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bromo-6-[(2,6-dimethylphenyl)amino]pyridine | 1127647-90-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bromo-6-[(2,6-dimethylphenyl)amino]pyridine
英文别名
6-bromo-N-(2,6-dimethylphenyl)pyridin-2-amine
2-bromo-6-[(2,6-dimethylphenyl)amino]pyridine化学式
CAS
1127647-90-8
化学式
C13H13BrN2
mdl
——
分子量
277.164
InChiKey
SOJYVEMXJGVHQY-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5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5
  • 拓扑面积:
    24.9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bromo-6-[(2,6-dimethylphenyl)amino]pyridinedi-n-butylzinc 在 dichloro{bis[1-(dicyclohexylphosphanyl)piperidine]}palladium(II) 作用下, 以 N-甲基吡咯烷酮甲苯 为溶剂, 反应 0.25h, 以74%的产率得到6-butyl-N-(2,6-dimethylphenyl)pyridin-2-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获得2-氨基吡啶–具有重要生物和化学意义的化合物
    摘要:
    2-氨基吡啶是生物活性天然产物,重要医学化合物和有机材料的关键结构核心,因此,它们是非常有价值的合成靶标。少数报道的6-取代的2-氨基吡啶和缺乏灵活,有效和通用的合成方法表明了对制备其新方法的迫切需要。2,6-二溴吡啶和伯或仲的,环状或无环的,以及脂族或芳族胺之间的反应进行了示出,以选择性地得到相应的6-溴吡啶-2-胺在非常高的产率,其被成功地用作今后的C基板 Ç交叉偶联反应。最近推出的二氯双[1-(二环己基膦酰基)哌啶]钯(1)用作6-溴吡啶-2-胺与芳基硼酸,二芳基和二烷基锌试剂或烯烃的交叉偶联催化剂,因此,也是此类底物的出色的CC交叉偶联催化剂。而且,所提出的所有反应方案均在均匀应用的每种催化剂中使用。胺化反应和交叉偶联反应的范围都得到了很好的定义,可以使反应方案直接直接适用于其他胺和/或偶联伙伴,因此首次提供了非常灵活且普遍适用的反应方案获得2-氨基吡啶。
    DOI:
    10.1002/adsc.201000942
  • 作为产物:
    描述:
    2,6-二溴吡啶2,6-二甲基苯胺2,2,6,6-四甲基哌啶 作用下, 反应 9.0h, 以56%的产率得到2-bromo-6-[(2,6-dimethylphenyl)amino]pyridine
    参考文献:
    名称:
    Thermal Amination of 2,6-Dihalopyridines by Sterically Demanding Amines
    摘要:
    当过渡金属催化的转化失败时,热诱导下可以实现活化溴吡啶和氯吡啶的胺化反应。辅助碱2,2,6,6-四甲基哌啶被证明是实现高度立体位阻和酸易变胺转化的关键。
    DOI:
    10.1055/s-0028-108326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ransition metal-free amination of aryl halides—A simple and reliable method for the efficient and high-yielding synthesis of N-arylated amines
    作者:Jeanne L. Bolliger、Christian M. Frech
    DOI:10.1016/j.tet.2008.11.072
    日期:2009.2
    intermediates is not necessary, allowing the synthesis of pyridine-2,6-diamines in ‘one-pot’. However, catalysts are in many cases not required to efficiently and selectively couple aryl halides with amines, making transition metal-free versions of the Buchwald–Hartwig reaction extremely attractive for the synthesis of N-arylated amines with substrates containing substituents on the aryl halide, which either promote
    提出了一种简单,可靠的反应方案,用于在无过渡属的反应条件下,由芳基卤化物与各种(也是位阻的)胺反应衍生而来的各种N-芳基化胺的清洁,快速和高产率合成。二恶烷和KN(Si(CH 3)3)2被发现是该转化的理想溶剂和基础。观察到的转化率和产率极好,并且在大多数反应中进行的反应明显高于其催化形式的反应。此外,几乎可以选择性合成6-卤代吡啶-2-胺和不对称吡啶-2,6-二胺(分别来自2,6-二溴吡啶和2,6-二氯吡啶的连续反应)。在非常短的反应时间内即可获得定量收率(相对于2,6-二卤代吡啶)。不需要纯化6-卤代吡啶-2-胺中间体,从而可以在“一锅法”中合成吡啶-2,6-二胺。但是,催化剂在许多情况下不是有效地和选择性地使芳基卤化物与胺偶联,使无过渡属形式的Buchwald-Hartwig反应对于合成N-芳基化胺(在芳基卤化物上具有取代基的底物)极具吸引力,这会促进区域选择性和/或不需要区域选择性胺化。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