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性方面,大鼠急性经口LD50分别为雄性315 mg/kg、雌性208 mg/kg;兔急性经皮LD50>2000 mg/kg;大鼠急性吸入LC50>5.15 g/L(4小时);对兔皮肤有中度刺激,但对兔眼睛无刺激作用。野鸭经口LD50>215 mg/kg,鹌鹑为216 mg/kg;虹鳟鱼LC50>11 mg/L(48小时),大翻车鱼大于16 mg/L(96小时),水蚤LC50>13 mg/L(48小时)。
化学性质方面,纯品为粉色固体,熔点为190.5℃,蒸汽压<1×10-5Pa (25℃),相对密度为1.47 (20℃),分配系数为3.25。
用途上,环丙酸酰胺用作环丙羧酸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并且与乙烯利混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主要用于棉花作物。
生产方法如下: 首先合成环丙基-1,1-二羧酸乙酯。将1000 mL二氯乙烷、160 g K2CO3 和2.4 g 四丁基溴化铵置于反应瓶中,在加热至回流的条件下,于0.5小时内滴加120 g 丙二酸二乙酯。滴毕后,继续回流反应6小时。冷却后,加入300 mL水进行搅拌,并分液;有机层用无水Na2SO4干燥,常压回收二氯乙烷,减压收集94~98℃/1333.22 Pa的馏分,共计116 g,产率为83%,产物为具有特殊香味的无色油状液体。
再合成环丙酰胺酸。将4.6 g 金属钠、100 mL甲醇加热浓缩至干,加入150 mL无水甲苯和32.4 g 2,4-二氯苯胺,搅拌后于室温下滴加31.6 g 环丙基-1,1-二羧酸乙酯。滴毕后升温分馏至110℃,加入250 mL水回流水解2小时。冷却、分液后用水相对稀盐酸酸化至pH<3,析出大量白色固体,过滤、水洗、干燥,最终得到42.7 g 产物,熔点为191~193℃(文献值192~193.5℃)。收率为76.8%,纯度为98.6%。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ethyl 1-(2,4-dichlorophenylaminocarbonyl)cyclopropanecarboxylate | —— | C13H13Cl2NO3 | 302.1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