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硫化铋(III) | 12048-34-9

中文名称
硫化铋(III)
中文别名
硫化铋
英文名称
Bismuth(III) sulfide
英文别名
dibismuth;trisulfide
硫化铋(III)化学式
CAS
12048-34-9;1345-07-9
化学式
Bi2S3
mdl
——
分子量
514.2
InChiKey
YNRGZHRFBQOYP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685°C (dec.)
  • 密度:
    7.7 g/mL at 25 °C(lit.)
  • 溶解度:
    不溶于水;溶于酸溶液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77
  • 重原子数:
    5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安全信息

  • TSCA:
    Yes

制备方法与用途

简介

呈棕黄色粉末或晶体状,比重为7.39。它在685℃下分解,并不溶于乙酸乙酯,但能溶于硝酸盐酸

结构特性

Bi₂S₃具有特殊的层状结构和层间弱键,这导致了其在溶剂热合成和热合成过程中生长的各向异性。微小的薄片状晶体更容易在此条件下形成。由于反应物的晶体制备速度较成核速度快,在高粘度、高表面张力的溶剂(如蒸馏或含乙二醇的混合液)中,Bi₂S₃倾向于生长为纳米级薄片结构。

此外,与溶剂二甲基亚砜DMF)间的低表面张力和较低粘度促进了链内S-Bi键之间的化学作用。根据PBC理论,晶体沿最强键的方向生长最快,最终导致Bi₂S₃纳米棒的形成。

应用

作为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在热电、电子及光电子器件以及红外光谱学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其室温带隙能为1.33eV,适合作光电转换器,并广泛应用于热电冷却工艺中。纳米级的不仅能使紫外可见吸收波长与荧光发射波长蓝移,还能产生非线性光学响应,增强纳米粒子的氧化还原能力,并具备优异的光电催化性能。因此,在发光材料、非线性光学材料及光催化材料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中溶解度

每100毫升中在20℃时的溶解度为:1.561×10⁻²⁰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