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3-dicyano-6,7-bis[(2-dimethylamino)ethylthio]naphthalene | 1335029-25-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3-dicyano-6,7-bis[(2-dimethylamino)ethylthio]naphthalene
英文别名
6,7-Bis[2-(dimethylamino)ethylsulfanyl]naphthalene-2,3-dicarbonitrile;6,7-bis[2-(dimethylamino)ethylsulfanyl]naphthalene-2,3-dicarbonitrile
2,3-dicyano-6,7-bis[(2-dimethylamino)ethylthio]naphthalene化学式
CAS
1335029-25-8
化学式
C20H24N4S2
mdl
——
分子量
384.569
InChiKey
CDKZTBJAZCGKSQ-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7
  • 重原子数:
    26
  • 可旋转键数:
    8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
  • 拓扑面积:
    10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6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3-dicyano-6,7-bis[(2-dimethylamino)ethylthio]naphthalenelithium 作用下, 反应 0.5h, 以42%的产率得到2,3,11,12,20,21,29,30-octakis[(2-dimethylamino)ethylthio]naphthalocyanine
    参考文献:
    名称:
    Electroconductive π-Junction Au Nanoparticles
    摘要:
    使用溶液型导电材料在低温下制作印刷电子电路,对于实现包括晶体管、光伏电池和发光器件在内的现代印刷电子产品至关重要。尽管在半导体溶液材料领域取得了进展,但可靠的电极始终是通过真空沉积工艺制造的,因此只能制造出部分溶液处理的器件。在本文中,我们展示了平面酞菁共轭金纳米粒子(NPs)可显著改善粒子间载流子传输特性。在环境条件下沉积 Au NPs 溶液后,无需进一步后处理即可形成导电金属薄膜。最大电导率大于 6600 S cm-1,并且在环境条件下至少 1 年电导率保持不变。在环境条件下制造的全溶液处理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的迁移率值高达 2 cm2 V-1 s-1,与真空沉积金电极的 OFET 器件相当。
    DOI:
    10.1246/bcsj.20120103
  • 作为产物:
    描述:
    2,3-二溴-6,7-二氰基萘2-甲胺乙硫醇盐酸盐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乙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88%的产率得到2,3-dicyano-6,7-bis[(2-dimethylamino)ethylthio]naphthalene
    参考文献:
    名称:
    Electroconductive π-Junction Au Nanoparticles
    摘要:
    使用溶液型导电材料在低温下制作印刷电子电路,对于实现包括晶体管、光伏电池和发光器件在内的现代印刷电子产品至关重要。尽管在半导体溶液材料领域取得了进展,但可靠的电极始终是通过真空沉积工艺制造的,因此只能制造出部分溶液处理的器件。在本文中,我们展示了平面酞菁共轭金纳米粒子(NPs)可显著改善粒子间载流子传输特性。在环境条件下沉积 Au NPs 溶液后,无需进一步后处理即可形成导电金属薄膜。最大电导率大于 6600 S cm-1,并且在环境条件下至少 1 年电导率保持不变。在环境条件下制造的全溶液处理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的迁移率值高达 2 cm2 V-1 s-1,与真空沉积金电极的 OFET 器件相当。
    DOI:
    10.1246/bcsj.2012010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anoink Composition
    申请人:Kanehara Masayuki
    公开号:US20130001479A1
    公开(公告)日:2013-01-03
    Disclosed is a nanoink composition which can impart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to a surface-protecting ligand layer of an inorganic nanoparticle and does not require any post-treatment such as the removal of ligands. Specifically disclosed is a nanoink composition comprising inorganic nanoparticles ( 1 ) and an organic n-conjugated ligand ( 3 ), and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organic n-conjugated ligand ( 3 ) is bound to the inorganic nanoparticles ( 1 ) via n-conjugation to exhibit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 US9368250B2
    申请人:——
    公开号:US9368250B2
    公开(公告)日:2016-06-1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