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6,6'-(dipyridin-2-ylmethylazanediyl)bis(methylene)bis(N-(3-(1,3-dioxo-1H-benzo[de]isoquinolin-2(3H)-yl)propyl)nicotinamide) | 1251859-52-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6,6'-(dipyridin-2-ylmethylazanediyl)bis(methylene)bis(N-(3-(1,3-dioxo-1H-benzo[de]isoquinolin-2(3H)-yl)propyl)nicotinamide)
英文别名
N-[3-(1,3-dioxobenzo[de]isoquinolin-2-yl)propyl]-6-[[[5-[3-(1,3-dioxobenzo[de]isoquinolin-2-yl)propylcarbamoyl]pyridin-2-yl]methyl-(dipyridin-2-ylmethyl)amino]methyl]pyridine-3-carboxamide
6,6'-(dipyridin-2-ylmethylazanediyl)bis(methylene)bis(N-(3-(1,3-dioxo-1H-benzo[de]isoquinolin-2(3H)-yl)propyl)nicotinamide)化学式
CAS
1251859-52-5
化学式
C55H45N9O6
mdl
——
分子量
928.019
InChiKey
MMBKGRVEVMMIKQ-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4
  • 重原子数:
    70
  • 可旋转键数:
    17
  • 环数:
    1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6
  • 拓扑面积:
    188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11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单核Fe(ii)-N4Py复合物在氧化性DNA切割中的结构,活性和机制†
    摘要:
    一系列单峰N4Py(N,N-双(2-吡啶基甲基)-N-双(2-吡啶基)甲胺,1)制备了衍生的配体,并在有和没有外部还原剂的情况下进行了铁催化的pUC18 DNA的氧化裂解。数码地面电视。单核铁(II)配合物可在空气中以低催化剂负载量进行有效的DNA裂解。证明了共价连接9-氨基ac啶, 铵盐 组或 1,8-萘二甲酰亚胺在还原剂的存在下导致DNA切割活性增加。另外,一些复合物显示出较小程度的双链DNA切割活性。相反,在不存在还原剂的情况下,未观察到共价连接的DNA结合部分的有益作用,这归因于从铁(III) 到 铁(II),这是必需的 氧激活,成为速率限制。机械调查显示了重要的作用超氧化物部首。拟议的机制涉及形成Fe(III)–OOH中间体作为活性物质或前体。
    DOI:
    10.1039/b927145g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ononuclear Fe(ii)-N4Py complexes in oxidative DNA cleavage: structure, activity and mechanism
    作者:Qian Li、Tieme A. van den Berg、Ben L. Feringa、Gerard Roelfes
    DOI:10.1039/b927145g
    日期:——
    prepared and evaluated in the iron catalyzed oxidative cleavage of pUC18 DNA, in the presence and absence of external reducing agent DTT. The mononuclear iron(II) complexes induce efficient DNA cleavage in air with a low catalyst loading. 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covalent attachment of 9-aminoacridine, ammonium group or 1,8-naphthalimide leads to increased DNA cleavage activity in the presence of a
    一系列单峰N4Py(N,N-双(2-吡啶基甲基)-N-双(2-吡啶基)甲胺,1)制备了衍生的配体,并在有和没有外部还原剂的情况下进行了铁催化的pUC18 DNA的氧化裂解。数码地面电视。单核铁(II)配合物可在空气中以低催化剂负载量进行有效的DNA裂解。证明了共价连接9-氨基ac啶, 铵盐 组或 1,8-萘二甲酰亚胺在还原剂的存在下导致DNA切割活性增加。另外,一些复合物显示出较小程度的双链DNA切割活性。相反,在不存在还原剂的情况下,未观察到共价连接的DNA结合部分的有益作用,这归因于从铁(III) 到 铁(II),这是必需的 氧激活,成为速率限制。机械调查显示了重要的作用超氧化物部首。拟议的机制涉及形成Fe(III)–OOH中间体作为活性物质或前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