with RE = La, Ce, Pr, Nd) compounds was calculated by DFT methods and confirmed by preliminary structure refinements. The trigonal crystal structure consists of isolated [AlH(6)](3-) octahedra bridged via [12] coordinated RE cations.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rare-earth aluminum hydrides
    采用机械化学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络合稀土氢化铝。REAlH(6)(RE = La、Ce、Pr、Nd)化合物的晶体结构是通过 DFT 方法计算的,并通过初步结构细化确认。三角晶体结构由孤立的 [AlH(6)](3-) 八面体通过 [12] 协调 RE 阳离子桥接而成。对热解过程中稀土氢化铝的研究表明,随着稀土元素原子序数的增加,热稳定性降低。稀土氢化物 (REH(x)) 作为初级脱氢产物形成;最终产品是稀土铝合金。稀土氢化铝的计算分解焓处于中等条件下可逆氢化的下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