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di-2-pyridylmethyl)dansylamide | 1227999-12-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di-2-pyridylmethyl)dansylamide
英文别名
Ds-dpm;5-(dimethylamino)-N-(dipyridin-2-ylmethyl)naphthalene-1-sulfonamide
N-(di-2-pyridylmethyl)dansylamide化学式
CAS
1227999-12-3
化学式
C23H22N4O2S
mdl
——
分子量
418.519
InChiKey
YHXIRIGZOHPUS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4
  • 重原子数:
    30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3
  • 拓扑面积:
    83.6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6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dichlorobis(dimethyl sulfoxide)platinum(II)N-(di-2-pyridylmethyl)dansylamide甲醇 为溶剂, 以95%的产率得到[Pt(N-(di-2-pyridylmethyl)dansylamide)Cl2]
    参考文献:
    名称:
    三种含二-2-吡啶基甲烷配体荧光类似物的铂 (II) 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光物理性质
    摘要:
    通式 [RNHCH(py) 2 ] 的三个新配体(py = 吡啶;R = 甲苯磺酰基,Ts-dpm;R = 丹磺酰基,Ds-dpm;R = 7-硝基-1,2,3-苯并恶二唑,NBD -dpm) 已被合成和表征。这些配体与顺式-[Pt(DMSO) 2 Cl 2 ](DMSO = 二甲基亚砜)在甲醇中的反应得到 [Pt(Ts-dpm)Cl 2 ] ( 1 ), [Pt(Ds-dpm)Cl 2 ] ( 2 ) 和 [Pt(NBD-dpm)Cl 2 ] ( 3)。这些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揭示了配体与具有非平面螯合环的 Pt 中心的双齿配位。由于配体的次甲基碳原子上有不等价的取代基,三种配合物中存在不同的外型和内型异构体。X 射线分析表明1以内构象结晶,2 以外构象结晶,3以两种构象异构体的混合物形式结晶。的1 H NMR和195复合物的 Pt NMR 谱显示了两组独立的信号,对应于化学上不等价的外型和内型构象异构体。外构象异构体通过
    DOI:
    10.1021/ic100411p
  • 作为产物:
    描述:
    丹酰氯1,1-双(吡啶-2-基)甲胺 在 sod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2.0h, 以75%的产率得到N-(di-2-pyridylmethyl)dansyl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三种含二-2-吡啶基甲烷配体荧光类似物的铂 (II) 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光物理性质
    摘要:
    通式 [RNHCH(py) 2 ] 的三个新配体(py = 吡啶;R = 甲苯磺酰基,Ts-dpm;R = 丹磺酰基,Ds-dpm;R = 7-硝基-1,2,3-苯并恶二唑,NBD -dpm) 已被合成和表征。这些配体与顺式-[Pt(DMSO) 2 Cl 2 ](DMSO = 二甲基亚砜)在甲醇中的反应得到 [Pt(Ts-dpm)Cl 2 ] ( 1 ), [Pt(Ds-dpm)Cl 2 ] ( 2 ) 和 [Pt(NBD-dpm)Cl 2 ] ( 3)。这些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揭示了配体与具有非平面螯合环的 Pt 中心的双齿配位。由于配体的次甲基碳原子上有不等价的取代基,三种配合物中存在不同的外型和内型异构体。X 射线分析表明1以内构象结晶,2 以外构象结晶,3以两种构象异构体的混合物形式结晶。的1 H NMR和195复合物的 Pt NMR 谱显示了两组独立的信号,对应于化学上不等价的外型和内型构象异构体。外构象异构体通过
    DOI:
    10.1021/ic100411p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ree Platinum(II) Complexes Bearing Fluorescent Analogues of the Di-2-pyridylmethane Ligand
    作者:Justin J. Wilson、Juliana Fedoce Lopes、Stephen J. Lippard
    DOI:10.1021/ic100411p
    日期:2010.6.7
    1 thermally decomposes at 60 °C to form several unidentified products. Compound 2 is thermally stable even in the presence of dioxygen and water but upon light exposure decomposes to form a new platinum(II) species with a 195Pt NMR shift of −2177 ppm. Compound 3 reacts both thermally and photochemically in the presence of dioxygen and trace amounts of water to form both 4-amino-7-nitro-2,1,3-benzoxadiazole
    通式 [RNHCH(py) 2 ] 的三个新配体(py = 吡啶;R = 甲苯磺酰基,Ts-dpm;R = 丹磺酰基,Ds-dpm;R = 7-硝基-1,2,3-苯并恶二唑,NBD -dpm) 已被合成和表征。这些配体与顺式-[Pt(DMSO) 2 Cl 2 ](DMSO = 二甲基亚砜)在甲醇中的反应得到 [Pt(Ts-dpm)Cl 2 ] ( 1 ), [Pt(Ds-dpm)Cl 2 ] ( 2 ) 和 [Pt(NBD-dpm)Cl 2 ] ( 3)。这些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揭示了配体与具有非平面螯合环的 Pt 中心的双齿配位。由于配体的次甲基碳原子上有不等价的取代基,三种配合物中存在不同的外型和内型异构体。X 射线分析表明1以内构象结晶,2 以外构象结晶,3以两种构象异构体的混合物形式结晶。的1 H NMR和195复合物的 Pt NMR 谱显示了两组独立的信号,对应于化学上不等价的外型和内型构象异构体。外构象异构体通过
查看更多