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报告了三种新型轴向二取代硅酞菁 ( 1-3-Si ) 及其季铵化酞菁 ( 1-3-QSi ) 的合成。通过应用光谱技术(包括1 H NMR、FT-IR、UV-vis 和质谱)对所得化合物进行表征。使用琼脂糖凝胶电泳研究了化合物1-3-QSi的生物学特性,包括 DNA 切割活性、DNA 结合模式和拓扑异构酶抑制活性。pBR322 质粒 DNA、CT-DNA 和 AL-DNA(从杏叶中分离)用于 DNA 研究。所有季铵化化合物都表现出可接受的 DNA 切割活性。人类拓扑异构酶 I 和大肠杆菌拓扑异构酶用于拓扑异构酶 I 抑制研究。所有季铵化复合物均抑制拓扑异构酶 I 的活性。此外,通过进行 MTT 和膜联蛋白 V 测定,筛选了这些化合物对人结肠癌细胞系 (DLD-1) 的细胞毒性和凋亡作用。它们对 DLD-1 细胞系表现出毒性和凋亡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进一步研究,这些化合物可用于癌症治疗。
本研究报告了三种新型轴向二取代硅酞菁 ( 1-3-Si ) 及其季铵化酞菁 ( 1-3-QSi ) 的合成。通过应用光谱技术(包括1 H NMR、FT-IR、UV-vis 和质谱)对所得化合物进行表征。使用琼脂糖凝胶电泳研究了化合物1-3-QSi的生物学特性,包括 DNA 切割活性、DNA 结合模式和拓扑异构酶抑制活性。pBR322 质粒 DNA、CT-DNA 和 AL-DNA(从杏叶中分离)用于 DNA 研究。所有季铵化化合物都表现出可接受的 DNA 切割活性。人类拓扑异构酶 I 和大肠杆菌拓扑异构酶用于拓扑异构酶 I 抑制研究。所有季铵化复合物均抑制拓扑异构酶 I 的活性。此外,通过进行 MTT 和膜联蛋白 V 测定,筛选了这些化合物对人结肠癌细胞系 (DLD-1) 的细胞毒性和凋亡作用。它们对 DLD-1 细胞系表现出毒性和凋亡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进一步研究,这些化合物可用于癌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