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4-bis-(p-dimethylaminophenyl)-7-dimethylamino-3,4-dihydro-1(2H)-phthalazinone | 76339-00-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4-bis-(p-dimethylaminophenyl)-7-dimethylamino-3,4-dihydro-1(2H)-phthalazinone
英文别名
4,4-bis(4-dimethylaminophenyl)-7-dimethylaminophthalazin-1(2H)-one;7-(dimethylamino)-4,4-bis[4-(dimethylamino)phenyl]-2,3-dihydrophthalazin-1-one
4,4-bis-(p-dimethylaminophenyl)-7-dimethylamino-3,4-dihydro-1(2H)-phthalazinone化学式
CAS
76339-00-9
化学式
C26H31N5O
mdl
——
分子量
429.565
InChiKey
CKEUPSPJMSPTR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66 °C(Solv: ethanol (64-17-5))
  • 沸点:
    592.2±50.0 °C(Predicted)
  • 密度:
    1.174±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1
  • 重原子数:
    32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7
  • 拓扑面积:
    50.8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5

SDS

SDS:3cfa43e045deb33f2007a503f8affe21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Substituent effects and structural limitations in the conversion of 3,3-diarylphthalides to 4,4-diaryl-3,4-dihydro-1(2H)-phthalazinones.
    摘要:
    用水合肼加热结晶紫内酯(CVL)(1a)及其类似物,在每种情况下都能得到单一产物,并将其归类为 4,4-二芳基-3,4-二氢-1 (2H) -酞嗪酮结构(2)。动力学数据显示,在 3,3-二芳基酞(1)中引入二甲基氨基取代基会导致二氢酞嗪酮(2)的生成速率增加。因此,该反应似乎是通过一种涉及羰基中间体的机理发生的。用一个黄原基取代邻苯二甲酸酯上的 3,3-二芳基后,在类似的处理过程中形成了一种 N-氨基酞脒衍生物。二氢酞嗪酮(2a)在接触弱酸时呈现出绿蓝色,这表明染料阳离子发生了异溶解环裂解,而用强酸处理 2a 时,则很容易转化为 N-氨基酞酰亚胺(6)和 CVL(1a),二者的比例约为 2:1。
    DOI:
    10.1248/cpb.28.3561
  • 作为产物:
    描述:
    结晶紫内酯一水合肼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3.7 g的产率得到4,4-bis-(p-dimethylaminophenyl)-7-dimethylamino-3,4-dihydro-1(2H)-phthalazinone
    参考文献:
    名称:
    Substituent effects and structural limitations in the conversion of 3,3-diarylphthalides to 4,4-diaryl-3,4-dihydro-1(2H)-phthalazinones.
    摘要:
    用水合肼加热结晶紫内酯(CVL)(1a)及其类似物,在每种情况下都能得到单一产物,并将其归类为 4,4-二芳基-3,4-二氢-1 (2H) -酞嗪酮结构(2)。动力学数据显示,在 3,3-二芳基酞(1)中引入二甲基氨基取代基会导致二氢酞嗪酮(2)的生成速率增加。因此,该反应似乎是通过一种涉及羰基中间体的机理发生的。用一个黄原基取代邻苯二甲酸酯上的 3,3-二芳基后,在类似的处理过程中形成了一种 N-氨基酞脒衍生物。二氢酞嗪酮(2a)在接触弱酸时呈现出绿蓝色,这表明染料阳离子发生了异溶解环裂解,而用强酸处理 2a 时,则很容易转化为 N-氨基酞酰亚胺(6)和 CVL(1a),二者的比例约为 2:1。
    DOI:
    10.1248/cpb.28.3561
  • 作为试剂:
    描述:
    结晶紫内酯一水合肼 在 ice 、 4,4-bis-(p-dimethylaminophenyl)-7-dimethylamino-3,4-dihydro-1(2H)-phthalazinon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19.0h, 以to obtain 20.8 g of 4,4-bis(4-dimethylaminophenyl)-7-dimethylaminophthalazin-1(2H)-one (Formula III: R=N(CH3)2 ; R1 =R3 =R9 =H; R4 =R5 =R10 =R11 =CH3)的产率得到4,4-bis-(p-dimethylaminophenyl)-7-dimethylamino-3,4-dihydro-1(2H)-phthalazinone
    参考文献:
    名称:
    Compounds, processes and marking systems
    摘要:
    本发明涉及单取代和双取代的苯基和/或杂环基取代的苯并咪唑酮、邻苯二酰亚胺、吡啶并吡嗪酮和吡咯并吡啶酮,用作着色物质,特别是在电致变色记录系统中,其通过单取代或双取代的苯并苯酮或呋喃吡啶酮与取代或未取代的肼相互作用制备而成。
    公开号:
    US04539579A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Kuzuya, Masayuki; Usui, Tamotsu; Miyake, Fumio, 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bulletin, 1981, vol. 29, # 10, p. 2856 - 2861
    作者:Kuzuya, Masayuki、Usui, Tamotsu、Miyake, Fumio、Ito, Seiji、Nozawa, Sigenori、Okuda, Takachiyo
    DOI:——
    日期:——
  • KUZUYA MASAYUKI; USUI TAMOTSU; ITO SEIJI; MIYAKE FUMIO; NOZAWA SHIGENORI;+, CHEM. AND PHARM. BULL., 1980, 28, NO 12, 3561-3569
    作者:KUZUYA MASAYUKI、 USUI TAMOTSU、 ITO SEIJI、 MIYAKE FUMIO、 NOZAWA SHIGENORI、+
    DOI:——
    日期:——
  • HEIDENREICH, HOLGER;WOLFRUM, GERHARD;WEHLING, KLAUS;HUGL, HERBERT
    作者:HEIDENREICH, HOLGER、WOLFRUM, GERHARD、WEHLING, KLAUS、HUGL, HERBERT
    DOI:——
    日期:——
  • Kuzuya, Masayuki; Usui, Tamotsu; Miyake, Fumio, 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bulletin, 1982, vol. 30, # 2, p. 708 - 711
    作者:Kuzuya, Masayuki、Usui, Tamotsu、Miyake, Fumio、Kamiya, Kaoru、Okuda, Takachiyo
    DOI:——
    日期:——
  • JPS5589269A
    申请人:——
    公开号:JPS5589269A
    公开(公告)日:1980-07-0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