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Au(S-thiazoline)]n | 93549-23-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Au(S-thiazoline)]n
英文别名
gold(I) 2-thiazoline-2-thiolate;4,5-Dihydro-1,3-thiazole-2-thiolate;gold(1+);4,5-dihydro-1,3-thiazole-2-thiolate;gold(1+)
[Au(S-thiazoline)]n化学式
CAS
93549-23-6
化学式
Au*C3H4NS2
mdl
——
分子量
315.17
InChiKey
QHJXIYDZNXPAJW-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63
  • 重原子数:
    7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7
  • 拓扑面积:
    38.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Au(S-thiazoline)]n 、 [(η6-p-cymene)(η2-bis(diphenylphosphino)methane)RuCl]Cl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0.5h, 以71%的产率得到[RuCl2(p-cymene)-(μ-dppm)Au(S-thiazo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作为改进的细胞毒剂的新型嵌合钌(ii)-金(i)复合物的设计、合成和表征†
    摘要:
    两种异双金属配合物,即[RuCl 2 ( p-伞花烃)(μ-dppm)AuC]( 1 )和[RuCl 2 ( p-伞花烃)(μ-dppm)Au( S-噻唑啉)]( 3 ),基于已知的细胞毒性 [Ru( p -伞花烃)Cl 2 (PR 3 )] 和 [AuX(PR 3 )] (X = Cl, SR) 分子支架,带有二膦连接体 1,1-双(二苯基膦)甲烷,dppm,方便地制备和表征。值得注意的是,与单个钌和金物质相比,这些新化合物对癌细胞表现出更有利的体外药理学特性,具有更强的细胞毒性或更具选择性。还评估了所研究的化合物与 (pBR322) DNA 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组织蛋白酶 B 的抑制作用。此外,还探索了它们对合适的蛋白质靶标模型的反应性,并获得了双金属基序破坏和单金属片段的蛋白质结合的明确证据。总的来说,这里报告的数据强烈支持多功能异金属化合物作为“改进的”癌症治疗候选药物的概念。讨论了本研究结果的机制和药理学意义。
    DOI:
    10.1039/c5dt01614b
  • 作为产物:
    描述:
    2-巯基噻唑啉(tetrahydrothiophene)gold(I) chloride 在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乙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4.25h, 以96%的产率得到[Au(S-thiazoline)]n
    参考文献:
    名称:
    作为改进的细胞毒剂的新型嵌合钌(ii)-金(i)复合物的设计、合成和表征†
    摘要:
    两种异双金属配合物,即[RuCl 2 ( p-伞花烃)(μ-dppm)AuC]( 1 )和[RuCl 2 ( p-伞花烃)(μ-dppm)Au( S-噻唑啉)]( 3 ),基于已知的细胞毒性 [Ru( p -伞花烃)Cl 2 (PR 3 )] 和 [AuX(PR 3 )] (X = Cl, SR) 分子支架,带有二膦连接体 1,1-双(二苯基膦)甲烷,dppm,方便地制备和表征。值得注意的是,与单个钌和金物质相比,这些新化合物对癌细胞表现出更有利的体外药理学特性,具有更强的细胞毒性或更具选择性。还评估了所研究的化合物与 (pBR322) DNA 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组织蛋白酶 B 的抑制作用。此外,还探索了它们对合适的蛋白质靶标模型的反应性,并获得了双金属基序破坏和单金属片段的蛋白质结合的明确证据。总的来说,这里报告的数据强烈支持多功能异金属化合物作为“改进的”癌症治疗候选药物的概念。讨论了本研究结果的机制和药理学意义。
    DOI:
    10.1039/c5dt01614b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össbauer an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 ‘Myocrisin’, ‘Solganol’, ‘Auranofin’, and related gold(<scp>I</scp>) thiolates
    作者:Ali K. H. Al-Sa'ady、Karen Moss、Charles A. McAuliffe、R. V. (‘Dick’) Parish
    DOI:10.1039/dt9840001609
    日期:——
    pentameric, polymeric rings. The 197Au Mössbauer spectra are consistent with linear co-ordination of the gold by two sulphur ligands and, in agreement with the n.m.r. data, show broadening indicative of the presence of non-equivalent gold atoms. The therapeutic compounds appear to be structurally similar to the other gold(I) thiolates.
    已经制备了许多硫醇金(I)[Au(SR)],其中R基团是烷基,芳基,羧酸,氨基酸或杂环。大多数在所有常用的溶剂高度不溶,但[AU(SC 6 H ^ 4 R'- p)](R'=乙基,丙基我,卜小号,或卜吨)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可溶性化合物的1 H和13 C nmr光谱显示了几组信号,这些信号在高温下会聚结为一组信号,这与流动的,可能是五聚体的聚合物环的存在相一致。在197AuMössbauer光谱与两个硫配体对金的线性配位相一致,并且与nmr数据一致,显示出加宽的迹象表明存在不等价的金原子。治疗化合物似乎在结构上类似于其他硫醇金(I)。
  • Design,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sation of new chimeric ruthenium(<scp>ii</scp>)–gold(<scp>i</scp>) complexes as improved cytotoxic agents
    作者:Lara Massai、Jacob Fernández-Gallardo、Annalisa Guerri、Annarosa Arcangeli、Serena Pillozzi、María Contel、Luigi Messori
    DOI:10.1039/c5dt01614b
    日期:——
    for disruption of the bimetallic motif and for protein binding of monometallic fragments. Overall, the data reported here strongly support the concept of multifunctional heterometallic compounds as “improved” candidate agents for cancer treatment. The mechanistic and pharmac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present findings are discussed.
    两种异双金属配合物,即[RuCl 2 ( p-伞花烃)(μ-dppm)AuC]( 1 )和[RuCl 2 ( p-伞花烃)(μ-dppm)Au( S-噻唑啉)]( 3 ),基于已知的细胞毒性 [Ru( p -伞花烃)Cl 2 (PR 3 )] 和 [AuX(PR 3 )] (X = Cl, SR) 分子支架,带有二膦连接体 1,1-双(二苯基膦)甲烷,dppm,方便地制备和表征。值得注意的是,与单个钌和金物质相比,这些新化合物对癌细胞表现出更有利的体外药理学特性,具有更强的细胞毒性或更具选择性。还评估了所研究的化合物与 (pBR322) DNA 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组织蛋白酶 B 的抑制作用。此外,还探索了它们对合适的蛋白质靶标模型的反应性,并获得了双金属基序破坏和单金属片段的蛋白质结合的明确证据。总的来说,这里报告的数据强烈支持多功能异金属化合物作为“改进的”癌症治疗候选药物的概念。讨论了本研究结果的机制和药理学意义。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4S,4''S)-2,2''-环亚丙基双[4-叔丁基-4,5-二氢恶唑] 香豆素-6-羧酸 锌离子载体IV 钐(III) 离子载体 II 苯,(2,2-二氟乙烯基)- 聚二硫二噻唑烷 缩胆囊肽9 甲酰乙内脲 甲巯咪唑 甲基羟甲基油基噁唑啉 甲基5-羟基-3,5-二甲基-4,5-二氢-1H-吡唑-1-羧酸酯 甲基5-甲基-4,5-二氢-1H-吡唑-1-羧酸酯 甲基5-氰基-4,5-二氢-1,2-恶唑-3-羧酸酯 甲基5-乙炔基-4,5-二氢-1H-吡唑-3-羧酸酯 甲基4-甲基-5-氧代-4,5-二氢-1H-吡唑-3-羧酸酯 甲基4-甲基-4,5-二氢-1H-吡唑-3-羧酸酯 甲基4-乙炔基-4,5-二氢-1H-吡唑-3-羧酸酯 甲基4,5-二氮杂螺[2.4]庚-5-烯-6-羧酸酯 甲基4,5-二氢-5-乙基-1H-吡唑-1-羧酸酯 甲基(E)-3-[6-[1-羟基-1-(4-甲基苯基)-3-(1-吡咯烷基)丙基]-2-吡啶基]丙烯酰酸酯 甲基(5-氧代-4,5-二氢-1,2-恶唑-3-基)乙酸酯 环戊二烯并[d]咪唑-2,5(1H,3H)-二硫酮 溶剂黄93 溴化1-十六烷基-3-甲基咪唑 溴化1-十二烷基-2,3-二甲基咪唑 泰比培南酯中间体 泰比培南酯中间体 氨基甲硫酸,[2-[[(2-羰基-1-咪唑烷基)硫代甲基]氨基]乙基]-,O-甲基酯 异噻唑,4,5-二氯-2,5-二氢-2-辛基- 希诺米啉 四氟硼酸二氢1,3-二(叔-丁基)-4,5--1H-咪唑正离子 四唑硝基紫 噻唑丁炎酮 噻唑,4,5-二氢-4-(1-甲基乙基)-,(S)- 噁唑,4,5-二氢-4,4-二甲基-2-(5-甲基-2-呋喃基)- 噁唑,2-庚基-4,5-二氢- 咪唑烷基脲 吡嗪,2,3-二氢-5,6-二甲基-2-丙基- 叔-丁基3-羟基-1,4,6,7-四氢吡唑并[4,3-c]吡啶-5-羧酸酯 双吡唑啉酮 双[(S)-4-异丙基-4,5-二氢噁唑-2-基]甲烷 双((R)-4-(叔丁基)-4,5-二氢恶唑-2-基)甲烷 利美尼啶D4 利美尼啶 假硫代乙内酰脲 依达拉奉杂质DO 依达拉奉杂质 依达拉奉三聚体 依达拉奉 仲班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