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tris(3,5,5-trimethylhexyl) phosphite | 917831-75-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ris(3,5,5-trimethylhexyl) phosphite
英文别名
——
tris(3,5,5-trimethylhexyl) phosphite化学式
CAS
917831-75-5
化学式
C27H57O3P
mdl
——
分子量
460.722
InChiKey
SOKQTJJYSXXTEE-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67.7±14.0 °C(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0.3
  • 重原子数:
    31
  • 可旋转键数:
    18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27.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tris(3,5,5-trimethylhexyl) phosphite二(氰基苯)二氯化钯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87%的产率得到cis-[PdCl2(tris(3,5,5-trimethylhexyl) phosphite)2]
    参考文献:
    名称:
    1-辛烯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 Rh 催化加氢甲酰化的新配体——[Rh{PPh2(OC9H19)}4]PF6 的 X 射线结构
    摘要:
    合成了含有支链烷基链的新 P 供体配体 PPh3–n(OC9H19)n (n = 3, 2, 1),并研究了它们与 RhI 和 PdII 的配位。确定了 [Rh{PPh2(OC9H19)}4]PF6 的 X 射线结构。[Rh(acac)(CO)2]/PPh3–n(OC9H19)n 系统与 CO/H2 在 5 个大气压和 80°C 下在甲苯中的反应导致形成 [RhH(CO){PPh3–n( OC9H19)n}3] 为主要物种。在超临界二氧化碳 (scCO2) 和甲苯作为溶剂中研究了 Rh 催化的 1-辛烯与这些配体的加氢甲酰化反应。尽管催化系统不溶于 scCO2,但它们是有活性的。在甲苯中的活性高于在 scCO2 中的活性,但在亚膦酸酯衍生物的情况下,醛的选择性在超临界介质中高于在甲苯中。(©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69451 Weinheim,
    DOI:
    10.1002/ejic.200500790
  • 作为产物:
    描述:
    3,5,5-三甲基-1-己醇吡啶三氯化磷 作用下, 以 乙醚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80%的产率得到tris(3,5,5-trimethylhexyl) phosphite
    参考文献:
    名称:
    1-辛烯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 Rh 催化加氢甲酰化的新配体——[Rh{PPh2(OC9H19)}4]PF6 的 X 射线结构
    摘要:
    合成了含有支链烷基链的新 P 供体配体 PPh3–n(OC9H19)n (n = 3, 2, 1),并研究了它们与 RhI 和 PdII 的配位。确定了 [Rh{PPh2(OC9H19)}4]PF6 的 X 射线结构。[Rh(acac)(CO)2]/PPh3–n(OC9H19)n 系统与 CO/H2 在 5 个大气压和 80°C 下在甲苯中的反应导致形成 [RhH(CO){PPh3–n( OC9H19)n}3] 为主要物种。在超临界二氧化碳 (scCO2) 和甲苯作为溶剂中研究了 Rh 催化的 1-辛烯与这些配体的加氢甲酰化反应。尽管催化系统不溶于 scCO2,但它们是有活性的。在甲苯中的活性高于在 scCO2 中的活性,但在亚膦酸酯衍生物的情况下,醛的选择性在超临界介质中高于在甲苯中。(©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69451 Weinheim,
    DOI:
    10.1002/ejic.200500790
  • 作为试剂:
    描述:
    辛烯一氧化碳acetylacetonatodicarbonylrhodium(l) tris(3,5,5-trimethylhexyl) phosphite氢气 作用下, 以 二氧化碳 为溶剂, 100.0 ℃ 、25.33 MPa 条件下, 反应 3.0h, 以78%的产率得到壬醛
    参考文献:
    名称:
    1-辛烯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 Rh 催化加氢甲酰化的新配体——[Rh{PPh2(OC9H19)}4]PF6 的 X 射线结构
    摘要:
    合成了含有支链烷基链的新 P 供体配体 PPh3–n(OC9H19)n (n = 3, 2, 1),并研究了它们与 RhI 和 PdII 的配位。确定了 [Rh{PPh2(OC9H19)}4]PF6 的 X 射线结构。[Rh(acac)(CO)2]/PPh3–n(OC9H19)n 系统与 CO/H2 在 5 个大气压和 80°C 下在甲苯中的反应导致形成 [RhH(CO){PPh3–n( OC9H19)n}3] 为主要物种。在超临界二氧化碳 (scCO2) 和甲苯作为溶剂中研究了 Rh 催化的 1-辛烯与这些配体的加氢甲酰化反应。尽管催化系统不溶于 scCO2,但它们是有活性的。在甲苯中的活性高于在 scCO2 中的活性,但在亚膦酸酯衍生物的情况下,醛的选择性在超临界介质中高于在甲苯中。(©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69451 Weinheim,
    DOI:
    10.1002/ejic.20050079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ew Ligands for Rh‐Catalysed Hydroformylation of 1‐Octene in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 X‐ray Structure of [Rh{PPh <sub>2</sub> (OC <sub>9</sub> H <sub>19</sub> )} <sub>4</sub> ]PF <sub>6</sub>
    作者:Marta Giménez‐Pedrós、Ali Aghmiz、Núria Ruiz、Anna M. Masdeu‐Bultó
    DOI:10.1002/ejic.200500790
    日期:2006.3
    hydroformylation of 1-octene with these ligands was investigated in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scCO2) and toluene as solvents. Although the catalytic systems are not soluble in scCO2, they are active. The activities are higher in toluene than in scCO2 but the selectivities for aldehydes in the case of the phosphonite derivative are higher in the supercritical medium than in toluene. (©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合成了含有支链烷基链的新 P 供体配体 PPh3–n(OC9H19)n (n = 3, 2, 1),并研究了它们与 RhI 和 PdII 的配位。确定了 [RhPPh2(OC9H19)}4]PF6 的 X 射线结构。[Rh(acac)(CO)2]/PPh3–n(OC9H19)n 系统与 CO/H2 在 5 个大气压和 80°C 下在甲苯中的反应导致形成 [RhH(CO)PPh3–n( OC9H19)n}3] 为主要物种。在超临界二氧化碳 (scCO2) 和甲苯作为溶剂中研究了 Rh 催化的 1-辛烯与这些配体的加氢甲酰化反应。尽管催化系统不溶于 scCO2,但它们是有活性的。在甲苯中的活性高于在 scCO2 中的活性,但在亚膦酸酯衍生物的情况下,醛的选择性在超临界介质中高于在甲苯中。(©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69451 Weinheim,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苯甲基亚磷酸二乙酯 碘化铜(I)三甲基亚磷酸络合物 次乙基三(亚甲基氧基)膦 抗氧剂1600 抗氧剂 618 四氯化铂 双(2-丁氧基乙基)癸基亚磷酸酯 偏苯三酸三辛酯 亚磷酸庚基二丙二醇酯 亚磷酸十三烷酯 亚磷酸二甲酯丙酯 亚磷酸二乙酯戊酯 亚磷酸二乙酯-(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酯) 亚磷酸三辛酯 亚磷酸三苄酯 亚磷酸三环己酯 亚磷酸三正己酯 亚磷酸三新戊酯 亚磷酸三戊基酯 亚磷酸三异癸基酯 亚磷酸三壬酯 亚磷酸三乙酯 亚磷酸三丙酯 亚磷酸三丙烯酯 亚磷酸三[2,2-二[(2,3-二溴丙氧基)甲基]丁基]酯 亚磷酸三(十八烷基)脂 亚磷酸三(十二烷基)脂 亚磷酸三(2-乙基己基)酯 亚磷酸,1,1-二甲基乙基二乙基酯 二(双环[2.2.1]庚-5-烯-2-基甲基)甲基亚磷酸酯 乙酸,[[二(2,2,2-三氟乙氧基)膦基]氧代]-,甲基酯 乙酰胺,N-[2-(4-吡啶基硫代)乙基]- 乙酮,1-[(1R,5R,6R,7S)-6,7-二甲基-2-氧杂-3-氮杂二环[3.2.0]庚-3-烯-4-基]-,rel- 三羟甲基丙烷亚磷酸酯 三甲氧基磷 三异十三烷基亚磷酸盐 三异丙基亚磷酸酯 三异丁基磷酸 三丁基,三丁酯 三[3-(烯丙氧基)-2-氯丙基]亚磷酸酯 三[2-(十二烷基硫代)乙基]亚磷酸酯 三-叔-丁基亚磷酸 三(甲基)亚磷酸盐-d9 三(氯丙基)亚磷酸酯 三(双环[2.2.1]庚-5-烯-2-基甲氧基)膦 三(十一烷基)亚磷酸酯 三(二聚丙二醇)亚磷酸酯 三(二氯丙基)亚磷酸酯 三(二十二烷基)亚磷酸酯 三(3-环氧丙烷甲醇-3-乙基)亚磷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